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詩詞|給孩子的情感一個可感知的「形狀」

古詩詞|給孩子的情感一個可感知的「形狀」

人的情感變幻莫測,卻又有表達的需要,於是用一些基本的詞語來做一個大致劃分:喜怒哀樂。然而這些詞語都很模糊,不能準確地反映內心世界的感受。

出門遊玩,問孩子心情如何,得到的回應基本止於「開心」。再接著問怎麼開心,有多開心,這便是難題了。有人一輩子都止步於此,不能有更加細膩多樣的表達,只因語言粗疏,無法作進一步的刻畫和描摹。

將情感凝固在語言中,給它一個可捉可摸,可感可知的形狀,恰是詩的長處,古人在這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出門賞花,杜甫留下了耐人尋味的《江畔獨步尋花》,尤其是這一首: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單看句子里的每一個字,都找不到什麼過人之處,平白如話,並未用到特別精雕細琢的形容詞。可是,多誦讀幾遍,你會發現詩中充滿了春天的氣息。

齊白石 花鳥 蝴蝶

妙處在於節奏韻律,試著將後兩句改成這樣:

留連戲蝶舞,

自在嬌鶯啼。

字面意思和原作相比,沒有損失多少,可是感覺上大打折扣。「時時」,「恰恰」給了這首詩一種緩緩迴旋的優美舞步,詩人那種悠閑愉快的心境正是從這裡傳達出來的。

我們今天的閱讀生活幾乎都是用視覺來完成的,其中屏幕佔去了大半,所以很容易忽略這種音律上的語感。對於這樣的詩,如果不給孩子讀出來,那麼再詳盡的講解和注釋都會顯得蒼白。

語文里講的通順,除了句式嚴謹之外,其實還包括讀起來順口悅耳。節奏韻律,對於調整語氣,表達情感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聽一首歌,即使聽不懂歌詞,也可以聽出其中的情緒。和孩子一起讀詩,即使他(她)對其中的某些字句不甚理解,也會通過聲音直觀地體會到詩的情感。這時,爸爸媽媽的聲音,是最好的領路人。

周末帶著孩子爬山,可以帶上清末學者俞樾的這些詩句:

重重疊疊山。

曲曲環環路。

咚咚叮叮泉,

高高下下樹。

這是詠杭州景點「九溪十八澗」的,遊興全用輕快的節奏來表達。爬了那麼多山路,看了那麼多風景,還這麼興緻勃勃,沒有顯出一點疲勞,這才是真愛,這才是暢快!

黃山天都峰 劉海粟

除了音律,將情感放入情境之中,可以讓共情得到強化,從而更好地理解詩情詩意。孟浩然的《春曉》,大家都很熟悉,可是將其中兩句拎出來,意思會發生劇變: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這兩句如果放到秋天,會是什麼效果?情感瞬間變得哀傷,變成了「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為何?不同情境之下,人心生髮的聯想會截然不同。春天,是由冷轉暖,花落之後,還會有更多的花一一綻放,視覺上仍然是熱鬧的,絢爛的;秋天,是由暖轉寒,花落之後,便顯得更加荒涼冷清了。孟浩然是「春眠不覺曉」,當然不是沉浸在哀傷之中。

蘇醒(局部) 吳冠中

古人寫詩,往往是不動聲色的,他就把你帶到詩的情境中去,讓你自己體會。有時把情境講明白了,詩也就看懂了,無需過多解釋。

像杜甫這樣用詞講究的詩人,會將情感轉化為更加精緻的形象,而不是直接說出來,比如他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有意思的是,這八句全是在寫「喜」的心情,它已經融化在一句句景物描寫當中,獲得了具體的所指。給孩子讀這首詩的時候,建議帶上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麼高興呢?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高興的是雨來得正是時候。城市裡的小孩不一定喜歡春雨綿綿的日子,因為又濕又冷。可是杜甫是親自耕種的人,對於農人來說,這雨就十分可貴了。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雨水明明滋潤了萬物,卻悄無聲息,儘可能地不驚擾到沉睡的人們。我們時常受著長輩的照顧,卻又不願意受著人家的嘮叨,得到這樣溫柔的潤澤,當然是欣喜的。

後四句,「喜」隱沒於視覺形象中,更加不露痕迹。不過有了前文的鋪墊,也是不難懂的。「江船火獨明」在一片黑暗中特別顯眼,既然江面上出現了漁船,那就意味著江水變暖,魚蝦又開始活躍了。杜甫用這樣的細節,點到為止,要比直接講出「大地回春」多了許多詩情畫意。「花重錦官城」,又遠遠勝出濫俗的「百花盛開」,因為春天的熱鬧和生機,在杜甫筆下變成了濃重絢爛的色彩。

讀完《春夜喜雨》之後,我們會發現原本抽象模糊的「喜」,轉化成了充實細膩的春雨圖景,讓情感具備了聲色光影。自此,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情感其實是可以聽得見,想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隨著閱讀的積累和深入,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將空泛的情感漸漸轉化為具體生動的語言,獲得更多表達上的自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今日立春:100首關於春的古詩詞,與君共賞!
人民日報整理:義務教育階段必背古詩135首,請為孩子轉發收藏!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