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名將,真能騎馬作戰?劉備解開這個謎
馬鐙的發明,大概是公元3~4世紀。三國時期是沒這個東西的。在馬鐙發明之前,馬上作戰是什麼樣的?
很多人認為,沒有馬鐙,馬上作戰根本是不可能的。因為難以掌握平衡,你掄人一刀,沒砍到人,自己摔下去了。所謂騎兵,是衝到對方面前,下馬與敵人交戰。
馬鐙
但這說法實在經不起推敲,這樣的騎兵,除了機動性好一點,戰鬥力和步兵有區別嗎?你跳下馬跟人作戰,別人把你馬騎跑了咋辦?
歷史上在馬鐙發明之前,騎兵的作用甚至比後來更大。一個騎兵,就等於一輛坦克。尤其是農耕民族,騎兵與步兵的比例經常是100:1,甚至更高。只用幾百騎兵,衝擊對方几萬大軍,把對手殺得陣腳大亂,這樣的例子,在中外都不少。不能馬上作戰,這樣的戰鬥力從何而來?
劉備的一句話,可以解開這個謎。
劉備
在劉備依附劉表的幾年,沒有打過什麼仗。有一次和劉表吃飯,席間上了個廁所。看到自己大腿上長出了肥肉,居然哭了。我是帶兵打仗的人啊,大腿上只能有肌肉,不能有肥肉。在劉備看來,這幾年是一無所成,光陰虛度了。
那麼我們的問題來了!為什麼騎馬會練出肌肉呢?我們騎電瓶車也沒練出什麼啊。
騎兵
原因就在於,騎馬是要用大腿夾的。
尤其是沒有馬鐙,更難掌握平衡,越需要夾得緊。健身的朋友都知道,練大腿內側肌肉,就是要夾。夾器械,夾瑜伽球,都可以。除此之外辦法不多。
三國時期沒有馬鐙,馬鞍還是有的。比光溜溜的馬背,還是好很多。配以韁繩為輔助,你騎術高明大腿有力,只要夾得夠緊,兵器使用收發自如,馬上一樣可以作戰。
馬鞍
其實在這種情況下,猛將精兵的作用更加明顯。一個不會騎馬的人,即便給他精良的裝備,他也變不成騎兵。訓練一個合格的騎兵,比後世要難得多。一個精於馬上作戰的士兵,在戰場上可取得的優勢也大得多。為什麼不論三國,還是更早的秦漢春秋戰國,會冒出那麼萬人敵的猛將,就是因為在那個馬上作戰普遍困難的情況下,你如果做得到,做得好,你與對方士兵的差距將是壓倒性的。
騎兵
在馬鐙發明前,用於馬上作戰的武器自然也很大限制。什麼青龍偃月刀,流星錘都是沒有的。大家用的長兵器都是槍。一是因為穿刺攻擊難於招架,更重要的是在馬背上,掄砍的武器難於發揮威力。你打人要收著勁,一下打不到,即便騎術高明,也難免會失去平衡。
除了長槍,單手用的刀劍也可以有。這需要你一手握緊韁繩,在馬上伏低身體,在側面砍殺步兵。藉助戰馬的衝刺力量,雖然只是單手武器,也能產生巨大的殺傷力。
重騎兵
三國前期,之所以會經常出現一員猛將沖入敵營,取敵軍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除開亂世出英雄豪傑,這士兵作戰能力參差不齊也是主要原因。一名精於騎術,武器使用熟練,身高體壯力量大的猛士,配以健全的護甲和高頭大馬,如果碰上的一群是裝備簡陋,缺乏訓練的農夫,確實有萬夫不當之勇。到了後期,魏蜀吳三方都是訓練有素的精銳,這種情況就很少出現了。
※劉備總計被曹操打敗多少次?為什麼曹操還稱他為一生之敵
※劉備讓位諸葛亮,是真心,不是假意。證據就是這二字
TAG:無涯子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