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視野看中華文化經典
寫在前面的話:此文是20年前,應《廣西教育》之邀所寫,至今仍有借鑒可饗,以求讀者教正!
從全球視野看中華文化經典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戴汝潛
世界上有識之士的共識
人類進入21世紀,世界範圍內的教育改革也進入一個新時期。這個時期的教育改革出現在一個前所未有的信息時代,它不僅面臨著知識經濟風暴的洗禮,而且不可迴避地需要面對一個嚴峻的現實,那就是經濟一體化(全球化)與政治多元化之間的衝突。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即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當經濟「一體化」利益同政治「多元化」格局衝突尖銳時,這二者將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當今世界的現實證明了這一點。其出路有二:要麽靠強權政治變政治多元化為政治一元化,用以保證經濟一體化利益;要麽尋求政治多元的民主化,用以促進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於是,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了一個尋求「人類社會發展出路大智慧」的思潮。正如1988年1月多數的諾貝爾獎得主聚會巴黎,發表宣言的第一句話所表達的那樣:「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這就是說,人們認為解決當代世界性難題的「大智慧」存在於古老燦爛的中華文化典籍之中。所以,在全球範圍內出現「漢語學習熱」也是很自然的。可以預見: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走向強勢的發展階段已經到來。那麼,我們準備好了麽?為此,我們有必要探討如下幾個問題:
為什麼世界上的有識之士寄希望於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魅力何以如此之大,竟能如此吸引住用現代科技文明武裝起來的當代知名專家學者?
作為孔子後代的中國人應當如何認識中華文化?當代中國教育肩負的歷史責任是什麼?
中國教育應當怎樣通過教育改革與課程改革讓我們的後代學習、吸納,繼承、發揚先人的智慧?
中華文化經典是中華民族對整個人類文明的傑出貢獻
世界在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有識之士探索發展道路時,紛紛把目光投向中華文化,試圖從古老的傳統文化中,從古聖賢的思想中尋找智慧,這不是偶然的。
1、中華文化具有無限的生命力。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幾大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全世界人們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贏得如此崇高的地位,不僅在於它的歷史悠久,尤其在於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是既未泯滅、也未中斷過,是一脈相傳至今的罕世文化。中華文化歷經滄桑而不衰,飽受蹉跎而榮發,自有其超群的適應與應變的活力,或曰「長壽的基因」。眾望所矚,自在情理之中。
2、中華文化具有極強的親和力。中華文化具有寬廣的氣度與包容世界文化的胸懷,它歷來善於學習、善於吸納外來文化的營養以充實和發展自己,取其精華、去其悖俗;從不採取斷然排斥、簡單否定的態度,在歷史的長河中,無論是面對19世紀殖民列強的瓜分、還是20世紀超級大國的禁運,始終如一;由民生自行揚棄,成就了中華文化的極強的親和力,奮發圖強為世人所景仰。中國古代佛教文化的「中國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佛教文化傳入不僅為中國禪宗所吸納包容,而且獲得「中國化」的改造、贏得新生,深入人心、遍及華人所在的各個角落。
3、中華文化具有超群的創造力。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和親和力都是建築在豐富的文化典籍的基礎之上的。其內容涵蓋了人類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方方面面,顯示了中華文化具有超群的創造力。浩瀚無垠的中華文化經典以其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絕無僅有地流傳至今,成為千古絕唱:文學如《楚辭》《左傳》《唐詩》、歷史如《國語》《漢書》《史記》、哲學如《論語》《老子》《壇經》、軍事如《孫子兵法》、醫學如《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匯典如《永樂大典》《四庫全書》,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則記載了18世紀以前中國科技遙遙領先於世的發明創造,在天文、數學、航海、紡織、印刷、造紙、採礦、醫藥、冶煉、工藝、陶瓷等等領域都有傑出的貢獻,堪稱無與倫比。
世界上沒有哪一種文化具有如此無限的生命力、極強的親和力和超群的創造力,這是經典文化內在的不朽靈魂和不竭原動之所在。因而註定了中華文化為世人的目光所吸引,確信能夠提供打開當代世界困惑之門的鎖鑰,篤定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中華文化經典的原創機理本身就是建設人類精神文明的寶貴財富
燦爛的中華文化之所以在世界走向現代化的今天仍然具有如此迷人的魅力,那是因為中華文化從誕生之日起,就蘊育著親和、創造、無限生髮的機理,事實上,中華文化無限生髮的機理本身就是建設人類精神文明的寶貴財富。因此,認識中華文化生命力、親和力和創造力發展的機理優勢尤其重要。
1.以民生為本的文化。中華文化之所以成為永恆的文明,那是因為中華文化從一開始就是以民生為本的文明。它所創造的種種文化大都「源於人民生存之需,惠於人民安樂之享」, 浸透著民生為本的創造精神,同時也鑄就了中華文化創造者們「與民同生死、患難憂民」的風範。曆數孔子、屈原、司馬遷、杜甫、祖沖之、李時珍、徐霞客、孫中山、、、、、、沒有哪一個人是在某種「利己價值觀」 驅使下奮鬥,也沒有哪一件創造是追求某種「利潤」的產物,更談不到「以強權掠奪資源為動機」的發現、發明和創造。我國聞名於世的四大發明就是「民生為本」的明證。歷史表明,一切以民生為本的文化終會與民眾共生存,一切以利己價值觀和強權掠奪為動機的文化終會與失敗為伍。
民生為本是中華文化的主體性集中體現,否定中華主體性存在的觀點是唯心歷史觀的產物。殊不知,主體性存在的物質前提是主體地位的確立,是社會的民生為本,是現實的人的生存需要的自主追求與創造。主體不是抽象的哲學概念、不是哲學家理念範疇所規定的屬性。天人合一、勤奮踐行、主觀能動、內因決定作用、精神變物質、、、正說明中華文化主體之所在、賴以無限生長的機理之所在。
2、多民族的共同創造。中華文化的生長活力還在於它不是封閉的、故步自封的文化,它是生長在中華大地上歷代數以百計的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這種文化具有「化干戈為玉帛,懷柔、和為貴」、「靠容、融,以求共榮」(容者尊重主體地位、融者吸納精華、榮者繁榮發展)的特點。首都北京就是這一文化的實證。北京始建於遼(契丹)、金(女真),發展於元(蒙)、明(漢),盛衰於清(滿),先後經五朝、五族文化的陶冶,凝聚著中華文化的輝煌,這也是人類社會獨一無二的。中華歷史上朝代更迭而聚為「一統文化」,當代中華民族共聚一堂所提供的經驗,就是破解當今世界政治多元化矛盾的良方。走進現代化的當代中國,更顯現出中華文化「容融以榮」的傳統價值,舉目56個民族:書法家啟功(滿),體操王子李寧(壯),藝術家司琴高娃(蒙),歌唱家胡松華(白),登山女傑潘多(藏),史學家翦伯贊(維)、白壽彝(回)、、、、、、中華文化「和為貴,求共榮」的傳統可見一斑。
3、振興是永遠的決心。中華文化延續數千年的機理之一還在於個中蘊涵著永不凋零、永不枯竭的光復舊物的決心,和憤發圖強、振興中華的意志。這種傳統深入民心與民生,總是躁動著「光族(民族之族,非己家之宗)耀祖(祖先,非己家之祖宗)」的韌性與活力。歷史上,從春秋戰國孔子、屈原到秦皇統一,從漢族統治的「盛唐」到滿族統治的「康乾盛世」,無不如此。因此,「繼承傳統、發揚光大」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儘管歷代統治者出於歷史的局限性不可能作到理想的「振興」,但是,創造文化的民眾卻撐著振興的大旗,前仆後繼。中國歷史上建著功勛的文化名人絕大多數被統治階級貶為庶民,然而,他們不畏所貶卻百折不回,即是佐證。
4、蘊涵凝聚力的文字。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還在於它具有世界上唯一流傳、通用幾千年的文字。這種文字和中華文化與生俱來、悠遠而從未脫離與蛻變;這種文字派生出一系列傳統文化為民眾所鍾愛(書法、水墨畫、詩詞歌賦、戲曲、飲食、園林、、、、、、),遠遠超出其他文字僅僅作為『文化的抽象符號』的範疇,它融於中華文化之中且成為無處不在的文化內核;這種文字是以形為本的表意文字,儘管各地方言鄉音繁多,但能夠作到 「書同文」,避免了語音隔閡可能帶來的民意疏遠;這種文字字形構造的特點,顯示了它的簡單明了、信息包容量大、且能與時俱進具有無限的適應力,減少民生髮展可能帶來的不便。它長久地作為中華文化傳承的穩定中介,具有無可替代的功能與效用,既是凝聚中華文化的黏合劑、又是凝聚世界華人的血脈緣。
一種文化能夠具備「以民生為本」、「多民族共同創造」和「凝聚文化、凝聚民族的文字」,就已經具備了「大智慧」的先天優勢,更加之具有「永遠振興」的信念,這種文化理所當然地會具有無限的生命力、親和力和創造力!
學習中華文化典籍是建設現代化新文化的戰略性基礎工程
1、現代化進程中的中華文化經典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中華文化的發展史告訴我們,中華文化的大發展又總是在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集中、合理地學習、吸納、改造外來文化為我所用。所謂「為我所用」,就是說,文化決不能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收,只能「用」其精華,不圖「形似」但求「神通」;此其一,其二則要尊重自己的歷史,決不能割斷歷史,「為我所用」的「我」就是「自己的歷史」。尊重歷史,既不頌古非今、也不取悅糟粕。
學者普遍認為,我國歷史上的兩次較大規模地學習外來文化,一次就是前面提到的佛教文化的「中國化」,它融合了中華傳統的儒家、道家思想,摒棄外來宗教「造神,拯救人類」之說,而以「修身,普渡眾生」,貼近民生福祉為宗旨,其影響且深且遠經久不衰。另一次,就是近百年來學習西方文化的運動;這次學習運動經歷了兩個階段,現在進入第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最初是以義大利傳教士利馬竇帶來西方科學文化為誘因,國人試圖效法日本維新改造中華,直到孫中山發動辛亥改革推翻封建的清王朝。這個階段的「照搬日本維新和西方民主」 的失敗史實又一次證明,輕待中華文化發展規律則斷無成就;第二個階段則是以五四運動為標誌,在蘇聯十月革命的感召下,學習、吸納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文化,取得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的主權。世人皆知,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勝利!這個結合創造了嶄新的社會主義文化,這個結合的成功必將勝過佛教之紮根中國歷史,成為學習、吸納、創造中國化的新文化的傑作。這個成功是以一個深諳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明了中華民族之民族發展史的中國共產黨為領導,在他的大麾之下集合了一大批精通中華文化經典的精英,無論是政治家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周恩來、、、還是科學家錢學森、李四光、華羅庚、、、即使是事業有成的海外華人,也都是以通曉中華文化經典為榮的。中華文化經典可謂是成功的根基、智慧的源泉。
今天,我們面對知識經濟、信息社會,身處破解世界性困惑的期待的新階段,一個中華文化重振雄風的時代,我們不能「臨泉掘井」,「坐視良機過,麻木不作為」;也不能以為中華文化已經過於古老、以為社會主義文化不如「美國的月亮圓」;當然,我們更不能採取傲視、漠視、蔑視外來文化的態度。只有正確地認識中華文化經典的驚世價值,理智地總結成功的歷史經驗,科學地吸納外來文化的精華,自由地創造新時代的中華文化,我們才能夠振臂擁抱中國的振興與世界的未來。
2、中華文化傳統是當代中國教育發展與課程改革的試金石
信息時代、知識經濟確實給全世界人民活畫出嚮往的美好藍圖,但是,美好未來的編織需要教育,需要教育造就人才、普及文化。然而,脫離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時代文化的教育從來就不存在,儘管教育自有其一般性的共通規律。因此,脫離、否定中華文化的教育和教育改革是斷然不會完成普及文化的使命,忽視、輕視中華文化經典的課程改革也是不會肩負造就人才的重任。所以,如何對待中華文化經典,是一個建設現代化新文化的戰略性觀念問題。因此,課程改革說到底是協調人的現代化與文化的繼承和積累之間的關係。現實的課程改革與其說是改革不如說是開拓教育現代化的民族化、本土化進程,一個基礎性工程。歷史必將證明:如何對待中華文化傳統是當代中國教育發展與課程改革的試金石。
參考書目
鍾啟泉《課程設計基礎》山東教育出版社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
張岱年《中國思想文化典籍導引》
金克木《異域神遊心影》山東教育出版社
戴汝潛《素質教育課程簡論》山東教育出版社
《素質教育教學簡論》山東教育出版社
TAG:潛智大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