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紫砂、紫陶這些誤區,我們坐下閑聊

紫砂、紫陶這些誤區,我們坐下閑聊

近年來,建水紫陶行業發展迅速,隨之而來紫陶知名度也逐步提升。尤其是紫陶茶壺,備受廣大茶友的追捧,而提到茶壺,不得不提及宜興紫砂壺,因此很多茶友在挑選建水紫陶壺時,喜歡用建水紫陶壺跟宜興紫砂壺作比較,並以紫砂壺的評判標準來衡量一把紫陶壺的好壞,其實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這樣的比較以及衡量標準並不適宜。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糾正一些挑選紫陶壺誤區,看看在你身上有沒有體現。

誤區一:過分追求器型的規整,必須三點一線,三山齊平

很多陶友在挑選紫砂壺時都講究壺身必須是最規整的圓,甚至會用圓規比劃測試。另外要求壺嘴、壺鈕、壺把,必須在同一條直線上稱為三點一線,當倒立過來時,壺蓋口,壺嘴口、壺把要在同一水平面上,把這稱之為三山齊平,其實這些標準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體現出一把壺做工的精良程度,但過分追求的話就有本末倒置之意。再把這些標準放到紫陶上來,就稍顯「過分」。

首先建水紫陶泥料與宜興紫砂泥料本質上天差地別,紫陶泥料屬黏土,而紫砂泥料屬石質砂料類型。成型方法完全不同,紫陶壺採用手工拉坯成型,而紫砂壺採用拍泥片圍筒身成型。紫砂泥料越拍越緊實,而紫陶泥料越拍越鬆散。在可塑性上紫陶泥料由於過於細膩因此不及紫砂強。

另一方面紫陶泥料燒制時的收縮比要略大於紫砂。很多時候紫陶藝人製作一把壺時都會用直尺進行測量比對,準確無誤的將壺把、壺鈕、壺嘴成一條直線粘接起來。可等到入窯燒制過後,由於各處坯體厚薄難以做到完全相同,燒制時收縮比過大,造成三點並未能很規整的在一條直線上,會有輕微的歪斜,但只要歪斜的不是特別明顯,肉眼無法直接辨別,其實是情有可原的。

誤區二:過分追求壺的氣密性,口蓋必須嚴絲合縫

這樣的情況比較多見,通常部分陶友在挑壺時喜歡把壺蓋蓋上,使勁的左右搖晃,若是壺蓋蓋的不夠嚴實,左右晃動,他們就會判別此壺不好。這其實也是一個誤區。設想壺蓋若是嚴絲合縫,泡茶時沾上水,再加上熱脹冷縮,豈不是要拿刀來才撬的開。壺蓋和壺口間是需要保留適宜的活動空間的,這樣使用起來才能稱手如意。

GIF

還有一部分人會把壺裝滿水,倒置過來,堵住壺嘴,看壺身是否會下墜,用此法來檢查壺的氣密性。其實在小編看來這未免有些過於計較,買壺並不是耍雜技。只要能正常斷水出水,不外漏這就應該是一把合格的壺。

其實建水紫陶跟宜興紫砂同為四大名陶正是因為他們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宜興紫砂壺側重形制,建水紫陶壺側重裝飾。必須區分開來,盲目的用紫砂壺的指標去標定紫陶或者說用紫陶壺的指標去標定紫砂壺是不切實際的。無論紫砂也好紫陶也罷,我們應該著眼於他們各自特點,而不是拘泥於某些小節,錯過了真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陶韻文化 的精彩文章:

八大山人 孤獨者的光芒
人生在世,必須雅緻

TAG:陶韻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