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丹青飛狐是「鳳姐」在美術界的山寨翻版嗎?

丹青飛狐是「鳳姐」在美術界的山寨翻版嗎?

近日,有兩篇文章在文藝界引起廣泛轟動,分別為1.何衛平先生寫的「丹青飛狐不過是「鳳姐」在美術界的山寨翻版」和解智偉先生寫的「丹青飛狐是「鳳姐」在美術界的山寨翻版嗎?」。兩位觀點分明,站隊明確,儘管「嗆」味很濃,卻是藝術批評的「百家爭鳴」,小編將兩篇文章同步刊出,敬請方家各抒己見。

1

丹青飛狐不過是「鳳姐」在美術界的山寨翻版

文/何衛平

誰是「丹青飛狐」?

誰是「丹青飛狐」?

從自號的署名來看,是「十步殺一人」的俠客。

從文章內容、水準來看,是藝術門徑之外投機者。

在「藝術+經濟」模式下,官員型藝術家需要丹青飛狐曝光式監督,以抑制他們背離藝術的擴張行為;許多藝術從業者及「吃瓜群眾」樂於分享丹青飛狐的「心靈雞湯」,以滿足精神「快感」及隔岸觀火失衡心理。

丹青飛狐批評文章平實、直白且通俗易懂,行文措辭兼有控訴腔調,間或以自問自答的方式撩撥閱讀者的心情,容易引起部分只顧鑽研技術而不讀書的畫家、書家及其「票友」的共鳴,因為他們對技法的錘鍊致使內心自詡「天下第一」,順理成章地將現實與理想、市場與水準間的反差單向歸罪於行業規則和政治生態。

被丹青飛狐所點名批評的劉大為、楊曉陽、范迪安、蘇士澍等人,均屬棲身於藝術創作領域的文化官員,他們散見於市場的作品是現有經濟體的介入物或商品,在市場交易中上演的只是「願打願挨」的時代劇,同藝術創作本身無關,能立足於時代的學者、藝術家、批評家、收藏家甚或清醒的商人都不會受到影響。

丹青飛狐對現象的捕捉和膽識值得點贊,敢於指名道姓的批評令多數專業批評家汗顏。但是,丹青飛狐的批評視角及手法有些陰毒,缺乏專業判斷和道德準則,慣用「網友提供」的素材來源存疑,屬於「文革」大字報思維的延續,只唯恐天下不亂。

如果說丹青飛狐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名」的女俠,若真「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以其「殺伐」業績而言,堪當行業的打假英雄。偏偏她總是在藝術批評這一「公器」名義下表演騙術、製造偽證、以私廢道。如其簡介赫然標明「首創中國書畫界藝術作品PK模式」(明代即有)「中國藝術界唯一的藝術評論文章被編入中小學作文閱讀教材和考試試題作者」(某小學自編試題?)「2015年、2016年、2017年中國最具關注度的藝術評論家」(自評結論)。這些子烏須有且不可考訂的名號雖不在法規和行業的稽查範圍,卻也在我十餘年對行業的關注視閾中聞所未聞。

在商品同藝術的交互兌換中,由於多半藝術品操持群體的人文和審美修養近乎空白,藝術價值標準變得含糊不明,其背後創作者的身份、地位、頭銜等外在因素「越位」成為考量作品價值的核心。於是,標有行政光環和受行業庇護的藝術商品成為中高端市場的硬通貨、緊俏品,間接致使藝術生態惡化,加速了行業的階級分流和產業矛盾。丹青飛狐正是切中了行業癥結,並成功激化兩方或多方階層的緊張關係,進而高舉維護正義之旗盜名獲益。

黃永玉《你他媽又吹》

顯然,丹青飛狐的運作核心是以批評的名義打造她所預設的名利江湖,從而製造「網紅」效應獲取輿論和行業資本。對丹青飛狐的人生抱負而言,這是一記險招,既檢測了廣大藝術從業者的「心理陰影面積」,也起到「吸粉」揚名的目的。然而,丹青飛狐或其幕後的策劃者更加深知,文化官員是行政層中最為「柔和」且缺乏公開還擊力的既得利益群。

中國民間歷來視民謠為時代變遷的預言,西方人更相信視覺藝術的歷史徵兆。今天,我們有相對靠譜的大數據,丹青飛狐批評文本的點擊量就是一組值得反思的數據信號。至於丹青飛狐本人,只不過是「鳳姐」在美術界的山寨翻版罷了。狐粉們宜護佑好「狐姐」,使其免於不可預知的責難。但是,我更期待丹青飛狐賺足腰包後可能迸發出表裡如一的正義之聲。

(作者簡介:何衛平,陝西洛南人,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高校教師,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從事中國現當代美術研究及批評,著有《中國當代美術二十講》《戶縣農民畫》《謝稚柳》,曾獲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現工作生活於江蘇常州。)

2

丹青飛狐是「鳳姐」在美術界的山寨翻版嗎?

文/解智偉

因關注丹青飛狐的評論,就留意了何衛平的一篇文章《丹青飛狐不過是「鳳姐」在美術界的山寨翻版》,據說何衛平專門從事中國現當代美術研究及批評,也就瀏覽了他的專著《中國當代美術二十講》,該書既沒有精神深度,也沒有學術高度,現象羅列,雞零狗碎,文字粗糙,毫無才情,整本書寫得很「山寨」。

我並不認識丹青飛狐,去年和湖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炳紹聊天,他推薦我關注丹青飛狐微信公眾平台。 丹青飛狐,女,當代著名藝術評論家。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中國最具關注度的藝術評論家。據說她的文章閱讀量達到數干萬次以上。

讀丹青飛狐的批評文章,我想起茅盾先生的一段話:「除了匕首、投槍,也還有發聾振聵的木鐸,有悠然發人深思的靜夜鐘聲。」丹青飛狐的文章針砭時弊,月旦藝界,連何占平都不得不承認,丹青飛狐對現象的捕捉和膽識值得點贊。

我也在自己的自媒體平台延展了丹青飛狐的話題,本人的微信公眾平台也受到她的關注,有的文章也得到她的打賞。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一種新媒體平台應運而生,新的美術批評文本凸現出網路寫作特徵,評論視角的大眾化,草根立場意味著對廟堂權威的顛覆,信息傳播的高速化,淺白的表述更適合人們的便捷閱讀,丹青飛狐的美術批評為當下的藝術評論提供了一種閱讀範本。

丹青飛狐現象其實並不屬於「網紅」現象。她的走紅和「鳳姐」完全不同,後者是因為自身的某種特質在網路作用下被放大,前者的批評文章引起人們的關注,是因為一個藝評人對社會責任的擔當,前者與後者完全屬於兩類不同的人,何占平故意用山寨翻版之說來噁心丹青飛狐。

何占平因嫉生恨,眼紅丹青飛狐笑傲江湖,聲名鵲起,對丹青飛狐的批評一貶再貶,說她的文章既缺乏專業判斷,又失道德水準,用「騙」與「陰」兩字誅殺丹青飛狐。

「騙」,何占平說丹青飛狐」總是在藝術批評這一「公器」名義下表演騙術、製造偽證、以私廢道。」縱觀何占平的全文,也看不到丹青飛狐如何表演騙術,製造偽證,盜名獲益,反倒是何占平自身證實了丹青飛狐「切中了行業癥結」。

「陰」,何占平一是說丹青飛狐的批評視角及手法至為陰毒,二是指「心理陰影面積」,只是這心理陰影面積,不知是說丹青飛狐,是說讀者,還是說他自己,心理陰喑的人,看所有的事物都是漆黑一片,何占平就是這樣。

難怪讀者錢詩貴先生說,通讀何占平對丹青飛狐批評的批評,「恰恰相反,我認為這段文字只需把丹青飛狐換成何衛平即可」。

當代書畫藝評,缺少丹青飛狐類的有精神力感的正能量批評,要麼是拍賣圖錄式的說明文字,要麼是沒有尺度的溢美之詞,要麼是相互攻訐的文章。美術史方面的專業人士往往不認識非專業的批評家所具備的文化視野,丹青飛狐的藝評,是一種泛文化的批評,側重於社會學、現象學、傳播學的研究,文章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有旁引曲證的條分縷析,有迷霧係數很小的可讀性。

歷來非專業的藝術批評,對專業藝術的推動都起到了不可置疑的作用,波德萊爾對19世紀中葉的法國美術批評,是不可忽略的,別林斯基對俄國巡迴畫派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

別林斯基說過,在所有批評家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

時間終會證實丹青飛狐批評的厚實謇直和何占平批評的虛弱與淺薄。

藝術批評其實比寫字畫畫還要難,說真話,打別人的臉;說假話,打自己的臉。不管說真話還是說假話,都要用點力度的。各位讀者,歡迎你們留言時也用點力度!

對了,很多人說,丹青飛狐真的很牛嗎?是不是很牛我不知道,各位可以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後可看「丹青飛狐」犀利的文章,聽說,很過癮喲!

溫馨提示:《大美書畫》刊登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大美書畫 微信:zgdms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翰林 的精彩文章:

掌握這些「小心思」,小楷臨帖創作輕鬆多了
毫無疑問,毛國典的書法退步了!

TAG:書畫翰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