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口吃恐懼心理」對口吃患者的摧殘
厚積薄發寫了一篇《感謝口吃》,雪花也寫了一篇《口吃是天使》,這兩篇文章可謂是異曲同工。它們真實的揭示了口吃患者種種虛誇的情感心理。因為我們對口吃持有錯誤的認識,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誤會,既而導致各種虛假的感情(恐懼心理)。
把一切失敗都歸咎於自己的口吃,如果這種思想態度不轉變,我們將永遠活在口吃的陰影之中。為何我們那麼憎恨口吃,那麼畏懼它?口吃病真的有那麼猙獰可怖嗎?黃先生在他的一篇口吃研究文獻中,首次提出了口吃的恐懼感為對口吃後果的恐懼這一學說。該觀點揭示一個事實:患者害怕口吃實際上就是害怕由口吃可能引起的後果。它恐懼的對象是「口吃可能引起的後果」(我們把這種恐懼感稱之為A)。
但遺憾的是,黃先生沒有觸及到更深層次的恐懼心理。恰恰就是這個深層次的口吃恐懼心理才是我們口吃病的罪魁禍首,它是口吃患者特有的恐懼心理。對以往口吃造成丟人難堪的痛苦回憶(正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才是我們最頭痛的恐懼感。這種恐懼感(也可稱之為痛苦體驗)所恐懼的對象就是從前發生了的難忘事件(我們把這種恐懼感稱之為B)。這種恐懼感在患者臨場說話時會以習慣性條件反射的形式,潮水般湧現出來,使我們恐懼不安,驚慌失措,加上對口吃後果的恐懼,讓我們不寒而慄,膽戰心驚。
中國口吃互助會大理公益班口吃矯正方法分享:
我們每一天都在練習科學發音,每一天都在堅持,我們並不是用科學發音來練習這些字,而是用這些字來練習科學發音,只有每一次都要做到,科學發音來說話,形成另外的一種說話方式,用這一種說話方式來代替以前的那一種說話的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另外一種說話的習慣,做出了根本性的改變,這樣才能得到語言的新生,才能漸漸的形成和正常人一樣,符合的規律的說話方式。還有一點,就是把科學發音法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掌握科學發音進行說話的鍛煉,進行人際關係的磨練,重新調整對周圍人們的態度。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用,而且用也是更好的學習,如果只練習朗讀而不在生活中應用的話,那就毫無意義,所以不僅在生活中練習朗讀外,還要不斷的在生活中去應用,這樣才能有更好的基礎。要改變以前的說話習慣,目的不是為了不受以前所形成的條件反射的制約,也就是把過去所說的正常話徹底斷除,以前的正常話一句也不說了,也就和以前的口吃,口吃習慣徹底斷絕了關係,從開始不說以前的正常話開始,你就已經不再是口吃患者了,所以,沒有必要再去對付口吃了。
TAG:口吃矯正經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