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讀 | 千萬別小看那個獨立的女人
回復【早安】領取你今天的早安日簽
文 | 任麗 · 主播 | 賞新晴
△點擊播放按鈕觀看視頻
《有書快看》
之5分
鍾帶你看完《生活的哲學》
更多有趣、有料、有內涵的視頻,關注公眾號:
有書快看
各位書友早上好,我們繼續共讀朱爾斯?埃文斯的《生活的哲學》。建議今日早讀讀完第12章,第245頁至第269頁。
有人會把去西藏徒步稱為朝聖之旅,在廣闊的天地間,獨自面對自己,真正去體驗孤獨的感覺。
他們可能是為了得到靈魂的凈化,可能只是想暫時地逃離瑣碎生活中的煩惱,可能是想獲得靈魂的救贖,或者在迷茫時找到一條通向心靈自由的路。
其實,人生不也都是在路上嗎?見人、見事、見天地、見自己,都是匆匆的過客,相遇讓人與人之間發生著關係,彼此影響,彼此鏡映,彼此成就,成為人生旅途中的陪伴者。
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18歲開始跟隨柏拉圖學習,是柏拉圖的得意門生,又是柏拉圖思想的主要批判者。
亞里士多德非常博學,他創造了一個包羅萬象的哲學體系,從生物學到心理學、文學、倫理學、政治學和天體物理學,可見,哲學與很多學科本身就有許多的相通之處。
亞理士多德認為幸福生活是社會性的,人們不需要他人會很難獲得幸福,而與他人一起才能實現幸福生活。
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學派認為,人是關係的動物,人們所有的痛苦歸根結底都是關係出了問題,比如抑鬱、焦慮情緒、社交障礙、進食障礙等。
我們在與他人的合作中得到肯定與讚美,可以獲得自我價值感;
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獲得安全的依戀與甜蜜的感覺,可以獲得愉悅;
我們在與朋友的關係中獲得友誼,可以獲得被支持與理解。
這些美好的感覺都會給我們帶來快樂。
亞理士多德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想化的圖景,即超越了自助,走向了互助。人們不能獨善其身,而需要互助才能獲得幸福。
但是互助的前提是大家都具有哲學思維,並且有著同樣的美德,否出付出與回報的不對等也無法讓每個人都獲得幸福。
可惜的是,亞理士多德主義後來成為了天主教會的官方哲學,它被固化成了宗教教條。當一種思想被神化,不可質疑時,它也就死了。
自由與孤獨總是如影隨形。我們需要更多的自由,就必須要忍受更多的孤獨。
現代的生活狀態讓人們更需要獨立的空間,更需要與人保持距離,可是,住在你隔壁多年的鄰居你卻不知道他是誰。
當華燈初上,夜幕降臨時,一陣陣的孤獨感就侵襲而來。
或許你已經練就了銅牆鐵壁,但免不了在某個重要的日子,比如情人節或者光棍節對著鏡中的形單隻影黯然神傷。
現代女性的獨立,也讓越來越多的女性不再需要通過婚姻找到自己的長期飯票,她們成為職場的精英,過著精緻的生活,但內心仍然渴望著有一個男人可以在自己疲憊的時候借一個可以依靠的肩膀。
她們不得不用工作來填滿所有的時間,以逃避那些不知什麼時候爬上心頭的孤獨。
隨著近年來離婚率的不斷攀升,也說明了人們獨立意識的覺醒,人們不再為了維繫婚姻而犧牲自我。
如果婚姻不能讓自己獲得比單身更大的價值,我為什麼還要結婚呢?
如果婚姻只是對彼此的消耗,我們為什麼還要呆在婚姻里?
所以亞里士多所說的只有在互助與合作中獲得幸福,是有些片面的。
通往幸福之路不是唯一的,古希臘哲學為我們提供了更多幸福生活的模型。
蘇格拉底的四個步驟可以引領我們去獲得幸福:我們可以認識我們自己,我們可以改變我們自己,我們可以養成辯證思維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我們就可以獲得幸福。
但是每個人對於幸福的定義與感覺是不同的,所以幸福沒有統一的標準。
斯多葛派提出了一種聖人模型,這種人會有一個堅強的壁壘,不會受到傷害。
他獨立堅強,可以自己解決所有的困難,他不需要依賴他人。
或許那些隱士不圖功名利祿,不求別人的幫助,一切自給自足,避免了麻煩的人際交往,怡然自樂,這或許是他所體驗到的幸福。
亞里士多德則認為人們以相識為基礎,共同創造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我們從別人身上看到了人性中的不完美、脆弱的部分,從而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經由關係,我們照見了彼此的優點與缺點,並且互相幫助,共同面對人性中的惡,促進人性中的善與美德,走向幸福之路。
你想過你想要的幸福是什麼嗎?你如何走向幸福之路?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你找到同行者了嗎?
祝願大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好了,今天的早讀就到這裡了,請記得打卡簽到哦。
有書共讀內容升級,新增精華解讀版
?
長按掃描下方二維碼,趕緊聽起來吧
作者:
任麗,有書智庫領讀達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壹心理專欄作者,《中國新聞周刊》特約撰稿人,EAP培訓師。擅長諮詢領域:情感、個人成長、青少年心理、人際關係等問題。作者公眾號ID: renlixl。
如果您也想成為有書的拆書達人,請添加微信:youshulingdu。
主播:賞新晴,有書籤約主播。
願我的聲音讓你安靜而豐盈。歡迎關注公眾號: 聽晴聲(sxqreading)。
點擊「
閱讀原文
」,完成今日早讀簽到。
走之前,點個讚唄。※西遊記看了這麼多集,四海龍王到底姓甚名誰做些什麼事?
※那些30多歲的女人,活成了什麼樣
TAG: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