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被吹捧超高的養生保健食品,它們真的有這麼好嗎?
生活中,各種保健「神器」層出不窮,功效也是吹得天花亂墜。而中老年人是最容易上當的人群,他們往往被某一誇大功效給忽悠,結果吃了一大堆卻不見效果。
下面,就來為你科普一些在民間被吹上天的食物,不要再上當了哦~
1
蛋白粉
健康人一般不需要
圖片來源:pixabay.com
誤區:這些年肥胖現象越來越多,但也有人永遠吃不胖,瘦得皮包骨。於是,有商家說了,應該補充蛋白質。然後,蛋白粉就開始買起來了。
實際上:
一罐400克的蛋白粉要賣兩三百塊。健康成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的蛋白質,這些數量的蛋白質是完全可以通過正常飲食來滿足的。
因此,正常飲食的健康人是不需要額外補充蛋白粉的。蛋白粉最主要的使用者還是那些正在健身且有增肌需求的人士。
2
葡萄籽
部分商家偷換概念
誤區:平時吐掉了的葡萄籽,也被商家大肆宣傳為能抗癌、抗氧化、延緩衰老,各種「葡萄籽油」、「葡萄籽粉」也賣得火熱。
實際上:
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細胞的實驗數據不少,但結論前提都寫得很明確——「體外實驗能夠抑制癌細胞」。
「體外實驗」只能說明可以針對特定癌細胞進行進一步研究,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葡萄籽提取物能夠在體內抑制癌細胞。
3
有機食品
大多是心理安慰
圖片來源:pixabay.com
誤區:每逢逛超市,總有人跟你推銷各種「綠色蔬菜」、「有機大米」,聽起來就很高端、健康,再加上包裝上的「天然無農藥」,簡直就是吸引力滿分。但其實,「貴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實際上:
同樣都是食物,大部分有機食品的營養成分並不會比同種類的普通食品高出太多,此外,如今的有機食品質量抽檢結果也並不盡如人意。
4
高鈣奶
並不比普通牛奶有用
誤區:大家在買牛奶的時候,常常會看到高鈣奶,其價格也比普通奶高出不少。目前大部分的所謂高鈣奶,只是在生產的時候,人為地額外添加了一些鈣,也就使得奶中的鈣含量高一些了。
實際上:
普通牛奶中的鈣為乳酸鈣,吸收率較高,而高鈣奶中是人工添加的碳酸鈣,吸收率較低。高鈣奶喝了也不等於能將所含鈣成分完全吸收,其實普通牛奶也足夠啦~
5
魚油
吃魚就夠了
誤區:各大保健品專櫃,魚油永遠是「大花魁」。它真的那麼好嗎?
實際上:
提純魚油並不穩定,那麼吃魚不是更直接有效嗎?答案是肯定的。
除了魚油之外,魚還提供優質的蛋白以及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魚肉中的飽和脂肪酸很低,這對於心血管健康也是極好的。
6
解酒藥
並不能減輕醉酒危害
圖片來源:pixabay.com
誤區:中國向來有勸酒習慣,尤其對於生意人來說,更是應酬不斷,酒水不斷。於是,藥店里各種解酒藥賣得火熱,還宣稱可以千杯不醉。
實際上:
解酒藥的批號多數並非藥品,而是保健食品,它們的成分只是一些護肝的成分,並不能減輕醉酒的危害。
解酒最根本的是適量飲酒。每天飲白酒不超過2兩,飲啤酒不超過兩瓶。
7
兒童醬油
大多是噱頭
誤區:兒童醬油的廣告宣稱「專為兒童健康研製的釀造低鹽淡口醬油」,適合拌飯、清蒸食物等,一則起到開胃的作用,二則補充營養」,「充分考慮處於發育期的兒童味覺特點,富含18種氨基酸、有機酸、碳水化合物等兒童所需的營養元素」。
實際上:
專家提醒,兒童飲食完全不需要額外再用醬油來調味。正常飲食中含有的鈉,已經足夠滿足兒童的生理需求,任何外加的鹽都是多餘的。
而且小時候越「重口」,長大之後就越難以控制鹽的需求量,高血壓風險也就越高。
8
初產蛋
珍貴≠更營養
圖片來源:pixabay.com
誤區:稱為「初產蛋」(即雞開產一個月內的蛋),被很多人認為是濃縮的雞蛋精華,不惜高價也要買來吃。一些商家也宣稱初產蛋能促進大腦發育和增強體質,營養價值高,特別適合產婦、學生及老年人食用。
實際上:
「初產蛋」是指母雞在110天~130天內生產的第一窩蛋,雖然「珍貴」,但營養價值並不比其他普通雞蛋高多少。
而且,初產蛋健腦的說法也不靠譜,有益大腦健康的營養物質主要是n-3脂肪酸、卵磷脂等,沒有數據顯示初產蛋的這些物質含量比普通雞蛋高。


TAG:陝西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