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獲得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今後還將把部分研究重心轉移至上海

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獲得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今後還將把部分研究重心轉移至上海

今天上午,一位外國科學家在上海科技獎勵大會上,被授予了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這位科學家是瑞士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赫爾曼·維特里希(Kurt Hermann Wüthrich)。他從2013年起在上海科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並在上海張江創建了學校首個核磁實驗室。

如今,這位結構生物學核磁共振技術領域的先驅,正在將一部分研究重心轉移至上海。記者了解到,他與妻子正在辦理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拿到這張「中國綠卡」後,他將更頻繁地出現在上科大的實驗室中,親力親為指導國內的青年科學家。

維特里希教授(中)和他在上科大的核磁共振研究團隊

「在結構生物學領域,中國已經取得了國際上領先的地位。中國引進核磁共振技術較晚,不過也因此更加大有所為。」維特里希教授告訴記者。目前上科大已經配備了三台高場核磁共振波譜儀,他將與課題組和合作者們開展更多的科研工作。

【諾貝爾獎得主成了上科大特聘教授】

「我還是學生的時候就認識庫爾特了,那時他已經活躍在蛋白質結構生物學領域的最前沿。」 上科大iHuman研究所創始所長雷蒙德?查爾斯?史蒂文斯(Raymond C. Stevens)告訴記者。史蒂文斯教授也是2015年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的獲得者。身為維特里希教授的同事,談起兩人的相識,史蒂文斯卻說:「當時我們的研究領域正處於互相競爭的關係。」

原來,為了解決生物和生物醫學方面的難題,結構生物學家研究的一項重點是如何解析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蛋白相互作用和構象變化,從而有效地運用於新藥物的開發研究。要「看」到生物大分子原子水平上的結構,當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史蒂文斯研究的單晶X射線衍射,另一種則是核磁共振技術。核磁技術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唯一可以確定水溶液狀態下的大分子三維結構的方法,因而也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在接近生理條件下的動態性質的最佳方法。

核磁共振技術和X射線晶體學在結構研究領域競爭激烈,核磁共振技術曾被認為可以取代單晶X射線衍射。不過,一件小事改變了兩位教授的看法:兩人的學生談起了戀愛。這也給了他們啟發:為何兩種研究方法不能進行合作呢?就這樣,當初的兩位學生現在已結為連理,兩位教授的合作關係也從2002年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為何說維特里希教授是結構生物學領域的領軍人物?據了解,早在1977年,維特里希教授就首次將二維核磁共振的方法用於生物高分子,研究氨基酸和牛胰胰蛋白酶抑製劑。此後他致力於開發和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液體核磁共振技術。2002年,他也因發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術測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維結構的方法」而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瑞士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赫爾曼·維特里希

2013年3月,維特里希教授在上科大江綿恆校長和史蒂文斯教授的邀請下,成為了iHuman研究所第一位特聘教授。來到學校後,他創建了上科大首個核磁實驗室,組建了由他領銜的課題組和核磁共振研究團隊。目前,他與多個上科大課題組與國內實驗室開展了廣泛的合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35年前就促成中外合作,影響了一代國內科研人員】

「早在1983年4月,我和妻子就來到上海、西安和北京,與當時國際純粹與應用生物物理學聯合會(IUPAB)的中國代表進行了會面。」談起與中國的淵源,維特里希教授回憶道。當時,他正擔任聯合會的秘書長,在他和妻子的努力下,中國成功加入聯合會,這也是我國建國以來首次加入具有極高國際影響力的科學聯合會。三十多年來,維特里希夫婦積極主持和參與了結構生物學領域以及波譜學領域的多項學術活動,還邀請中國科學家訪問他在瑞士蘇黎世的實驗室。這些學術活動也影響了一代國內科研人員。

「我第一次見到庫爾特教授是在2003年前後,當時他在清華大學做學術報告。」上科大維特里希實驗室研究副教授劉東升告訴記者。為了聽這場報告,在中科院讀研的劉東升騎著自行車趕到清華時,報告廳里已經人滿為患了。「我還記得他抽出皮帶來,形象地類比蛋白質的核磁結構計算,當時真沒想到能有機會和他共事。」劉東升說。

十多年後,劉東升成為了維特里希教授在上科大的第一位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幾年來,維特里希教授將先進的氟標記、酵母表達G蛋白偶聯受體(GPCR)等技術引入上科大的核磁共振課題組,也因此實驗室建立之初,就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最具挑戰性的科研課題。

目前上科大已經配備了三台高場核磁共振波譜儀

目前,課題組正在開展國際上極具挑戰的GPCR動態特性研究。據了解,GPCR 以及其他一些膜蛋白的晶體結構研究獲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科學家對於GPCR在溶液狀態下的動態激活過程卻知之甚少,這正是核磁共振技術能夠提供額外信息的地方。課題組正在重點研究胰高血糖素及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這項研究將對糖尿病藥物研發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除了對實驗室的研究定期進行指導,維特里希教授還在上科大給研究生講授「結構生物學」課程中的核磁共振波譜學部分。每年,他都會為上科大和其他高校的學生做名為「我的科學生涯」的講座。儘管他年事已高,但他從未停止過科研工作,仍在不斷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我們都對教授的精神感到欽佩。」劉東升說。

是什麼激勵著維特里希教授從未停下探索的腳步?「我認為對各種事物的好奇心,是推動我成功的原因。」維特里希教授回答。直到現在,他仍然對探索人體機能如何運作有著強烈的興趣,「我隨時準備好,為實現科學研究的宏偉目標竭盡所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網 的精彩文章:

來不來?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招募志願者
台灣縣市長選舉年底開打:蔡英文不及格的政績能否助國民黨「枯木逢春」?

TAG:解放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