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迷時師度,悟時自度

迷時師度,悟時自度

「師度,只是找到一份因緣。在佛教里講「三分師徒,七分道友」。就算遇到良師,我們自己不努力,不用功,也空遇名師。」

五祖在送六祖惠能離開黃梅的時候,經過一條江、五祖說:我來擺度,度你過去。

惠能回答說:迷時師度,悟時自度。

如何是師度?如何是自度?

自度,就是我們要培福、要結緣;要用心、要修慧。所謂福慧雙修,行解並重。培福,也就是助人為快樂之本,能夠隨喜隨緣為人服務,就是培福;乃至修橋鋪路,做種種的救災恤貧,這也是培福。

所謂「要學佛道,先結人緣」。廣結人緣,就是培植無量福德的修行;不肯為人服務,所謂「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是慳吝、是自私、是懶惰。人生的意義在於願意自我奉獻,所以,常聽人講:「我們要做一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種喜舍的善心,就是培福。

我們在世間上,常常稱讚人:「某人很偉大」 。要付出多少的辛苦、多少的犧牲,才能給人家稱讚一句「偉大」!我們要想自度,有了福慧,有了行解,正如孫中山先生說的「知行合一」,能夠知行合一,在我們的生活里,自然就能安心;能夠安住身心,就不會被人家的言語、利誘乃至誹謗所動。所以,要能自主,要能安心,一切都要靠自己。

在《佛遺教經》里,佛陀說:「我如良醫,知病予葯;汝若不服,過不在醫。」

佛陀又說:「我如善導,導人善路,汝若不行,過不在導。」

所謂師度,只是找到一份因緣。在佛教里講「三分師徒,七分道友」。就算遇到良師,我們自己不努力,不用功,也空遇名師。現在的人,「師不師,徒不徒」,老師有時也不自尊自重,學生、徒弟也不知道尊師重道,如此的師道尊嚴,不禁令人慨嘆萬分。我們自己如果不爭氣,不能自度,縱使師父想度,也度不了我們。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佛去 的精彩文章:

學佛的人 要講普通話
32個正念的練習

TAG:拜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