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記者老旺踏訪56個民族:感受阿昌族傳統婚禮

記者老旺踏訪56個民族:感受阿昌族傳統婚禮

2月1日,在雲南梁河縣九保阿昌族鄉永和村,記者參與了阿昌族小夥子何文超的婚禮。婚禮完全按阿昌族傳統習俗舉辦,穿傳統民族服飾,給新郎綁腿,給新娘穿裙子,越草簾、轉火盆。

穿裙子、戴頭飾姑娘「變」媳婦

當天10時30分,樂隊在新房門外開始奏樂。伴隨著音樂聲響起,村裡開時熱鬧起來。多名身穿阿昌族民族服裝的老年婦女站在新房門外,等待新人的到來。新人很快下了車出現在村口,新郎穿著阿昌族的衣服,而新娘則是現代打扮。新人在朋友簇擁下來到門口,兩名身穿阿昌族民族服裝的中老年婦女給新郎腿上綁上阿昌族綁腿,又給新娘穿上阿昌族裙子、蓋上紅蓋頭,兩名婦女陪同新娘在鞭炮聲中進入院子。

此時,新郎已提前進入院子,在一名中年男子主持下給長輩和族人磕頭,然後背對長輩面朝院子坐在小凳上,前面還放了一個火盆。此時,新娘就在院中面對新郎。兩名婦女在一個大竹盤裡點燃了7根蠟燭,寓意新人新婚吉祥如意,交替在新娘前後轉三圈。然後新郎在前,新娘在後兩人牽著紅布走過覆蓋草簾的地面,進入房廳圍著火盆轉了三圈,最後進入新房。

兩名婦女在新房裡給新娘戴上阿昌族頭飾。阿昌族已婚婦女的頭飾獨具一格。高包頭是梁河地區已婚婦女特有的頭飾,阿昌語稱之為「屋擺」。這種頭飾用自織自染的兩頭墜須的黑棉布長帕纏繞在梳好髮髻的頭上,足有30厘米高,如果展開長達5至6米。新娘穿上一件阿昌族小坎肩,這種坎肩當地稱為「掛膀」。坎肩多用紅棉布做成,對襟,釘銀牌扣,外掛銀鏈等銀飾物。兩排對稱的銀泡和寬大的銀飾扣相襯,銀光閃亮。

一家有事全村都來幫忙

婚禮現場,很多中老年婦女身穿民族服裝。新郎何文超介紹,結婚當天新人都穿阿昌族傳統服裝。典禮現場新人要向長輩、族人磕頭行大禮,這也是阿昌族多年來的傳統。

典禮結束就開始吃飯,酒席設在村裡一個大的活動室內,飯菜都是村民自發前來幫忙做好的。這些做好的菜裝到一個大鐵盤裡,兩名小夥子端一盤送到就餐客人桌子上。酒席沒啤酒,只有自己釀的米酒。婚禮來賓8人一桌。

村民介紹,村裡紅白喜事飯菜全是村民自己動手做的。大家分工明確,老年人負責擇菜、洗菜,中年婦女負責掌勺,男人則負責劈柴、拎水等體力活。新郎媽媽介紹,每次村裡有紅白喜事,村民都相互幫助。 記者 王承旺文/攝

編輯:牟研

審核:孫紅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勁彪新聞客戶端 的精彩文章:

2歲識百字5歲拿省鋼琴賽一等獎12歲闖《最強大腦》全國30強 尤冠群
甲骨文表情包不止有個好創意

TAG:勁彪新聞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