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武帝時期難封侯的將軍,李廣功過到底如何?

漢武帝時期難封侯的將軍,李廣功過到底如何?

自西漢以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兩個典故的流傳就很是廣泛,尤其是對於飛將軍李廣,更是令後世無數的人扼腕嘆息。其實縱觀漢武帝時期,有兩個將軍很是悲情,李廣便是其一。

他的悲情,就在於有能力卻始終未能得到完全施展;有機會卻一直沒能抓住。就如同一首詩所說的「李廣無功緣數奇」那樣,身經百戰卻未能封侯,空有飛將軍的名號卻未能建立奇功,到最後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因此就有說法認為,李廣其實並不厲害,能有現在的名氣,完全是因為後世人的吹捧而來的。這樣的說法,並非毫無道理。

在漢武帝之前,西漢對於匈奴的策略都是防守,只要能不打就不打,即便打也就是小規模地打,追求的只是不讓匈奴打進來,以及將已經打進來的趕出去而已。漢武帝乾坤獨斷之後,徹底改變了這種被動式的防守策略,轉守為攻,主動出擊匈奴。

照理來說,在這樣風雲際會之時,正是大好男兒殺敵立功之日。如果李廣真的有實力,自然應該建功立業。可結果卻是幾次大戰都碌碌無為,甚至還有一次全軍覆沒、自己險些成為了俘虜。

單純地從這些方面來看,李廣確實是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可如果深入一點來看,還是如此嗎?

就拿他險些成為俘虜的那次戰役來說,漢武帝制定了兵分四路,由四位將軍各令一萬騎兵攻擊匈奴的戰略,李廣就是其中的一路,任驍騎將軍,率軍出雁門關。這四路大軍,一路出去溜了一圈就回來了,一路打得只剩三千餘人,還有一路(即衛青)批亢搗虛、直取匈奴聖地龍城。

這三路雖然有輸有贏,還有什麼事都沒幹的,但總的來說,收穫大於損失。那李廣這一路呢?全軍覆沒,自己被俘虜,最後還是裝死才僥倖逃了回來。

雖然四路大軍,李廣這一路打得最慘,但與此同時,其實也是有著大功勞的。

首先的一點,李廣這一路雖然全軍覆沒,但相對匈奴來說又何嘗不是損失了很多人馬?要知道硬碰硬必定是兩敗俱傷的。與那一路溜了一圈就回去的相比,顯然好得更多。

但最重要的一點,還在於李廣牽制了匈奴的主力。按照當時漢軍的騎兵作戰能力來看,其實與匈奴騎兵還有著很大的差距,稱之為「騎在馬上的步兵」一點也不為過。這樣的情況之下,無論那一路遇到匈奴主力,都必定不好打。

面對於數倍於自己、作戰能力也強過自己的敵人,在沒有好的策略之前,對於李廣這一路軍來說,要麼退回去,要麼避免硬碰硬、等待有利時機。可對於四路大軍來說,如果遇到敵方主力避而不戰,那麼無論那一路想要達到預期的目的都是極難的,因為敵人有足夠的能力隨時應對突發的情況。

李廣沒有選擇避而不戰,雖然不一定是他考慮到全局而做出的決定,但他的硬碰硬無疑是為其他三路大軍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敵方主力已經被牽制住,能夠應發突發情況的能力必定會下降。而衛青沒有浪費李廣創造出來的大好良機,抓住了敵人空虛之處,取得了直搗龍城的戰果,達成了預期的目的。

反過來說,要是遇到匈奴主力的是那溜了一圈就回去,和未遇到敵人主力就損失了將近七千餘人的兩路軍,能不能牽制住都可能是個問題,別說為衛青創造出直搗龍城的良機了。

所以說,李廣能夠得到後世人的敬佩,成為唐德宗時的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的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並不是吹捧出來的。他的無功,就如王維詩句所說「李廣無功緣數奇」的那樣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館閑聊 的精彩文章:

滿紙殺氣、貫通古今,這7首詩令人膽顫!
給古代的軍師排個名,來說說你的人選吧

TAG:茶館閑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