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屬鳥類盤點
鵪鶉屬是雞形目、雉科的鳥類。體型較小而滾圓,羽色多較暗淡,通常雌雄相差不大。體小褐色帶明顯的草黃色矛狀條紋及不規則斑紋,雄雌兩性上體均具紅褐色及黑色橫紋。雄鳥頦深褐,喉中線向兩側上彎至耳羽,緊貼皮黃色項圈。皮黃色眉紋與褐色頭頂及貫眼紋成明顯對照。雌鳥亦有相似圖紋但對照不甚明顯。
鵪鶉屬的鳥類經常活動在生長著茂密的野草或矮樹叢的平原、荒地、山坡、丘陵、沼澤、湖泊、溪流的草叢中生活,有時亦在灌木林活動。有時也到耕地附近活動。屬於地棲性鳥類,性善隱匿,平時喜歡潛伏於草叢或灌木叢間,或在其中潛行。多成小群活動。是一類候鳥,常棲居於氣候溫暖的地方,是稚科中遷徙能力相對較弱的一種,翼羽短,不能高飛、久飛,往往晝伏夜出,喜夜間遷徙群飛,遷徙時多集群。
鵪鶉屬共有6個物種,分布於歐洲、非洲、亞洲和澳洲等。
黑胸鵪鶉
1、黑胸鵪鶉,外形同鵪鶉,體態豐滿,雄鳥胸部為黑色,羽色灰色,雌鳥與雌性鵪鶉幾乎一樣,色彩黯淡,分布於南亞的印度半島。
普通鵪鶉
2、普通鵪鶉,又稱西鵪鶉、西方鵪鶉,英文直譯為普通鵪鶉,古稱鶉鳥、宛鶉、奔鶉,又名鶉、紅腹鶉。體長18厘米,體小而滾圓,褐色帶明顯的草黃色矛狀條紋及不規則斑紋,雄雌兩性上體均具紅褐色及黑色橫紋。雄鳥頦深褐,喉中線向兩側上彎至耳羽,緊貼皮黃色項圈。皮黃色眉紋與褐色頭頂及貫眼紋成明顯對照。雌鳥亦有相似圖紋但對照不甚明顯。
分布於歐洲、非洲、亞洲北部、中部、西部和南部等,在中國繁殖於新疆西部的莎車、裕民等地至東部的羅布泊,越冬於西藏南部和東南部,有時也到雲南西北部的中甸。
花臉鵪鶉
3、花臉鵪鶉,外形似鵪鶉,體型矮胖,雄鳥臉上白紋、黑紋相間,背部褐色有白色波紋,胸部黑色,腹部銅褐色,分布於非洲中南地區。主要棲息於開闊的草原、田沼地帶和長有樹林和灌叢的稀樹草原,偶爾也會光顧莊稼地。花臉鵪鶉棲息地通常海拔高達1500米,群居,大多數群居數量在20-60隻,有時也與冬天遷徙到本地越冬的歐洲鵪鶉混群。花臉鵪鶉雜食性,主要以無脊椎動物、蚱蜢、蟲子、螞蟻、白蟻、各種蛹為食,也吃部分種子、植物的嫩芽嫩葉作為食物。
日本鵪鶉
4、日本鵪鶉,體小(14~20cm)而滾圓的灰褐色鵪鶉。上體具褐色與黑色橫斑及皮黃色矛狀長條紋。下體皮黃色,胸及兩脅具黑色條紋。頭具條紋及近白色的長眉紋。地方性常見鳥。棲息於乾旱平原草地、低山丘陵、山腳平原、溪流岸邊和疏林空地,常在乾燥平原或低山山腳地帶的沼澤、溪流或湖泊岸邊的草地與灌叢地帶活動,有時也出現在耕地和地邊樹叢與灌叢中。
分布於亞洲東部、南亞東北部、東南亞地區,繁殖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北部和河北東北部;越冬和遷徙於中國河北及黃河以南廣大地區,西達青海湖,南達雲南、廣東、廣西、福建、台灣、香港和海南島。
紐西蘭鵪鶉
5、紐西蘭鵪鶉(滅絕),翅較長而尖;第1枚初級飛羽最長,或與第2枚幾乎等長。腋羽形長而色白。尾羽柔軟,計10—12枚,被尾上覆羽遮蓋住;尾短於翅長之半。嘴小而細長。跗蹠強但不甚長,與中趾連爪幾等長;不具距。雌雄通常在羽色上略有不同。由於遭遇第一批歐洲殖民者過度的狩獵和普遍的燒荒,紐西蘭鵪鶉在1875年左右滅絕。
有關紐西蘭鵪鶉的信息,人們現在知之甚少,只能從一個叫布勒的人所收藏的一幅紐西蘭鵪鶉的繪畫來想像它們的身姿,再由褐鶉的習性來猜測紐西蘭鵪鶉的日常生活:它們通常喜歡在鄉野間藏身,當受到驚擾時,便會使勁地扇動翅膀飛起來,等找到合適的地方落下後便急急地躲藏起來,它們主要以昆蟲、種子和一些草為生。相比之下更喜歡植物性的食物,它們的巢一般築在草地上那些比較隱蔽的地方,雌鳥產下卵後就自己來孵,大約需要三個星期雛鳥才能孵化出來,在雌鳥孵化期間,雄鳥負責守衛巢穴,當有危險逼近鳥巢時,雄鳥就會發出尖叫聲報警,人們所知道的僅此而已。
第一批歐洲殖民者在紐西蘭享受到了瞄準獵物槍殺紐西蘭鵪鶉的樂趣。有記錄記載,1848年,D.莫勒先生和里士滿上校兩人在一天的時間裡總共捕殺到43隻紐西蘭鵪鶉,當年他們的狩獵場,就是現在納爾遜市。現在,人們已經知道過度的狩獵和普遍的燒荒,是導致紐西蘭鵪鶉在一兩年時間裡突然衰亡的根本原因,儘管後來為了保護它們,政府制定了政策,划出了大片的保護區,但無論怎樣,有一點是肯定的,即不論他們多麼努力,紐西蘭鵪鶉仍然在1875年左右滅絕了。
澳洲鵪鶉
6、澳洲鵪鶉,外形同鵪鶉,有時被認為是滅絕的紐西蘭鵪鶉同種,但其實是兩個獨立的物種,分布於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棲息於當地的農業區、濕地草原等地。
中國境內有兩種的野生鵪鶉分布,以野生日本鵪鶉居多。野生普通鵪鶉繁殖於新疆,越冬於西藏南部和呂都西南:野生日本鵪鶉主要生活於內蒙和東北地區。在有些地域,兩者的分布也有重疊現象。它們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屬於候鳥,但在有些地區是留鳥,如長江中下游地區。野生鵪鶉的棲息場所一般是空曠的平原,溪流的岸邊,矮小起伏的山腳或矮樹叢。
TAG:水團之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