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人類越來越看不出諷刺了?也不是沒理由的
「諷刺」經常意味著實際要表達的意思和說出話的字面意思不同甚至相反。看出一句話是在諷刺並不是很容易,特別是現在文字消息交流越來越多地取代了面對面說話。
有社會心理學研究考察了電子郵件中的交流,發現無論是在工作中的批評、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違反了某些社會規範的時候,即便發出郵件的人覺得自己顯然在諷刺,收到郵件的人卻經常 get 不到。換句話說,文字對於交流效果的限制經常被低估,和實際情況相比,人們傾向於認為自己使用電子郵件的時候能夠更有效地交流。研究者認為這種過度自信和自我中心有關,發出郵件的人很難完全脫離自己視角站在收件人的角度想問題。
而且,諷刺語言的字面意思往往有些指向不明,信息的接收者需要經歷一個「尋找各種各樣的線索來判斷這話到底在說啥」的反應過程。一方面,面對面說話的時候,接收者會看到他們的面部表情,他們可能看起來有點困擾或輕蔑。更有幫助的是,他們聲音的語氣也可能會變得更強,或者在一些特定詞語上加重音。這個「線索」還包括當時的情況和環境,比如被說「衣服不錯」的時候低頭看到自己的衣服挺臟,大抵上也就不用再猜了。
當我們發文字消息時,很多這樣的信息都缺失了。
那如果想要讓對方知道自己在諷刺怎麼辦?研究者說,可能更容易傳達諷刺的方法包括加粗、斜體、以及 emoji(比如,被應用最多的「哭笑不得」表情)。此外一項針對 twitter 上標註了 #sarcasm 標籤的研究說,這些推文更經常用誇張的感嘆詞,以及把積極措辭和消極情況搭配在一起用。
社交網路上的聊天越來越普及之後確實給日常交流帶來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在好奇心研究所的開放式調查中,我們發現線上聊天的特殊性給人帶來的困擾。比如:
看不到表情,語氣全靠猜,主要是,這樣更難拆穿謊言了;
害怕自己的意思被人誤解,再解釋又有點多此一舉;
覺得「跟人說了句話之後 ta 當然要立刻回復我啊」,搞不懂微信上為什麼可以一兩個小時不理人的,同理,一定要說個「再見」「你先忙」之類的結束語才覺得可以停止一段聊天;
覺得上來就甩句話不太好,每次說個什麼都要加個「你好」「在嗎」或名字之類的稱呼,很久才被隱晦提醒這樣有點奇怪;
不帶語氣助詞會覺得自己說話太硬,因此學會了各類之前根本用不到的語氣助詞;
同樣的話,當面說的時候在情境中還不會讓人太生氣,變成文字發出去卻像是在罵人。
不過實際上,習慣了線上聊天的人們再回到線下的時候才會有些不適應,很可能遭遇「拿起手機就能長篇大論,一旦口頭就瞬間空白」、「線上 emoji 豐富,線下傻臉一個」的情況:
最主要的網聊後遺症就是,跟人面對面聊天詞窮時,總想挑表情包回應;
一定要打波浪號 「~」 才能表達輕鬆的語氣,實際說話的時候不知道該咋辦了;
線上還可以連發 3 個以上「哈哈哈」證明自己真的在笑而不是敷衍,而現實中朋友告訴你一件 ta 覺得很開心你卻覺得「這也值得一說?」的事情時,戲就演不下去了。
題圖、插圖來自:Giphy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一個 90 後藝術家做了場「馬桶搋子和雲」的展覽,他在嘗試表達什麼?
※「#Me Too」 在中國的一次大範圍流行:學姐學長們出手了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