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國最早的稅收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的?

我國最早的稅收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的?

我國記載徵收稅收最早是在路史中,曾經記載「神農之時,民為賦,二十而一。」在周王朝時期,土地為王公貴族所有,貴族將土地依井田制劃分為公田與私田,公田的耕種收穫為貴族所有,而私田的收穫則可由耕種的庶民保留。春秋時期,齊國管仲主張「相地而衰征」,是春秋戰國時期最早提出土地私有、對農業耕地實物徵稅的政策。據《左傳》中記載「宣公十五年秋,初稅畝。」則是史書中記載魯國正式實施對耕地徵稅的紀錄。

歷史上對於稅賦的名稱還有很多種,包括納貢、租庸調、厘金都是稅賦的稱呼。然而古時有徭役這種以付出體力、勞力的義務,有時在租稅改革時,也會以「力役折錢」的方式,以稅收來取代應該付出勞力的義務,這時雖然是以「徭」或「役」為名,其實仍為稅賦。有時也會有臨時因為軍費開支較高而課徵新稅,則會以「某餉」為名,這本質也是稅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君臣忍辱負重21年,看越國的重新崛起
成語故事之一成一旅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