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殼不要扔了,拿來做個「不倒翁」給孩子吧
GIF
不倒翁,又叫「扳不倒」,因為它按捺旋轉不倒的特點,又被引申為善於自保的人。
科普時間:
據傳,清朝有個大官,黨羽眾多,有一天,一個自稱門生的人前來拜見,並帶來一個大漆盒,打開一看,裡面是百十個大小不同的不倒翁。門生說:「家鄉的泥土易制此物,技藝亦頗精巧,特送給大人解悶。」大官收下了,暗笑這門生有點兒冒傻氣。門生走後,家人都來看玩意兒,發現每個不倒翁背後都貼著寫有名字的字條,其中最大的一個貼著那位大官的名字。
盒內有一紙條,上寫:「頭銳能鑽,腹空能受,冠帶尊嚴,面和心垢,狀似易倒,實立不撲。」此言把不倒翁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且刺之痛切。大官大怒,令手下人細查,才發現自己根本沒這樣一個門生。
不倒翁式的官,古今不乏其人,發展至今,不倒翁已經變成了家長逗樂孩子的玩具,但其實,小小的不倒翁里可是蘊含著大大的科學原理呢~
今天,甜姐兒就帶大家一起製作一個不倒翁~
材料準備:
雙面膠、蛋殼、橡皮泥、膠水、剪刀、馬克筆、圓規、卡紙
實驗步驟:
1、將圓規帶針的一端固定在卡紙的一角,用圓規在卡紙上畫出一個扇形,用剪刀裁剪下來;
GIF
2、將扇形卡紙捲成圓錐狀,粘貼雙面膠固定住;
3、選取半球形的蛋殼,清洗乾淨,晾乾,將橡皮泥放入蛋殼中;
4、用雙面膠把做好的圓錐與蛋殼連接好;
5、把不倒翁放置在平滑的桌子上,嘗試推一下它,不倒翁又自動豎立起來;
發揮你的想像,為不倒翁畫上臉蛋,不倒翁好像在向你點頭致敬!
GIF
實驗原理:
1、重心
一個物體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從效果上說,我們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於一點,這一點就叫做重心。質量均勻分布而且有規則的物體,它的中心就是重心;不規則物體的重心可以用懸掛法來確定。
不倒翁重心示意圖
2、物體的重心越低越穩定
不倒翁上面是卡紙,下面是橡皮泥加蛋殼,這樣就使不倒翁的重量幾乎全部集中在橡皮泥和蛋殼上,導致不倒翁的重心偏向底部。物體的重心越低越穩定,不倒翁在豎立狀態時,重心最低。
當我們推它時,不倒翁偏離平衡位置,重心是升高的。為了趨於穩定,重心總是要回到最低位置(即豎立狀態),所以不倒翁無論如何搖擺,總是不倒的。
- END -


※溫暖的廚房 香椿芽辣椒炒雞蛋
※農婦常拿土雞蛋與該野草煮水喝,清熱利尿還降火,有人認識嗎?
TAG:雞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