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胃腸減壓術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胃腸減壓術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胃腸減壓術是利用負壓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將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過胃管將積聚於胃腸道內的氣體及液體吸出,對胃腸梗阻病人可減低胃腸道內的壓力和膨脹程度,對胃腸道穿孔病人可防止胃腸內容物經破口繼續漏入腹腔,並有利於胃腸吻合術後吻合的癒合。因此適用範圍很廣,常用於急性胃擴張,腸梗阻,胃腸穿孔修補或部分切除術,以及膽道或胰腺手術後?。

術前準備

腹部手術,特別是胃腸手術,術前、術中持續胃腸減壓,可防止胃腸膨脹,有利於視野的顯露和手術操作;預防全身麻醉時並發吸入性肺炎;也可用於胃十二指腸潰瘍瘢痕性幽門梗阻的治療,術前留置較粗的鼻胃管,每天以溫生理鹽水洗胃,連續3d,直到洗出液澄清,以減輕胃黏膜水腫;術後應用有利於腹部手術切口及胃腸吻合口的癒合。

給葯

在許多急腹症的非手術治療或觀察過程中,可通過胃腸減壓管向胃腸道灌注中藥;同時在腹脹嚴重頻繁嘔吐時,胃腸減壓可促進胃腸排空,有利於內服藥物的輸注吸收。

評估

患者病情、生命體征、意識狀態及合作程度、胃腸減壓的目的。

患者鼻腔情況,有無鼻中隔偏曲,鼻腔黏膜有無炎症、腫脹,有無息肉等。

患者有無人工氣道。

患者有無食道及胃腸梗阻或術後情況。

用物準備

護士:著裝整潔,洗手、戴口罩。

物品:治療盤內盛:一次性杯子(內盛涼開水或:生理鹽水)、治療巾、一次性胃管、一次性20ml注射器、消毒彎盤一套、紗布2塊、別針、消毒潤滑劑、棉簽、膠布、壓舌板、聽診器、胃腸減壓器、PE手套、手電筒、快速手消劑、軟尺、污物缸、必要時各血管鉗。

環境:清潔、安靜、光線適宜。

體位: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攜用物到床旁一再次核對並解釋一測量胃管應插入的長度—協助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一清潔鼻腔~頜下墊治療巾,放彎盤~準備潤滑劑一打開一次性胃管、注射器放入彎盤一戴手套一檢查胃管並夾閉)胃管末端~潤滑胃管前端一左手托住胃管一右手持胃管前端:沿一側鼻孔輕輕插入10-l5cm(咽喉部)時(囑患者做吞咽動作;如為昏迷患者則操作者用左手將患者頭部托起,使下頜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一插胃管至所測量的長度一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一脫手套一妥善固定胃管一連接胃腸減壓器一固定胃腸減壓器一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整理床單元。

護理

1

胃腸減壓期間應禁食、禁飲,一般應停服藥物。如需胃內注葯,則注葯後應夾管並暫停減壓0.5~1小時。適當補液,加強營養,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

2

妥善固定: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移位或脫出,尤其是外科手術後胃腸減壓,胃管一般置於胃腸吻合的遠端,一旦胃管脫出應及時報告醫生,切勿再次下管。因下管時可能損傷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瘺。

3

保持胃管通暢:維持有效負壓,每隔2~4小時用生理鹽水10~20ml沖洗胃管一次,以保持管腔通暢。

4

觀察引流物顏色、性質和量,並記錄24小時引流液總量。觀察胃液顏色,有助於判斷胃內有無出血情況,一般胃腸手術後24小時內,胃液多呈暗紅色,2~3天後逐漸減少。若有鮮紅色液體吸出,說明術後有出血,應停止胃腸減壓,並通知醫生。引流裝置每日應更換一次。

5

加強口腔護理:預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時給予霧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濕潤及通暢。

6

觀察胃腸減壓後的腸功能恢復情況,並於術後12小時即鼓勵病人在床上翻身,有利於胃腸功能恢復。

7

胃管通常在術後48~72小時,腸鳴音恢復,肛門排氣後可拔除胃管。拔胃管時,先將吸引裝置與胃管分離,捏緊胃管末端,囑病人吸氣並屏氣,迅速拔出,以減少刺激,防止病人誤吸。擦凈鼻孔及面部膠布痕迹,妥善處理胃腸減壓裝置。

轉自:普外科

來源:河北醫大一院胃腸外科

關注消化界,海量專業知識等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克羅恩病CT、MRI表現及鑒別診斷
超聲在重症胰腺炎中的應用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