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荷蘭婆婆能成為我的好「閨蜜」?
前段時間,我微信朋友圈中一則我和我婆婆相互調侃彼此的對話引發了小夥伴們的「騷動」,他們不約而同地留言說道:「這哪裡是婆婆,簡直就是閨密!」
話說回來,我們那天到底聊了什麼呢?其實,事情特別簡單,就是我每周五晚上都會回荷蘭南部公婆家過周末,那天恰巧公公馬特要和他鴿子俱樂部的好友們去參加一個活動,晚上不回家吃飯。於是,我婆婆問我能否晚上早點到家,陪她一起吃。就這樣,我們有了接下來關於「周五晚上吃啥」的討論。
▲ 我和我的閨蜜婆婆
不過,這婆媳之間的溝通總是有那麼點頑皮和不正經的意味,婆婆正苦惱做什麼菜時,我突發奇想說「吃空氣」,婆婆立馬接話道:空氣餐嗎?好啊,不油膩而且免費。「哈哈哈」我一陣暗笑,想著還是要好好說話,然後我接著說:「你知道其實我嘴不刁,吃什麼都可以」。消息發出去以後,我內心好像有些預感到婆婆的回覆,果不其然,幾秒鐘後收到一個詞:便便。最後,她還要來句神補刀:配上蛋黃醬。我和婆婆當時簡直被我們這段無聊的沒節操對話逗得咯咯樂。的確,我和我的婆婆,克里斯蒂安,就是一對中荷閨密,無話不說,關係杠杠的。
生了個兒子,換了個女兒
那麼,有一個如此可愛又神奇的婆婆到底是什麼體驗呢?一句話:像母親、像閨密、像兄弟,在一起的時候可以說形影不離。如果我在家,我和婆婆經常一起遛狗、逛街、和她的好朋友喝咖啡或者走親戚。當然,我也十分願意和她分擔家務事:一起做飯、一起收拾花園、幫忙熨燙衣服和打掃。由於工作,平時我會住在自己家裡,婆婆幾乎每天都會和我發簡訊聊一下天,讓我和她分享一下一天發生的趣事。這些生活的瑣事成為我們情感溝通的重要方式,這種相互的陪伴讓我們自然而然地變得非常親近。
▲ 操心的婆婆
我這個人偶爾會有個「壞習慣」,就是一有事情忙起來就不看手機,對手機的依賴度不算特別高,而經常不帶手機出門。每次我回國度假,我婆婆都要叮囑我保持聯繫,不要不回簡訊,玩失蹤。記得有兩回,我在國內的時候,手機出了問題,我失聯了幾天,等手機弄好以後,發現已經來了好幾通FaceTime邀請,還有各種簡訊、郵件以及臉書訊息:「人呢?」「我和你公公還存不存在了?」「哈羅?」「幾天沒你消息了,手機不通,也許你會看郵件,所以給你發郵件了,看到郵件後速回。」「手機丟了嗎?你沒什麼事吧?」當我看到這些來自婆婆的呼叫時,都會覺得:哎喲,老太太又操碎心了。失聯之後的重新出現,總會讓我被她K一頓:「嗯,你活著就好啦,以為你就此不回荷蘭呢。」雖然婆婆有時候太操心,但是她給我的關懷真的讓我打心底里感動,因為她真誠的接納了我,不僅不把我當外人,同時我也深深感覺得到她把她對兒子的那份愛也傳遞到了我的身上,這讓我覺得非常幸福。婆婆常說:「生兒子值了,換個女兒回來,可以被我使喚一下,干點活兒,哈哈。」
操心是天下母親的本能
確實,我真的特別喜歡我的荷蘭婆婆,也很享受和她相處的時光,因為在我心裡,她樂觀、寬容、堅強、獨立、勤勞、幽默,深愛自己的孩子,卻又不霸道,並且十分尊重理解晚輩的意願。可能在很多國人的眼裡,西方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好像並沒有像中國父母那樣的操心。其實,這話也許對,但也不完全對。在我看來,我的公婆對自己的孩子也很操心,尤其是作為母親的婆婆。還記得去年先生的哥哥生日,他的妻子給他安排了一次去德國「飆車」的旅行作為禮物,婆婆一開始有點不樂意,因為她覺得這樣非常危險,儘管心中有顧慮,但她對此事沒有干涉,還是衷心祝願旅途愉快,並千叮萬囑大兒子一定要注意安全。不過,我發現先生哥哥在德國的那幾天,婆婆每天都要和他們取得一點聯繫才能放心。還有一次是我和先生搬家的時候,婆婆直接從南部拿了油漆和吸塵器開車兩個多小時出現在我們面前,幫我們一起刷牆、組裝傢具,然後大掃除,嘴裡叨咕著她兒子只有兩隻左手(「兩隻左手」在荷蘭語裡面表示不大會幹活的意思),以後讓我多擔待。
這類的操心,在我看來,屬於作為母親的本能,無論東西方都是相通的。只不過很多中國父母在表現方式上的差異,可能會使操心變成一種家長式控制,成為過激的干涉行為。不過,這種所謂的家長式控制,在大部分荷蘭家庭中並不多見。一般情況下,當遇到與孩子意見有分歧的時候,荷蘭的父母更願意和孩子一同討論,傾聽孩子的想法,在非原則問題上,他們更願意選擇尊重、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孩子。
對此,比較直觀的例子就是關於孩子擇偶婚嫁的問題。想必一談起這類話題,不少國內的年輕人都會很有共鳴,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兩個人的結合是兩個家族的結合。」 這一句話,意味深長,太多的中國父母有意無意地在子女婚嫁問題上不同程度上地強加了家長的意願,卻沒能真正理解與尊重年輕人屬於自己的人生意願和生活步伐:「相親」、「催婚」、「逼婚」以及變相「包辦婚姻」讓中國越來越多的適婚年輕人承受著無名又巨大的壓力,苦得嗷嗷叫。漸漸地,為了緩解這種來自家庭的壓力,不少人選擇妥協於這種「按部就班」的人生,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似乎「談戀愛」、「結婚」和「生娃」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個體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它們像一門功課,需要按時完成,質量或許可以打折扣。
那麼,相比之下,「情竇初開」得非常晚的我的先生,在婚嫁問題上與我公婆有沒有過一些摩擦呢?荷蘭婆婆的回答是:「他27歲了,都沒有談過戀愛,我們很著急,覺得他太苛刻於自己的標準,太理想主義。當然,我們也無數次勸他和朋友去酒吧的時候要多撩妹,因為不試一下怎麼知道合不合適。但是,我們的兒子是一個非常有自己主見和想法的人,他就是要按他自己的規則來,我們也只好尊重他,同時把他交給命運,相信他一定會遇到他心儀的另一半。」說到這裡,我想起第一次去公婆家時,他們眼睛裡閃爍的光和激動的心情,他們為自己的孩子找到歸屬感到高興。我也曾經問過先生,關於公婆有沒有要求他一定要找荷蘭女孩。先生回答說:「沒有,這是自己個人品味的問題,父母沒辦法做決定。不過,我的父母倒認為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氣氛對子女成長能造成的影響,這與貧富無關,但他們希望我不要找那些在過分關係複雜的家庭中成長的女孩兒。當然,如果女孩兒本身品行端正,卻難以逃離家庭關係方面的陰影,而我又非常喜歡這個女孩兒,我的父母也會希望我和她一起努力克服這些心理的舊傷,讓倆人的未來更好。」
孩子有孩子的人生
我相信,無論是荷蘭父母,還是中國父母,對孩子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方式卻很不一樣,荷蘭父母也許更多選擇給予空間和理解,而中國父母可能更傾向於不同程度的干涉或是控制,即便他們的初衷只是希望孩子不走彎路,能夠一帆風順,能夠避免困難險阻。然而,有誰的生活一直都能夠一帆風順呢?每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中都有要修的課程,而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人願意自己的人生被別人掌控。在這一點上,我公婆的觀點是:父母有自己的人生,孩子有孩子的人生,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替某個人的人生作主,無論好與壞,人生的很多決定最終也只能由本人去做,長輩能提供的也就是一些過來人的經驗和可供參考的建議。
在中國,很多年輕人在試圖逃脫來自父母的「過分沉重的愛」,為了避免爭吵,有很多事情不願或者難以與父母溝通,而因此導致和父母的關係逐漸疏遠。而在荷蘭,荷蘭家長採取的「策略」則顯得更積極一些,他們給孩子成長的自由,讓他們明白無論好與不好,每一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生活負責,而這份責任在孩子成年後就不再屬於父母。這看似「少操心」的舉動,實際上是父母給孩子去獨自經歷人生酸甜苦辣的勇氣,這是一份充滿信心的愛。
專欄作者
藍菲
萊頓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從事國際貿易。旅居荷蘭,關注中荷社會文化交流和發展。
此荷蘭非彼河南
帶你走遍不一樣的歐洲
※到阿姆斯特丹不去這九條小街,不能算是一名有追求的文藝青年!
TAG:此荷蘭非彼河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