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幸,你離耳聾很近 很幸運,你能選擇遠離
耳聾是嚴重危害人類的社會功能的疾病。耳聾患者如果得不到治療,將無法用社會主流的交流方式與人交流,面臨更大的交通危險、失學、失業、孤獨等後果。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會有50000多個孩子一出生就患上耳聾;65歲以上耳聾率高達1/3,中國老年耳聾患者數量則是非常龐大。因耳聾是隱疾,往往讓人感覺離我們很遠。其實,耳朵算得上人體最脆弱的器官,很多因素都會造成聽力損傷,如果耳聾厄運真的降臨,那將是非常可怕的。
人類往往對未知和不確定的事情感到恐懼擔憂,反之,當我們知道確切的解決方案時,一切焦慮都將煙消雲散。所以,面對耳聾這個可怕的疾病,我們至少應該具備兩方面的認知,其一是已經耳聾了該怎麼辦?其二是聽力健康的人怎麼預防耳聾?
已經耳聾了該怎麼辦?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提高,對於已經耳聾的患者,耳聾是可以治療的,聽覺是可以補償或重建的。因此首先需要患者去正規醫院的耳鼻喉科進行耳科和聽力學檢查,明確診斷耳聾程度和屬性,而一旦明確,事實上幾乎所有耳聾都有相應的治療方案。
1.輕度至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80分貝以下)可以選擇佩戴助聽器。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助聽器種類比較多,而且如果選配調試不當,還有聽力進一步加重的風險,所以為了避免越戴越聾的情況,建議患者到醫院或者專業的驗配機構進行專業驗配,不要在路邊隨便買一個來佩戴。
2.重度、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80分貝以上)可以選擇人工耳蝸植入。人工耳蝸是問世於上世紀70年代奧地利維也納的一種植入式助聽裝置,目前已經在全球應用於60多萬人,40年來的臨床應用證明其效果堪稱神奇。人工耳蝸需要經驗豐富的耳科醫生通過手術把電極植入內耳,而很多患者往往對手術存在恐懼,事實上目前這個手術僅僅涉及皮下和骨組織的操作,並不涉及顱腦,且已經十分成熟、微創,患者不必過於擔心。通過全面的術前評估的患者從6個月大的嬰兒到90多歲的老人都可以耐受手術。人工耳蝸設備由體內植入體、電極和體外言語處理器組成,最新的人工耳蝸植入體纖巧玲瓏,電極柔軟微創,並且可以個性化定製選配,因此在重建患者良好聽力的同時也能兼顧殘餘聽力和耳蝸結構的保護。最新的人工耳蝸處理器技術先進,可以對聲音進行精細編碼,語言識別和音樂欣賞的效果都很理想,佩戴選擇也多樣化,新的小巧耳背式和一體機也大大提高了患者對耳蝸植入的接受度。
3.小耳畸形造成的傳導性耳聾可以植入骨橋等骨傳導聽力設備,效果非常顯著。小耳畸形往往累及外耳和中耳,畸形的結構主要影響聲音的正常傳導,因此也無法通過傳統助聽器獲益,同時由於內耳往往正常,又不符合人工耳蝸植入的適應症,那麼最佳的方法就是骨傳導聽力重建。骨橋也是由體內體外兩部分組成的設備,需要手術安裝,手術也僅涉及皮下和骨組織操作,比較簡單、安全。
所以如果已患上耳聾,無需過於沮喪迴避,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可以很大程度上恢復聽覺能力。但是我們應該承認,上工治未病,除了力所能及的治療和幫助那些已經患上耳聾的患者,我們更應該大力宣傳預防耳聾,預防聾啞的措施,讓耳聾離我們的未來遠一些,再遠一些。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如果充分採取措施,50%的耳聾可以被有效預防。
TAG:中公網_讀書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