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心」資訊 ACC2018重磅研究匯總
2018年3月第三周(總第40期)
▲上周的心資訊中我們總結了數個公佈於美國心臟病學會科學年會(ACC2018)的重磅研究,這周讓我們接著來看看ACC上還有哪些有意思的最新研究。
1、高齡老人膽固醇水平升高反而有益於預防痴呆
我們都知道膽固醇水平過高不益於心血管健康,近日發表於美國《阿爾茨海默氏病及痴呆》雜誌的一項最新研究卻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認為對於85歲以上的人群來說膽固醇水平升高反而有助於預防痴呆,降低認知功能受損的風險。該研究納入了1897受試者,其中1041名受試者年齡介於75-84歲,391名年齡介於85-94歲,平均隨訪時間超過10年。
結果發現,在85~94歲的高齡老人群體中,膽固醇水平高於正常平均水平的老人在未來10年內出現認知功能受損的風險下降了32%,而與之相比,在75~84歲的老年人群中,膽固醇水平升高的老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則提高了50%。
研究者表示,這些結果並不意味著膽固醇本身具有保護作用,或者增加膽固醇的攝入會給這個年齡段的人帶來好處,但膽固醇或許是這些老年人保持健康相關因素的間接標誌物,而這些保護因素具體是什麼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2、美國人降血壓出新招,黑人理髮店提供健康服務,幫助控制血壓
美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死於高血壓的人群中,黑人佔比最大。且與黑人女性相比,黑人男性中高血壓治療率更低,血壓控制情況更差,因此迫切需要在醫院之外開展健康服務工作,將健康服務外展至黑人人群常去的理髮店是可行性較高的方案之一。國外學者基於此開展了一項研究,旨在尋求一種將理髮店健康服務與藥劑師提供的藥物治療相結合的干預措施,結果公佈於日前的美國心臟病學會科學年會。
研究者從黑人理髮店納入定期在理髮店消費的血壓控制不佳的高血壓患者,將其隨機分入干預組(n=139)和標準治療組(n=180),並進行6個月隨訪。干預措施是指接受過特殊訓練的藥劑師每月去理髮店對受試者的血壓水平、用藥、電解質水平進行監測,並將結果反饋給醫師。研究的主要終點為6個月時的收縮壓水平。
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的收縮壓下降了27mmHg,而標準治療組患者的收縮壓下降僅9.3mmHg,)。干預組中63.6%的患者血壓降至<130/80mmHg,而標準治療組僅11.7%的患者達到了該目標。
相關專家表示,很多人對於醫生的信任程度有限,但卻更容易接受來自理髮店這類日常生活環境的健康服務,這種健康管理的方法同樣也為這為我國改善醫療服務帶來了一個新的思路。
3、高血壓治療新方案:小劑量三聯降壓藥物聯用可以提高降壓達標率
高血壓是世界各地面臨的重大健康問題之一,我國高血壓現患人數已達2.7億,而血壓控制達標率僅為13.8%。目前的臨床指南認為,三聯降壓治療可用於兩種降壓藥物最大劑量聯用仍不能控制血壓的患者,但先前並沒有臨床試驗評估過小劑量三聯降壓藥用於高血壓起始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日前公佈於ACC會議的TRIUMPH研究是第一項針對小劑量三聯降壓方案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研究納入了平均年齡為56歲的700例高血壓患者,平均基線血壓為154/90 mm Hg,患者被隨機分配至三聯治療組和常規治療組。研究所採用的三聯治療由替米沙坦(20 mg)、氨氯地平(2.5 mg)和氯噻酮(12.5 mg)組成。主要終點為用藥6個月後患者目標血壓的達標率(一般患者血壓<140/90 mmHg;糖尿病或慢性腎病患者血壓<130/80 mmHg)。
結果顯示,三聯治療組血壓達標率明顯高於常規治療組(69.5%vs. 55.3%,RR= 1.23,P=0.0007)。兩組患者的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分別為7.7%和6.0%,因不良反應而改變治療方案的比例無顯著差異(6.6%vs. 6.8%,P=0.92),即三聯治療和常規治療安全性相當。
研究者認為,強烈推薦儘早使用小劑量三聯療法新策略來控制血壓,尤其是迫切需要在高血壓疾病負擔最重的低中等收入國家進行大規模推廣實施,早期使用三聯用藥方案控制血壓,能更快更好更安全的降壓。
4、可穿戴設備幫助早期診斷房顫
如今,手機普及了,一些健康軟體也應運而生,而可穿戴設備的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大,在今年ACC上公布的mSTOP S 試驗,就證實應用了佩戴名為ZIO XT的貼片感測器進行心電監測,可以對可疑房顫的早期診斷提供可靠的臨床證據。
該研究共計納入了2655名受試者作為實驗組,配備有ZIO XT的貼片感測器進行心電監測,而實驗組同時又隨機分為及時監測組(1364例)和延遲監測組(1291例)。另外3646名受試者匹配作為對照組。研究評價的標準是新發房顫的診斷率,以及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腦卒中、血管栓塞、心肌梗死的發生率的差異。
隨訪結果顯示,實驗組中及時監測組房顫的診斷率高於延遲監測組(5.1% vs. 0.6%),是延遲監測組的近8倍(OR=8.8,95% C=3.5-22.4;P<0.0001)。同時積極的心電監測提高了房顫患者中口服抗凝藥物的使用率(5.4% vs. 3.4%),並且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及植入起搏器的比例也有所升高(0.8% vs. 0.3%,0.7% vs. 0)。在診斷為房顫的患者中進行亞組分析時發現,積極監測組的患者的卒中及心梗的發生率都低於對照組(1.8% vs 13.6%;P =0.002,6.4% vs 18.5%;P =0.01)。結果說明應用可穿戴醫療設備對房顫進行早期診斷及預防性治療,而且能夠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臨床預後。
今年ACC會展的可穿戴設備也著實不少,相信未來幾年應用範圍會越來越廣。
5、SMART-DATE:ACS患者欲縮短雙抗時間還是風險過大
目前的歐美臨床指南對於急性冠脈綜合征(ACS)的患者,如無嚴重出血風險,均推薦進行至少12個月的雙聯抗血小板治療(DAPT)。最新公佈於奧蘭多的美國心臟病學會年會(ACC.2018)的SMART-DATE試驗就旨在通過隨機對照試驗驗證ACS患者是否能夠僅接受6個月的DAPT。
研究共計納入了2712名冠脈介入植入支架的ACS患者,隨機分為6個月的DAPT+長期阿司匹林組和12個月的DAPT+長期阿司匹林組,跟蹤隨訪18個月,主要終點事件為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及腦血管事件在內的主要心腦血管不良事件(MACCE)。
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18個月內MACCE發生風險無明顯差異(HR:1.13,95%CI:0.79-1.62,P=0.51),且達到了非劣效性終點。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各類次要終點中,6個月組的患者的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是明顯高於12個月組的患者的(HR:2.41,95%CI:1.15-5.05,P=0.02)。
研究者表示,本試驗的結果說明了對於植入藥物洗脫支架的ACS患者來說,為期6個月的DAPT治療雖然證實可行,但是其心梗風險顯著升高,安全性令人擔憂,因此在無嚴重出血風險的情況下,仍然推薦ACS的患者進行更長時間的雙聯抗血小板治療。
6、Geisinger:希氏束起搏挑戰傳統起搏
起搏器的植入挽救了很多心率失常患者的生命,但傳統的右心室起搏(RVP)會影響左室電機械活動,導致左右心室之間及左室內收縮不同步,進而增加左室功能障礙風險。相對於右心室起搏(RVP),希氏束起搏(HBP)心室除極則通過心臟的浦肯野系統,誘導正常心室同步激活,從而防止心室不同步,降低左室功能障礙風險。
公佈於ACC.18的Geisinger希氏束起搏註冊研究共選取765名需要初次起搏器植入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332名患者進行永久希氏束起搏治療,另433名患者進行右室起搏治療,平均進行了726天的隨訪。結果表明,在死亡、心衰住院、需要進一步雙心室起搏方面,相較於右心室起搏組,希氏束起搏組的風險顯著降低(29% vs. 23%,HR=1.4,p=0.02)。
研究者表示,在需要長期起搏器的人群中,希氏束起搏治療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與傳統右心室起搏相比,永久性希氏束起搏可降低死亡率、心衰住院率和需要進行雙心室起搏的比率,臨床獲益明顯。
感謝大家收聽每周「心」資訊,我們下周再見。
策 劃:劉 巍 醫聲網
內容提供:劉 巍 席子惟
文字編輯:張曉靜 吳 玲
後期製作:子 琪 蔣京花
※ADAPT研究:基因檢測指導抗血小板治療是否真的可行有效?
TAG:嚴道醫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