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年年提降費 為何你的資費反而會比之前更高!
隨著5G網路的臨近,各家運營商也在想盡辦法降低資費吸引用戶,不過在多方敦促下,三家運營商也只是在現有套餐基礎上推出疊加包、閑時流量包等策略來迎合相關降費指標,其中移動對於這些策略使用最多。用戶想要實際優惠,不好意思你得加錢享受,這樣算下來,你的資費反而會比之前更高。
三大運營商到底有沒有降費?
3月5日,有關單位再次要求移動資費年內至少降30%,寬頻費用明顯降低,並要求取消流量漫遊費。移動在業績報告上也做了明確表示:今年將落實提速降費政策要求,移動網路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
而在過去的一年裡,移動在具體降費方面主要是針對國外的70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長途直撥下調了資費。並在互聯網光纖方面進行提速。在國內通訊、流量套餐上移動並未直接大幅降低流量的售價以及基礎套餐價格,而是以現有套餐的基礎上推出了流量日包、疊加包等方式來實現相關部門的加價幅度要求。
至於電信、聯通也只是佔據第三方給出的優惠套餐,才讓人覺得電信、聯通真的套餐真實惠,事實上,在過去三年的多次提速降費當中,消費者也並未因流量資費的30%降幅而減少通信資費。而且,三大運營商的流量收入也並未因降費而下滑。
為什麼年年降速,消費者似乎並未感覺到通信資費的明顯下降,一是:對比2G、3G流量,消費者使用4G流量的增速要遠遠的大於30%,而且消費者也只是關注了總的費用,而沒有關注到相同費用所能獲得的流量對比14年之前有明顯增加;因為對普通用戶來說,大容量流量包單價的下降才更實惠。這就使得消費者看到了流量費用不減,反而還有所增加。二是:在提速降費的過程中有一個行業潛規則「降費並非降低消費者的通信費用支出,而是降低手機、寬頻的單位資費。」
據統計,2017年消費者流量使用達到235億GB,比2016年增長了166%。同時,用戶每月平均使用流量也從16年的778MB增至1775MB,增幅達128%。所以,即使降費之後對消費者有好處,但在這樣的增量面前消費者不一定能感受到。當然,近幾年連續降費的最大的受益者不是消費者,而是互聯網企業。
那麼現在誰家套餐最划算呢?
在運營商、互聯網電信服務提供商的洗腦下,怎樣去定義最划算的流量套餐,估計很多人都還是雲里霧裡的狀態。任何本地省內、忙閑時、定向免流、日租日清、速率過低的流量都不算是有意義的流量。而且三大運營商,在全國各地所提供的流量套餐也是各不相同的。
小編簡單的羅列了一下流量價值構成因素:
1、是時間的有效期,時間越久越好(目前有:日清、月清、半年清的流量套餐和疊加包);
2、可使用的時間段的範圍(分為:忙時、閑時、周末、節假日、全時段);
3、可以使用的的範圍,當然全球的是最好的,國內的也能接受;
4、可以使用的應用類型(為了某幾個APP繳納月租9-19看廣告,捨棄整個互聯網的自由,這得倒給錢才有人願意使用的。facebook因為定向流量免流涉嫌壟斷被處罰);
5、流量的速率(低於1Mbps速率沒有使用價值,高於3mbps視頻直播類可以勝任)。
運營商有一套完整的精算成本和價格,包含以上的各種因素。同時又引入了資金利率,比如電信紅包卡類先扣後返。
所以最划算套餐必須包含以下三個條件:
1、全國通用流量;
2、全時段通用流量;
3、速率1mbps 以上滿足標清視頻。
由於三家運營商以及互聯網電信服務提供商沒有一個統一資費、統一流量、統一通話的套餐;而且他們各家的網路也不一樣、速率也不一樣、甚至連終端也可能不一樣;所以小編也無法給出權威的答案。這個東西不能橫向比較,還得根據自己的實際使用情況,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比如:你每月200,他一月300,而我只需100!(只能上圖供大家參考)
此外,還有一個消息可供大家參考:三大運營商已經著手準備取消流量漫遊費了,部分省份運營商已經開始推全國不限量套餐,而之前與中國聯通合作的互聯網公司得相關業務也開始逐步將套餐內的「本地流量」升級為「全國流量」。
寫在最後
目前,新老用戶不同權以及攜號轉網遲遲滯後,使得電信服務商依然可以不按市場規則競爭。目前各大運營商推出的相對低價的套餐大部分也是針對新用戶,而老用戶像用原號碼轉新套餐,要麼辦張新卡,要麼不信麻煩網營業廳跑看看那家能夠轉套餐。隨著提速降費的深入推進,新老用戶同權、攜號轉網等用戶呼聲較高的體驗也與我們更近一步。
※三星高管聲稱將在5G技術方面擊敗華為,莫不又是嘴炮?
※CES2018:這次我們不聊VR/AR,聊聊黑科技、聊聊車
TAG:零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