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槍手」凈賺白銀六千兩,曾任溥儀老師,為人雖保守,書法一流
書法寫得好,文章也不錯,熟讀經史,在科舉考試的年代,這人就是當官的料。
不管出身貧寒,或者生於官宦的家庭,只要用心學習,為人不笨,都可能出人頭地。科舉考試有著一定的公平性,上千年來,培養出了一批批優秀的人才。
當然,我們都了解,無論在古代還是當代,家境富裕的孩子,生活相對寬鬆些,只要不敗家,許多事都可以干,而且能幹好。
家境貧寒的孩子,在古代讀書似乎是最好的出路了!
但貧寒的家庭,各有各的難處。像本文的主人公黎湛枝,應該屬於極端貧困的家庭。
多貧困呢?不到十歲,他就為家庭賺錢而勞作。就是這樣辛苦,他還是沒條件上學。
幸好,黎湛枝的文章寫得好,村裡的私塾先生就表示願意免費給他教書!畢竟以後孩子出息了,他也可以沾沾光唄。
這黎湛枝可真不是普通人,僅僅16歲就考取了全縣第一名,成為一名合格的秀才。
23歲,黎湛枝就考取了鄉試第六名,這裡還有一個流傳的很廣的趣聞。
傳說,當時,他要去省上考試,沒有盤纏,怎麼辦呢?正巧,文從沈夢推測,他的名氣已經在家鄉廣東很大,一位富商和另一位普通家庭的家人向他伸出了橄欖枝——請黎湛枝作「槍手」答卷,報酬是考中付銀3000兩(考不中也給800兩)。兩家合計6000兩,這讓他動了心,黎幾下思索,大半天工夫,三篇文章出爐……他代槍手的潘姓富家子弟,豪取全省第一名,另一名名列全省第36位,而他只得了第六名——這就是流傳比較廣的「一科三舉」!
不過,這件事的真偽很難分析,我們權且當它是一種附會的傳說。如果是真的,只能說明清朝晚期的科舉制度,已經糟糕透頂……
不知道什麼原因,黎湛枝直到33歲才考取了進士,那一年他是二甲第一名(全榜第四名,殿軍),也就是欽點傳臚及第。
那時,已經是1903年,他搭上了科舉考試的末班車!
1909年,黎湛枝在小宣統皇帝繼位後,獲委任為皇帝老師職位。
雖然當時清朝已經搖搖欲墜,但黎湛枝和其他眾多的科舉名士一樣,忠心追隨清王朝,直到生命的晚期。
在晚年,他遠離政事,隱居香港,過著「書香花味」的生活,可謂十分愜意……
在香港時,黎湛枝對書法作出了客觀上的推動,貢獻不小。他和前清翰林岑光樾、吳道鎔、陳伯陶,朱汝珍,商衍鎏等結社雅集,弘揚中國傳統國學,舉辦名士書展,在當時頗有影響力。
雖然黎湛枝沒有逾越時代的局限,思想較為保守,但他的書法作品還保存了一些積極的風骨。這些字大體上代表了他的風格:取法二王、米芾、蘇黃等人字帖,字形寬博,氣勢縱橫。在法度之中,又有自我特色,達到極高的書寫造詣,堪稱一流!
從一些作品中,也大概看到了,他的學識和追求字外功夫的努力,這都很難得!
※中書協原主席沈鵬和張海楷書,是對傳統書法的創新還是自我陶醉?
TAG:書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