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歐洲始終實行落後的封建制,而不效仿秦朝先進的郡縣制?
本文作者,泥石流工作室:雲的清涼
歷史書告訴我們,社會發展的形態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且中國也跟歐洲一樣,奴隸社會過後是封建社會,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到清朝結束。
然而,中國真的跟古代歐洲一樣?從秦朝開始的社會制度真是封建社會嗎?
首先來看看什麼是封建制。
封建制就是最高統治者把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分封給各個領主的一種制度,即所謂的封邦建國。
根據定義,咱們再對照一下世界各國史,封建制國家的典型有中國周朝時實行的分封制、以及西歐社會從公元8世紀到15世紀的封建社會。
從上可見,歐洲長期延續了分封制,古代歐洲諸國並立,且基本實行了封建制。但中國的封建制鼎盛於西周,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崩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最大的改變就是用郡縣制代替分封制,他並沒有仿效周朝的制度分封皇室宗親和功臣,而是在全國範圍內設置郡縣,並委派流官進行管理,這是一個巨大的社會制度變革和進步。
顯然,中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邁入中央集權的郡縣制,把郡縣制說成是封建制,只能說是牽強附會、生搬硬套馬克思對社會制度劃分的理論。
那麼對比中國的郡縣制中央集權,為什麼說歐洲的分封制落後呢?
因為從古代各方面來看,中國的郡縣制優勢還是十分明顯的。
一、郡縣製取代分封制,使國家管理人員由職業官僚取代了世襲領主,徹底打破了世卿世祿制,使貴族政治轉化為官僚政治,其後的舉薦制、科舉制使更多底層平民有上升空間,參與到國家管理中來,為國家機器輸送新鮮血液。
二、地方的長官不再家族世襲,改由中央委派的流官進行管理,有效避免了門閥氏族做大、割據勢力的出現,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強化了君主制,有利於鞏固和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三、一個統一、強大的國家能更避免戰亂頻發,使社會穩定;能集中力量建設大型工程;能促進經濟政治社會發展文化交流;能團結人民共御外辱,等等。
因此秦後中國曆朝幾乎都沿用了郡縣制,即便偶爾有分封諸國的現象存在,也占不到主流地位。即使到現代,世界各國也普遍採用了郡縣制的基本做法:考試選拔、流官管理、中央集權,便是因為郡縣制對於國家和統治有諸多好處。
既然郡縣制好處多多,為什麼古代歐洲不實行統一的中央集權的郡縣制,而是要長期保持分封制呢?
看過史詩大片《權力的遊戲》的人應該都清楚,鹿家的勞勃·拜拉席恩是國王,是七國統治者暨全境守護者,但其實整個維斯特洛大陸主要分成七個相對獨立的國家,有狼家史塔克家族、獅家蘭尼斯特家、玫瑰家的提利爾家族等,這些都是封建大領主。
而大領主史塔克家族又有封臣波頓家族、卡史塔克家族等小領主。這就是標準的封建制度的體現,這些大小領主各擁實權,一有風吹草動就開始蠢蠢欲動。
《權游》雖是小說改編,但也是古代歐洲分封制的真實寫照,封建領主有著非常大的自主權,一些龐大的家族甚至能控制整個國家的命脈。
那麼,歐洲的君主們就不想建立一個君主專制的郡縣制國家嗎?
其實,歐洲不是不願意搞郡縣制,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實在沒有哪個君主有這個能力。想要推行郡縣制,首先必須是個實力強大的大一統政權,因為郡縣制是一個需要靠強大的政治、軍事、經濟實力去建立和維護的制度。
想統一整個歐洲的也不乏其人,如拿破崙等,然而他們都失敗了。而且古代歐洲在羅馬帝國時期還是中央集權的,不存在分封制。西羅馬帝國被蠻族入侵併滅亡後,日耳曼人按照部落傳統統治歐洲,封建制度作為統治的基礎無法被撼動,因此自法蘭克王國分裂後西歐再也沒統一過。
可見,想要建立一個君主專制的郡縣制國家,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經濟基礎。古羅馬的崩潰使得歐洲經濟凋敝,文明湮滅,各國家獨立為政,沒有建立大帝國的經濟基礎。
第二,民族優勢。單一的文化給予整個區域內的人民一種強大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在這種文化認同支撐下的文化又會隨著人口的增多進一步輻射,最終產生極其龐大的主體民族。華夏一族經過長期歷史發展,逐漸成為中國人口最多、經濟文化最發達的民族。漢族成為了中國的主體民族,因而中國也容易產生大一統政權,只有大一統政權才有實力推行郡縣制,這是歐洲所不具備的。
第三,歷史傳統。古羅馬文明中斷後,統治者大部分都是蠻族,剛剛脫離原始社會的蠻族把原始氏族裡大酋長對小部落的管理模式照搬了過來,國王分封公爵,公爵分封伯爵,依此類推,各國仿效,古羅馬行省制被淹沒在戰火與血海之中。
第四,宗教因素。歐洲教會階層是可以和國王、貴族領主們爭權的可怕對手。世俗君權弱化,教皇高高在上,掌握各國平衡,宗教的力量十分強大,君權和神權的矛盾重重,宗教戰爭不斷,歐洲各國世俗的君主們自然無力集權。
但教會階級內部也從來不是鐵板一塊,教皇和主教、教會之間的鬥爭也沒有消停過。
而中國的世俗政權,高度成熟的政治體制能輕鬆凌駕於宗教之上,使得政權不受宗教干擾、牢牢掌握政權。
第五,人才體系。沒有成熟固定的文官體系,使得歐洲「削藩」幾乎不可能。古代歐洲各國沒有一個獨立的文官體系,也沒有完善的選拔制度,大大小小的貴族領主們根據血緣、門閥控制著領地內官員,導致了各「藩國」獨立自主,中央政府也無力削藩。
而為了配合官僚體系的建立,古代中國很早就推出和完善了官員選拔制度。
官員選拔制度,從開始的舉薦制到「科舉制度」,徹底改變了門閥壟斷政治,這一制度也直接催生了不以家族出身而論的一個獨特的階級:「士大夫階級」。士大夫階級是文官制度的核心,由皇帝授權給這批較為職業的官僚團隊統治國家,可以保證皇權的高度穩定性。
第六,文化差異。歐洲各國長期以來的分封制,導致各國交流隔絕、文化差異巨大,巨大的文化鴻溝,使得文化統一都只能維持在公國內。而中國自秦始皇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後,國家文化經濟政令都趨於統一,為後世的再統一創造了極大的便利。
第七,民族主義。從中世紀後期到啟蒙時代,民族主義開始抬頭,主權國家的思想已漸入人心。民族國家互相之間劃清了邊界,任何挑戰主權的戰爭都幾乎會牽動整個歐洲,遭致歐洲各國抱團反對。
兩千多年的郡縣制歷史告訴我們,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是一個要靠強大的政治、軍事、經濟實力去建立和維護的。簡單的說,古代歐洲任何一個國家都缺乏以上這些實力,更兼歐洲大陸地理環境複雜多樣,也就始終不能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歐洲國,自然也談不上推行郡縣制了。
本文作者,泥石流工作室:雲的清涼
※為什麼秦朝的兵器質量這麼好
※秦朝創立的一項罪名,如今被廢除,專家建議恢復,你覺得怎麼樣?
TAG:秦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