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遇見風景遇見自己——間隔年,一個女孩在遊行

遇見風景遇見自己——間隔年,一個女孩在遊行

一路旅行下來,自己似乎一無所有,但是仔細想來卻又全部擁有

——蔡璐璐《間隔年,一個女孩在遊行》

乍一看到這個書名有種不通順的感覺,這書自然是關於旅行的,怎麼就用上了「遊行」二字?彷彿使用五筆打字的人用了片語聯想功能。事實上,整本書讀完,我也沒覺得跟這二字有啥關聯。

間隔年的說法這幾年才聽到。網易里有位朋友曾說過想在間隔年裡帶上孩子一家三口去走走,她已經一年沒有更新博客了,想起她的時候我總會想到間隔年這三個字。溫州女孩璐璐懷揣著4萬塊錢,開始自己的間隔年,沒有太具體的規劃,也沒有準確的時間控制,完全是一幅走哪算哪錢花完回家的架式。之所以要旅行,基於對她自己要過怎樣生活的困惑,說明白些就是她不知道她是誰,沒法在目前進行著的生活里踏實下來,希望以一場旅行來改變些現狀。

第一站是泰國,然後是緬甸,再就是護照能夠簽發到的地方。有時作數月停留有時只是短暫通過,歷時13個月,途經11個國家。住過廟宇,做過義工,經過戰亂,生過病,遇過車禍,享受過浪漫,品嘗過艱辛,幫助過別人,也被別人幫助。文中關於自然風光的描寫與圖片很少,比如在尼羅河上操縱著帆板,多麼美麗的畫面呀,作者只用寥寥數語就帶過了,至於紅海啥的驚艷,也不過個把句「很美」這樣類似的字眼結束。有時會想,這女生真是不解風情,文筆不夠優美,語句更不夠騸情,這本書確實是一份流水帳般的記錄,忠實得不作修飾地記錄了這個女生13個月里的瑣碎生活。

文中最後,璐璐說「一路旅行下來,自己似乎一無所有,但是仔細想來卻又全部擁有」,她的間隔年終究是有收穫的,她擁有了內心的寧靜與平衡,能夠與世界和平共處。但是,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藉由一個間隔年一次漫長的旅行來解決,作者追求的是心靈上的釋放,並非經濟上或是生活中哪一件實事上的釋放,這一點,很重要。旅行是件燒錢的事兒,即便是作者這樣的窮游,也一樣得有4萬塊錢的基礎在那,另外作者家境較好,她是有後盾的,雖然她沒有啟用那最後一步。可有底氣的真實生活,才能讓她不負重的輕鬆上路,去追逐真實的自己,去遇見內心的風景。

小時候看到舅舅在各種標誌性景點拍回的黑白相片,高中的班主任帶我們坐著火車去大一點的城市看公園看動物園,還組織整個年段的學生包了幾輛大客車去武夷山。他們都不同程度的啟發了我心底對旅行的熱愛,讓我始終懷了走出去看一看的熱情。

從結婚時的蜜月旅行,到孩子六歲的黃山游,經濟寬裕的時候,我們坐上飛機或者自駕去遠方;經濟一般的時候,坐公交車在周邊逛逛,短途自駕看看身邊的風景,去發現一棵樹一朵花一塊石頭的美麗。曾經因為巨大的工作壓力對旅行懷了莫大的期待,也確實在回來之後笑對麻煩。曾經為了讓孩子見世面而遠行,各種不痛快後發現我和孩子對旅行的觀念完全不同,我們不適合一起出門。13年春天第一次夫婦倆出門後,發現我與夫在旅行這件事上不但三觀吻合,還擁有相等的激情與衝動,於是結伴走過了數萬公里,有自駕的,有自由行的,我們在旅途中遇見風景,加深情感,充分體會著相伴二字的內涵。並沒有太貪心的目標,不過是在能力許可的範圍內去到自己想要見到的地方。

每一次旅行我會寫下長長的遊記,貼上多多的相片。作者的遊記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旅途中我們應該多一些去接觸到當地的人,去體會在地人的真實生活,遊記里可以更豐富些人文的內容。在路上,生活本身並不會因此有直接的改變,但不可否認旅行開闊了眼界與胸襟,讓我們學會包容,內心強大,這幾點反饋到現實生活中來,又怎麼不會因為賦予了生活積極的意義而產生美好的變化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兒小築 的精彩文章:

TAG:樂兒小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