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上海的工廠里看民國:為什麼要拒絕十里洋場

從上海的工廠里看民國:為什麼要拒絕十里洋場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

華燈起,歌聲響,歌舞昇平。

民國時代的上海,一方面是遠東第一金融中心,中國最繁華的城市,一方面也存在著大量的醜惡和不公。在歌舞昇平的背後是什麼呢?

光鮮亮麗是她的金字塔尖,但沉重而佔大多數的底座,卻隱藏在黑暗之中。隱藏在工廠的車間里。今天我們都知道,僱傭童工是違法的。但在民國時代,這並不構成違法。下面這張童工證現在還在上海煙草博物館裡收藏著。

這個姑娘叫張翠英,時年十二歲,家住天津的她因戰亂隨家人逃到上海,依靠自己的微薄收入支撐整個家庭的開銷。她的母親患病無錢醫治,不治離世。父親外出謀生,可能是拋棄了子女。所以她和幾個弟弟妹妹相依為命,但弟弟妹妹還太小,所以只有靠她的工作來維持生存。

工廠里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呢?

查找相關文獻,在丁勇華、呂佳航所著《試論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童工問題》中,有相關資料「煙廠里最小的童工,只有七歲,貧苦人家的孩子,雖然貧窮,但是卻一樣也是小孩子,心靈還是脆弱的,哪裡經得起工頭、職員們粗暴的喉嚨和鐵板一樣的面孔呢?在廠里,時常可以聽到童工們悲慘哭聲,叫人不忍卒聽」。

一個典型的民國上海工廠車間是這樣的:

民國上海的繁華,歌舞昇平和自由的空氣,是誰的繁華和自由?

為什麼這張童工證會保留下來?

因為這種證件是很多貧苦人家的小孩子求之不得的,有了童工證,你就能作為正式工人進工廠了,雖然收入很微薄,安全措施幾乎沒有,但不犯大錯就能一直有口飯吃。很多孩子沒有能拿到他們的童工證。

上海工業醫院於1918年成立,到1923年統計了一下來醫院求醫的紡織工人的人數,一共880人。其中童工150人。150人,朋友。而實際上因為他們的貧苦,不是特別嚴重的傷殘都不會去看醫生。這些到醫院求醫的880名工人中永久殘疾的就有23%。當然不存在工傷賠款這種東西。

因為工廠的環境問題,我們也可以從上面的圖中看到,孩子們是沒有口罩、手套等安全配件的-幾乎所有人都有結核性病症。

姑娘張翠英最終給自己改名張劍平,先後參加了抗日救亡宣傳隊、醫護隊,最後參加了新四軍。

打碎一個舊世界,創造一個新中國。「不做安安餓殍,猶效奮臂螳螂」。為什麼要做安安餓殍呢?如果看見了真理和光明,沒有人願意停留在黑暗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鳴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爪窪國:不是開玩笑,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爪窪國
殘陽如血:日耳曼人的史詩大捷和精銳羅馬軍團的覆滅

TAG:小鳴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