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病人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病人

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有人在醫院跳樓自殺的視頻,看過之後不免感慨萬千。我知道象這樣的悲劇幾乎每天都會發生,作為一名醫者我不能只是發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嘆。我總要做點什麼,寫點什麼,雖然我知道也許這只是一名醫者無力的吶喊。只是我應該寫點什麼……

其實我也會經常接到病人家屬的求助電話,電話里很是悲傷,訴說著家裡有人被西醫診斷患上了某某重大的疾病,問我能不能給想想辦法,並一再表示花多少錢都行。每次接到這樣的求助電話,小中醫心裏面總是很糾結,也很無奈。小中醫知道這樣的病人一旦住進了醫院接受了西醫的治療,且不說放療化了,就是打上了半個月的吊瓶也可能會有性命之憂。養生就是養陽氣,人活著就是靠著這一息真陽。所有慢性病都是從陽實——陰虛——陽虛——陰實(腫瘤)。一旦長了腫瘤,說明人體的陽氣所無幾,體內已是一片死陰,這個時候慢慢溫陽也許還有一線生機,如果妄用寒涼,命即不保。小中醫雖然是明白,可是這些都沒有辦法和病人講的,講了他們也會不明白。

也許這就是人性吧,這些年經歷的多了,對人性也慢慢有了一些解讀。發生在別人身上的都是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是事故。幸福安康只是人的美好願望,可是人生在世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經歷些什麼,也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有點憂患意識也是有必要的,古人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此言不虛。小中醫一直相信痛苦和災難可以擊垮一個人,同樣也可以成就一個人。在不幸面前強者會奮起而改變,而弱者常常只會無休止的抱怨。

常常有人人問小中醫,中醫能治什麼病啊。小中醫常說真正的中醫應該什麼病都能治,也有時什麼病都不能治。中醫接水平高低大體可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道醫。古人說十道九醫,中醫本來就是道家修行的副產品。以前和大家說過神醫治病不用藥,庸醫殺人不用刀。這裡的神醫指的就是道醫,治病不用藥,那用什麼啊?畫符啊!小中醫沒有開玩笑,道醫很多時候治病就是靠畫符。好多會說那不就是巫醫嗎?沒錯就是巫,只是此巫非彼巫,古時候的巫可都是些溝通天地的神人,當然和現在跳大神的神漢、神婆可不是一回事。古時候的「醫」字下面就是一個巫字——毉,後來改成了「醫」,到現在變成了「醫」。古人言:「文以載道」現在的文字早以簡化的不成樣子,失去了本來的味道了。每一個漢字都不是隨便造出來的,都表達豐富的信息,古人讀書遇到不認識的字,也能知道表達什麼意思。漢字簡化以後大多失去了其神韻。關於道醫用符的問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祝由十三科》,簽於大家的接受程度,此處省去五百字。那麼接下來說說第二個層次的中醫——經驗醫。這類醫生不通道,也不會用符,但是明白一些醫理,善於用藥。我們來看看「醫」字,下面是個「酉」,就是酒的意思。中醫里酒為百藥之長,古人善於用藥酒。實事求是的說經驗醫不只是靠經驗,也是懂醫理的,只是對醫理的了解層次不同。高明的懂得人體的精氣生化,懂得五運六氣,也就是內經上說的能夠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的中醫。這樣的中醫能治大部分的病;水平低一點的中醫只懂得五陰五行,只知道十二經絡,只知道熱病用寒葯,寒病用熱葯,因此治病的效果很是一般。有時有效果,有時沒有效果。第三種就中西醫結合的庸醫,這種中醫用的是中藥(也有經常用西藥的)卻是滿腦子西醫的思維,滿嘴的西醫名詞,這種中醫其實是治不了什麼病的,不但自己不會治病還說中醫的種種不好,這種醫生實際上是中醫的掘墓人。

既然說中醫能治百病,接下來就和大家聊聊中醫是如何治百病的。其實在中醫人眼裡所有的疾病都原於身體的不平衡,當然這種不平衡是有層次的。有陰陽的不平衡,氣血的不平衡,五髒的不平衡量,六腑的不平衡,五臟和六腑之間的不平衡,內外的不平衡,上下的不平衡。而一旦這種不平衡超出人體自我能調節的範圍,身體就會表現出各種不適的的癥狀。比如我們身體會表現出酸麻脹疼的感覺,人的情志上也可能會有憂思悲恐驚的變化。甚至人的嘴巴里有會有酸苦甘辛鹹的不同感覺。這都是身體在提示我們內部可能出了某種問題。這就需要中醫藥的調理。我們常說是葯三分毒,所謂的毒就是指的是葯的偏性。中藥治病就是用藥的偏性來糾正人體的偏性,改變人體的不平衡。而葯的偏性和人體的不平衡層次也是有跡可循的,這就是所謂的歸經。一旦人體的失衡狀態得到改變,中藥的任務也就結束了,下面的事就要交給我們的身體,一切都是天機自動的事。我們也常說用藥如用兵,一個好的元帥就是善於利用將領的不同特點,把他用在合適的地方。同樣高明的中醫也是善於發現病人是處於哪個層次的不平衡,再用相應的藥物去調理。當然相對而言病在表的好治,病在里的為難治,病在陽的好治,病在陰的不好治,病在腑的好治,病在髒的不好治。

所有的治療從來都不是醫生一個人的戰鬥,都是醫生和病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水平再高的中醫,遇到不願意配合的病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如果說醫生是個教練,病人就是運動員。教練的指導固然重要,但運動員才是能否取勝的關鍵。可是現在的人大多數人本末倒置了,認為治病就是醫生的事。現在的大病為什麼這麼多,主要還是自己的原因,一句話概括就是生活方式出問題了。市場經濟把人的慾望徹底激發出來了,一切往錢看,一切為了享受。嗜煙酒,貪寒涼,晝夜不分,四體不勤。內經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最好的治療是不生病,要想不生病就一定要學會養生。最好的醫生其實是我們自己,求人不如求自己。小中醫常跟朋友們說,買個轎車還要去駕校學習理論,還要了解轎車的基本構造,還要知道怎麼保養和使用。我們的身體比轎車複雜得多了,也寶貴的多了,你竟然敢無證駕駛這麼多年?很多時候人是死於自己的無知,可是有時無知者往往無畏,往往抱有僥倖心理。一旦出了事故,後悔是來不及的。車壞了可以去修,人生不能從頭。小中醫一直有一個願望,希望人人都能學點中醫,不為別的只為能夠保護自己和家人,能讓我們對自己和家人的愛更有力量,那人間一定會少一些悲傷,多一份健康。小中醫知道那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我也只是一個人傻傻的想……

小中醫經常接到病人家屬的求助電話,電話里很是悲傷,訴說著家裡有人被西醫診斷患上了某某重大的疾病,問我能不能給想想辦法,並一再表示花多少錢都行。每次接到這樣的求助電話,小中醫心裏面總是很糾結,也很無奈。小中醫知道這樣的病人一旦住進了醫院接受了西醫的治療,且不說放療化了,就是打上了半個月的吊瓶也可能會有性命之憂。養生就是養陽氣,人活著就是靠著這一息真陽。所有慢性病都是從陽實——陰虛——陽虛——陰實(腫瘤)。一旦長了腫瘤,說明人體的陽氣所無幾,體內已是一片死陰,這個時候慢慢溫陽也許還有一線生機,如果妄用寒涼,命即不保。小中醫雖然是明白,可是這些都沒有辦法和病人講的,講了他們也會不明白。

也許這就是人性吧,這些年經歷的多了,對人性也慢慢有了一些解讀。發生在別人身上的都是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是事故。幸福安康只是人的美好願望,可是人生在世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經歷些什麼,也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有點憂患意識也是有必要的,古人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此言不虛。小中醫一直相信痛苦和災難可以擊垮一個人,同樣也可以成就一個人。在不幸面前強者會奮起而改變,而弱者常常只會無休止的抱怨。

常常有人人問小中醫,中醫能治什麼病啊。小中醫常說真正的中醫應該什麼病都能治,也有時什麼病都不能治。中醫接水平高低大體可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道醫。古人說十道九醫,中醫本來就是道家修行的副產品。以前和大家說過神醫治病不用藥,庸醫殺人不用刀。這裡的神醫指的就是道醫,治病不用藥,那用什麼啊?畫符啊!小中醫沒有開玩笑,道醫很多時候治病就是靠畫符。好多會說那不就是巫醫嗎?沒錯就是巫,只是此巫非彼巫,古時候的巫可都是些溝通天地的神人,當然和現在跳大神的神漢、神婆可不是一回事。古時候的「醫」字下面就是一個巫字——毉,後來改成了「醫」,到現在變成了「醫」。古人言:「文以載道」現在的文字早以簡化的不成樣子,失去了本來的味道了。每一個漢字都不是隨便造出來的,都表達豐富的信息,古人讀書遇到不認識的字,也能知道表達什麼意思。漢字簡化以後大多失去了其神韻。關於道醫用符的問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祝由十三科》,簽於大家的接受程度,此處省去五百字。那麼接下來說說第二個層次的中醫——經驗醫。這類醫生不通道,也不會用符,但是明白一些醫理,善於用藥。我們來看看「醫」字,下面是個「酉」,就是酒的意思。中醫里酒為百藥之長,古人善於用藥酒。實事求是的說經驗醫不只是靠經驗,也是懂醫理的,只是對醫理的了解層次不同。高明的懂得人體的精氣生化,懂得五運六氣,也就是內經上說的能夠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的中醫。這樣的中醫能治大部分的病;水平低一點的中醫只懂得五陰五行,只知道十二經絡,只知道熱病用寒葯,寒病用熱葯,因此治病的效果很是一般。有時有效果,有時沒有效果。第三種就中西醫結合的庸醫,這種中醫用的是中藥(也有經常用西藥的)卻是滿腦子西醫的思維,滿嘴的西醫名詞,這種中醫其實是治不了什麼病的,不但自己不會治病還說中醫的種種不好,這種醫生實際上是中醫的掘墓人。

既然說中醫能治百病,接下來就和大家聊聊中醫是如何治百病的。其實在中醫人眼裡所有的疾病都原於身體的不平衡,當然這種不平衡是有層次的。有陰陽的不平衡,氣血的不平衡,五髒的不平衡量,六腑的不平衡,五臟和六腑之間的不平衡,內外的不平衡,上下的不平衡。而一旦這種不平衡超出人體自我能調節的範圍,身體就會表現出各種不適的的癥狀。比如我們身體會表現出酸麻脹疼的感覺,人的情志上也可能會有憂思悲恐驚的變化。甚至人的嘴巴里有會有酸苦甘辛鹹的不同感覺。這都是身體在提示我們內部可能出了某種問題。這就需要中醫藥的調理。我們常說是葯三分毒,所謂的毒就是指的是葯的偏性。中藥治病就是用藥的偏性來糾正人體的偏性,改變人體的不平衡。而葯的偏性和人體的不平衡層次也是有跡可循的,這就是所謂的歸經。一旦人體的失衡狀態得到改變,中藥的任務也就結束了,下面的事就要交給我們的身體,一切都是天機自動的事。我們也常說用藥如用兵,一個好的元帥就是善於利用將領的不同特點,把他用在合適的地方。同樣高明的中醫也是善於發現病人是處於哪個層次的不平衡,再用相應的藥物去調理。當然相對而言病在表的好治,病在里的為難治,病在陽的好治,病在陰的不好治,病在腑的好治,病在髒的不好治。

所有的治療從來都不是醫生一個人的戰鬥,都是醫生和病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水平再高的中醫,遇到不願意配合的病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如果說醫生是個教練,病人就是運動員。教練的指導固然重要,但運動員才是能否取勝的關鍵。可是現在的人大多數人本末倒置了,認為治病就是醫生的事。現在的大病為什麼這麼多,主要還是自己的原因,一句話概括就是生活方式出問題了。市場經濟把人的慾望徹底激發出來了,一切往錢看,一切為了享受。嗜煙酒,貪寒涼,晝夜不分,四體不勤。內經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最好的治療是不生病,要想不生病就一定要學會養生。最好的醫生其實是我們自己,求人不如求自己。小中醫常跟朋友們說,買個轎車還要去駕校學習理論,還要了解轎車的基本構造,還要知道怎麼保養和使用。我們的身體比轎車複雜得多了,也寶貴的多了,你竟然敢無證駕駛這麼多年?很多時候人是死於自己的無知,可是有時無知者往往無畏,往往抱有僥倖心理。一旦出了事故,後悔是來不及的。車壞了可以去修,人生不能從頭。小中醫一直有一個願望,希望人人都能學點中醫,不為別的只為能夠保護自己和家人,能讓我們對自己和家人的愛更有力量,那人間一定會少一些悲傷,多一份健康。小中醫知道那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我也只是一個人傻傻的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能量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TAG:正能量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