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活力論一敗塗地的決定論:會帶領科學走到底嗎

讓活力論一敗塗地的決定論:會帶領科學走到底嗎

這個世界是我們看到的樣子嗎

思考


頭破血流

《論語·子路》中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們都希望做君子,在為人處世中和他人求同存異,互利共贏。但是在追求唯物而不是唯心的科學界,真理似乎只有一個。不同的學說如果存在衝突,往往要斗個頭破血流的局面。在活力論和決定論中爭鬥中,前者已經是輸的一敗塗地。

GIF

論語


活力論

活力論認為在活的物質中,物理和化學定律都由於某種更高的作用力而失效了。這種理論淵源於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他認為事物是「形式」和「質料」的統一。對於生物而言,「形式」就是「靈魂」,決定著有機體的機能和結構。近代活力論的主要倡導者有比利時的赫耳蒙特、德國的施塔爾和法國的比夏等人。他們各自提出不同的名稱,如「生基」「精氣」、「自發力」和「形成欲」等,代替亞里士多德的靈魂概念,並都用一種超自然的精神力量說明各種生命現象。

亞里士多德


決定論

決定論(又稱拉普拉斯信條)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普遍存在客觀規律和因果聯繫。例如,用牛頓力學計算天體運動,就是對未來具有準確預見性的「因果推斷」。愛因斯坦也是這一理論的支持者,他在給波爾的一封信中寫道:「你信仰投骰子的上帝,我卻信仰完備的定律和秩序。」在這種思想下,世界就像一部鍾,像鐘錶一樣走動,人們可以預知未來的一切,這也稱為機械論。

愛因斯坦


量子力學

雖然,經歷科學史的種種事件後,決定論已經讓活力論名譽掃地。但是量子力學的出現卻讓科學界的道路出現了另一種可能性。這是因為,決定論中的種種理論很可能被一條「測不準原理」置於破滅的境地。正如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薛定諤所說,到頭來,也許會有一些目前還不得而知的新的物理和化學定律可以從根本上解釋生命現象。那一刻,註定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典型性工科男 的精彩文章:

腦洞:火箭飛機都借鑒了蒼蠅的這項黑科技

TAG:非典型性工科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