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為什麼後世留下了「弱宋」的名聲呢?

宋朝為什麼後世留下了「弱宋」的名聲呢?

宋朝為什麼後世留下了「弱宋」的名聲呢?

宋朝立國319年,立國時間僅次於兩漢。宋朝政治、經濟、文化、生產力、社會發展都空前繁榮,達到了歷代封建王朝發展的巔峰,可謂前無古人。但為什麼在對外戰爭中總是「受欺負」,給後世留下了「弱宋」的名聲呢?

宋朝就不一樣了,它誕生在五代大分裂時期,經過太祖太宗兩代人的努力,才完成了基本統一。

雖然太宗趙光義時期中原地區完成了基本統一,但是河套及燕雲地區卻始終沒有收復,因為兩宋立國三百多年時間中,始終強敵環伺,並且它的敵人不同於匈奴和突厥——契丹、党項及女真已經有了國家的概念,他們已經不再是純粹的、傳統的游牧民族,而是發展農業、守衛邊境、擴大地盤。

第一點,宋朝對外戰爭失敗率之高,可謂空前絕後。北宋期間,宋太宗為收復幽雲十六州,起傾國之力發動「雍熙北伐」,結果被遼國打得潰不成軍,傷亡慘重。宋神宗時對西夏發動「元豐西征」,在兵力占絕對優勢的前提下,再度敗北,宋神宗急的「臨朝慟哭」。

第一點,宋朝對外戰爭失敗率之高,可謂空前絕後。北宋期間,宋太宗為收復幽雲十六州,起傾國之力發動「雍熙北伐」,結果被遼國打得潰不成軍,傷亡慘重。宋神宗時對西夏發動「元豐西征」,在兵力占絕對優勢的前提下,再度敗北,宋神宗急的「臨朝慟哭」。另一方面,這兩個地區是中國傳統的產馬地,缺少了戰馬,於是不得不以步兵防禦為主。這同時也導致了宋朝的冗官冗兵現象。第二、宋朝高薪養兵,卻不重紀律。使得軍隊作戰能力低下。

宋朝的武備虛弱,使得趙家皇帝吃盡苦頭。遼國、西夏、金國、元朝等的軍事壓力,幾乎讓每個宋朝皇帝都為此焦頭爛額,疲於應付,成為貫穿整個宋朝的一大禍患。

清代史學家趙翼,曾經提出過一個很有新意和說服力的觀點。他認為,兩宋之所以對外戰爭連連失利,並非是武將無能,根本原因在於皇帝賞罰不明,馭下寬縱。正如《廿二史札記》所說,「姑息太過,軍律廢弛,喪師失地,一切不問」。說白了,就是沒有實行武將責任追究制,敗就敗了,下次注意就行了。

總的來說,宋朝武力不張是由很多客觀因素導致的,但宋朝政府的自我限定,膽小怕事也是經常「受欺負」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宋太祖趙匡胤宅心仁厚,有感於歷代誅殺功臣之慘禍,決意以仁治國,善待臣下,並把這條規矩傳之子孫。結果趙家皇帝們果真謹守祖訓,使得宋朝成為大臣境遇最好的歷史時期,無論文臣武將,盡可舒心暢意、放心大膽地為官,而不必擔心殺頭之禍。仁義立國本來沒錯,但世間萬事皆利弊相生,過於寬縱姑息文武大臣,使得他們視朝廷綱紀如無物,文恬武嬉,文官都愛錢,武將皆畏死,出現弱宋的局面也就不足為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北宋皇帝是怎樣換取邊境安寧的?
燕雲十六州的前世今生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