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說無量壽經》講解十二

《佛說無量壽經》講解十二

講解:釋宗柱(佛脊)法師

南無阿彌陀佛!我們繼續學習蓮池大師總結的無量壽經和華嚴經的共同之處。

第六個相同點:重重無盡同。

重重無盡同就是我們以前學習過的十玄門中的因陀羅網境界門。這一門中講隨便舉一法,此一法中含攝無量法,無量法中的每一法又含攝無量法,重重無盡。

在無量壽經裡面講:

極樂世界遍布眾寶蓮華;一一蓮華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億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此中蓮花放光,光中有佛,佛又放光,光中又有佛,所以是重重無盡的。這是極樂世界的正報佛,依報蓮花,交相呼應,出現的重重無盡的勝妙的境界。

第七個相同點:雙垂兩相同

「垂」是垂現、垂跡的意思,由本來垂跡。「垂」就是由上往下,例如蕅益大師要解中說:「諸佛本從法身垂跡。」法身是理體的,空、無形、無相。從空中出妙有,現出形相來,這就叫從法身垂跡。「跡」:就是報身和化身。這裡的雙垂兩相,就是從法身理體當中,化現出的報身和應化身。

《華嚴經》中,法身是毗盧遮那,報身是盧舍那,應化身是百千億的釋迦牟尼。雙垂兩相就是華藏世界的報身盧舍那能顯現無數的應化身。在《無量壽經》中,阿彌陀佛也彰顯其報身在凈土如如不動,其應化身無量無邊。《觀經》雲大勢至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的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同時,因阿彌陀佛宿願力故,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而臨終接引之相乃隨往生者心識來應化。

第八個相同點:教主法身同。

是說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有一尊佛作為教化救度眾生之主。「教主法身同」是說的華藏世界與極樂世界的教主,是同一法身。在華嚴經中,以盧舍那佛為教主。極樂世界以阿彌陀佛為教主,這兩土教主的法身是相同的,都是毗盧遮那。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是一致的。對於這一點,華嚴宗的祖師與我們凈土宗的祖師有著一致的看法。例如華嚴宗的四祖清涼國師判言:「阿彌陀佛即本師盧舍那。」這是在法身的理體上來談的。當然,我們凈土宗祖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印光大師都採用這個觀點。

下面講一個典故,是關於清涼國師的故事。清涼國師活了一百零二歲,是唐代的七世帝王之師。清涼國師身高有九尺四寸,雙手過膝。清涼國師最著名的著作就是《華嚴經疏鈔》。這部疏鈔博大精深,被允為佛教的大百科全書。清涼國師圓寂以後,大師的遺體沒有荼毗(火化),在終南山建了一座塔,供奉起來了。之後有一位印度的出家人來拜見皇上,上了一份表章,敘述他來西安途經蔥嶺的時候,見了兩位使者凌空飛行。這位梵僧也有神通,他馬上念咒,這兩個神仙就停住不能飛了。然後這位出家人就問:你們是幹什麼的?這兩位使者就回答說:我們是北印度文殊堂的神,我們從東土(西安這邊),迎請了華嚴菩薩的大牙,歸國供養。當時皇帝看完了這張表章,於是就下旨把塔打開看一看,果然清涼國師的牙齒少了一顆,剩了三十九顆了。(說明清涼國師在世的時候,是四十顆牙齒。)於是就把大師的遺體火化了,出現了很多舍利。其中清涼國師的舌頭,就像紅蓮花一樣。

這個故事說明清涼國師是再來的華嚴菩薩,不是一般人。難怪清涼國師當年,在寫《華嚴疏鈔》這本書的時候,有光明遍照,而且外面的水池當中自然長出蓮花。

清涼國師說:「阿彌陀佛,就是盧舍那佛」。釋迦牟尼佛是盧舍那佛的化身,那麼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也可以作為阿彌陀佛的應化身。於是華嚴與凈土的親緣同體關係就成立了。我們凈土宗的祖師蕅益大師也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彌陀即是毗盧師,極樂即是華藏界」

第九個相同點:主伴俱德同

關於這一特點,我們前面也學過主伴圓明具德門。當以一法為主的時候,其他的一切法都作為伴,就像眾星拱月,主伴圓融。在極樂世界,西方三聖就具有主伴圓明的特點。以阿彌陀佛為主,觀音、勢至二大菩薩即為伴,共同成就普度眾生之大事。當釋迦牟尼佛宣說無量壽經之時,要凸顯出阿彌陀佛的威神德能,便說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個時候,十方諸佛伸出廣長舌相來讚歎阿彌陀佛。所以說,當把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功德放為主位的時候,十方諸佛就退到輔助的地位,主伴圓明具德,共作普度眾生之大事。

第十個相同點:頓齊佛境同。

「頓」就是快速、當下成佛。華嚴經與無量壽經,都具備著這個特點。華嚴經是佛稱性而談,是一乘圓教,超越一般的修因證果的次第,因果同時的。所以後人就總結為:「因該果海,果徹因源」。華嚴經說:「初發心即成正覺」,此即頓齊諸佛,一下子就證悟到佛的境界。這個特點在無量壽經中,也有著精彩的描述,尤其是無量壽經和觀經中,這樣的開示非常多。只要十方眾生信願持名,當下全攝佛功德成己功德,命終即能蒙阿彌陀佛接引,帶業往生凈土;一得往生,相好光明、資生受用、神通壽命等等,皆等同於阿彌陀佛。這是因為阿彌陀佛將果地的所有的福德智慧,全體布施給往生者,令其帶業往生,不斷煩惱即得涅槃分。不只是人,即使是蜎飛蠕動的眾生,蒙佛的光明照攝,一但宿緣具足,信根開發,也能往生凈土,一得往生,也具有著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大丈夫相。所以印光大師說:「但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凡情聖見,二皆不生。」證明只要一往生,就和佛的境界一模一樣,這就是頓齊佛境。

印光大師又說:「莫訝一稱超十地,當知六字括三乘。」「莫訝」是不要驚訝,世間的人知見狹劣,哪敢相信這麼好的事情呢?

蓮池大師也說:「越三衹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一念、片言」都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三衹」就是三大阿僧衹劫。普通的人如果發了大菩提心,從初住直到妙覺,需要三個阿僧衹劫,可是我們當下稱念名號,超越了這麼長時間的修行;「齊諸聖於片言」,只要當下稱念,就和十方諸佛的功德齊等,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大利益!

通過上面蓮池大師總結的無量壽經和華嚴經的十個相同特點,證明無量壽經具足著華嚴經的義理和不可思議的境界。

蓮池大師把無量壽經,判為一乘圓教,是有歷史原因和目的性的。

第一個原因,是由於蓮池大師那個時代,中國的禪宗相當興盛,天台宗、華嚴宗也很興盛,而宗門教下的學人,很多都輕視念佛。「宗門」就是禪宗,「教下」就是天台、華嚴等。因為他們看到念佛人大部分是沒文化的老阿公、老阿婆,於是他們就想,我們是有文化的人,怎麼能和這些沒文化的人學習同一個法門呢?所以蓮池大師把無量壽經判為一乘圓教,和華嚴經的地位是等同的,這就讓這些宗門教下的學人,不敢再輕視念佛法門,進一步還能引導他們歸心凈土。所以後來,天台宗的學人皆宗「教宗天台,行歸凈土」之旨。雖然學的是天台宗的教義,但都是要求生極樂世界的。

蓮池大師把無量壽經判為一乘圓教的第二個原因,是由於當時很多人把極樂世界看為是小乘。他們說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也不發大菩提心,沒有利益大眾這些行持和想法,可見極樂世界也不是高妙的佛土,可能是類似於聲聞乘的化城。

不光是那個時候有這種說法,就是現在某些法師竟然說阿彌陀佛是印度外道所崇拜的一個太陽神,極樂世界也不是什麼高妙的佛土。所以從古到今,一直充斥著這種邪說。因此蓮池大師把無量壽經判為圓教就讓我們今天的學人不再自卑了。如果有人再說,極樂世界是小乘的化土或者是說太陽神之類的,我們大可不必理會。我們知道了無量壽經是一乘圓教,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凡夫只要信願念佛,便能直趨報土。於是我們就會生起崇敬嚮往之心,這種心一旦生起,九牛莫挽,今生便能解決曠劫以來難以解決的了生脫死之大事。

我們能夠得到這麼大的利益,這與歷代祖師的弘揚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才能不辜負祖師的垂教,不辜負佛恩!

今天就講到這裡,南無阿彌陀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蓮花朵朵開 的精彩文章:

選擇集略講51
《佛說無量壽經》講解十

TAG:蓮花朵朵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