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想用武力征服世界 這位「鷹派中的鷹派」成了白宮國安顧問

想用武力征服世界 這位「鷹派中的鷹派」成了白宮國安顧問

繼開除前國務卿蒂勒森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宣布白宮高層洗牌:陸軍三星將軍麥克馬斯特辭去國家安全顧問一職,由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鷹派中的鷹派」博爾頓(John Bolton)接任。

現年69歲的博爾頓曾為三名共和黨總統——里根、老布希、小布希工作,他因強勢作風和激進的鷹派觀點被稱為「絕不妥協的民族主義鷹派」。他曾公開表示聯合國在美國面前無足輕重;至今,他依然力挺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決定。

根據伊朗核問題協議規定,今年5月,美國需要重新發布對伊朗經濟制裁的免除令;同樣在這一月,特朗普還計劃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會談。

在這兩項關鍵外交事件前將「鷹派中的鷹派」博爾頓任命為國家安全顧問,再加上鷹派國務卿蓬佩奧,這一系列人事變動預示著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將更為強硬。

好戰分子

正在進行交接工作的麥克馬斯特在美國陸軍服役超過30年,曾在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中擔任指揮官。他於去年2月接替上任僅24天就因「通俄門」辭職的弗林。

在正式宣布辭職之前,麥克馬斯特已多次被傳出因性格與特朗普不合,「被邊緣化」,將面臨下課。

現年55歲的麥克馬斯特於3月22日晚發表聲明宣布他即將從美軍退役,同時也將離開白宮。他在聲明中對特朗普和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表示了感謝,稱同事們「在保護和推動國家利益問題上,齊心協力為總統提供了最好的方案」。

特朗普也在當晚發布的推文中對麥克馬斯特表示了感謝,稱讚他「幹得很出色,會一直是我的朋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此前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曾表示,麥克馬斯特如果離任是有原因可以追溯的,因為他在朝鮮問題上與防長馬蒂斯和白宮幕僚長凱利等人的想法不同。馬蒂斯等人強調極限施壓、不採取軍事手段;而麥克馬斯特傾向於「有限打擊」。

在伊朗問題上,麥克馬斯特與國務卿蒂勒森一樣,都曾勸阻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核協議;在全球化問題上,麥克馬斯特也曾呼籲特朗普在拋棄多邊合作時需保持謹慎。


麥克馬斯特。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和麥克馬斯特的謹慎不同,曾在耶魯大學攻讀國際法的博爾頓被視為一名好戰分子。在小布希時期,擔任過副國務卿的博爾頓一直呼籲通過使用武力推進美國在全球的目標。

在美國入侵伊拉克之前,博爾頓堅信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認為伊拉克人支持美國推翻薩達姆。2003年伊拉克戰爭開始後,博爾頓還建議美國隨後攻打伊朗、敘利亞和朝鮮。

直到現在,就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說被證明為謊言,博爾頓依然相信伊戰的正當性。

在2015年接受媒體採訪時,博爾頓說他認為推翻薩達姆的決定是「正確的」,「我認為推翻薩達姆之後做的決定是錯的,但最糟糕的決定是2011年從伊拉克撤軍」。

擔任副國務卿時,博爾頓的強硬作風和攻擊性言論曾惹怒過美國的盟友;2003年,時任英國外交大臣斯特勞(Jack Straw)曾向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抱怨,稱博爾頓的「好鬥」讓盟國們無法就伊朗的核問題達成一致。

同一年,英國還說服美國,在與利比亞就放棄其核計劃的談判中拋棄博爾頓。在美國國務院內部,鮑威爾和此後的國務卿賴斯都試圖把博爾頓「踢走」。

2005年,小布希想任命博爾頓出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但遭到了參議院共和黨議員的反對,最終小布希只能動用休會任命讓博爾頓上任。按照美國憲法規定,在國會休會期間,總統能夠不經參議院認可直接進行人事任命。

早在出任聯合國大使之前,博爾頓就發表過對聯合國不滿的言論。他曾表示:「紐約的聯合國辦公室有38層樓,就算少了10層也不會有任何區別。聯合國是最沒有用的政府間組織之一。」

「世界上沒有聯合國,只有一個不時需要被領導的國際社會。能進行領導的是世界上唯一真正的大國——美國,而且要是在符合美國利益的時候。」

雖然小布希力排眾議任命了博爾頓,但兩人的蜜月期並未持續太久。因為不滿小布希政府對朝鮮和伊朗過於軟弱,博爾頓於2006年12月辭職,與小布希分道揚鑣。

離任後,博爾頓出版了一本回憶錄,名字叫做:《投降不是一個選項》(Surrender Is Not an Option)。


2006年12月4日,小布希在白宮接受了駐聯合國大使博爾頓的辭呈。來源:視覺中國

撕毀伊核協議、攻打朝鮮

在被特朗普選為國家安全顧問之前,博爾頓是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家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同時也是福克斯新聞的評論員。

除了在電視評論中經常為特朗普的政策辯護之外,博爾頓一直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國會山新聞等各大媒體發表文章,闡述自己的鷹派觀點。

去年在特朗普就美國是否退出伊核協議做出決定前,博爾頓連發了多篇評論文章,呼籲美國儘早退出這項「令人厭惡的協議」,同時指責白宮幕僚給特朗普提供了「錯誤的建議」。

在當年8月發表在《國家評論》的一篇評論中,博爾頓詳細列出了如果美國準備退出伊核協議應該採取哪些步驟。其中第一條就是要向美國民眾和盟友,特別是以色列,說明伊朗給各國造成的威脅。

他寫道:「我們可以通過發布伊朗在全球活動的最新機密文件,為退出協議壯大聲勢。」

而在退出協議前,要提早與英國、法國、德國、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秘密協商」,爭取得到各國的支持。

在對待朝鮮問題上,博爾頓今年2月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先發制人攻打朝鮮的法律支持」的文章。文章稱,由於美國對朝鮮所掌握的情報有限,「我們不能等到最後一刻(才進攻)」。

除了搞研究發評論之外,在2016年美國大選之前,博爾頓一度有參選的想法。但他後來改變計劃、成立了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為有相同想法的競選人提供支持。

最近讓Facebook陷入危機的數據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曾為博爾頓的行動委員會提供服務,而Cambridge Analytica的出資人、共和黨大金主羅伯特·默瑟為博爾頓的行動委員會提供了共500萬美元的資金。默瑟還資助了特朗普的競選活動。

在特朗普當選後,包括賴斯在內的前共和黨官員曾私下警告特朗普不要任命博爾頓。有報道稱特朗普曾為博爾頓考慮過多個職務,但預測會遭到參議院反對,最終作罷。還有報道稱在蒂勒森下課後,博爾頓也被視為接任國務卿的人選之一。

隨著博爾頓的任命,美國各大主流媒體紛紛發文,擔憂今後美國的外交政策將急速右轉,有民主黨議員甚至指責博爾頓將帶美國「走向戰爭」。

美國政治新聞網還指出,除了政策方向之外,研究國際法的博爾頓能為特朗普提供「知識上的燃料」,幫助特朗普在外交、貿易等領域中展現「美國優先」姿態。

而這一系列的人事洗牌後,被特朗普憎惡多時的伊核協議很有可能成為第一個祭品。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李誕:對死這件事,我們早就有心理準備了
兔兔其實很瘋狂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