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俗節上賣的毛窩子六十元一雙,蓑衣三百元,買的人都是為了收藏

民俗節上賣的毛窩子六十元一雙,蓑衣三百元,買的人都是為了收藏

民俗節上見到好多老手藝作品,這些都是生活中最平常的小物件,如今許多都難覓蹤跡了。這種叫簸箕,是農村用來簸糧食的器具。

這個地雷似的黑傢伙,是古老的爆米花神器,爆出來的米花香味絕對是七零後八零後最有味道的回憶。

老大爺現場扎笤帚,飯刷,用的材料是自家種的高粱穗,絕對的健康環保!

柳編筐頭子柳編籃子,如今真的很少見了,農民也幾乎用不上了。

民間藝人編織的手工藝品,精緻漂亮,深得人們的喜愛。

箍桶匠許師傅,現在是全縣唯一的箍桶師傅了吧?這手藝必須得好好傳承下來,除了傳統的洗腳桶,洗澡盆,左上圖是許師傅做的保溫桶,上面的蓋子和提把都是活動的,用的木料也很講究,是進口木料。右上圖和右下圖是師傅自己做的用了半輩子的工具箱,看起來好結實啊!

這是大石磨,農民用來加工糧食的農具。去年這兒還安放了一個石碓,也是用來加工糧食的一種農具,今年倒是沒見到。

吹糖人,這小狗做的,是不是太精緻了?有點捨不得下口了吧?

小朋友很感興趣哦,師傅說,小朋友想要什麼樣的,他可以現場教小朋友製作呢。

本地的黑陶製作,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因為這些小盆用量太少,會黑陶的手藝人也都是每年在恰當的時機做一批,平時還是要出去打工掙錢的。

納鞋墊,這曾經是我們大中華婦女最偉大的手工藝術品,除了用來墊鞋,還可以用來傳情。在過去比較保守的年代,姑娘相中了情郎,就會送一雙鞋墊給他試探,表達自己的愛情。這樣的鞋墊如今賣六十元一雙。

這種草鞋,小編也是聽說過,如今是第一次見到的呢,它還有另一個溫暖的名字叫毛窩子,據說穿上它冬暖夏涼不生腳氣病呢。這個毛窩子賣六十元一雙。

蓑衣,沒見過蓑衣的也知道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蓑衣跟著這首詩跳出百姓人家,現在成了收藏品了,這一個比較大,賣三百元。蓑衣底下的小蒲團,記得很小的時候奶奶家還有一個,邊都磨破了,奶奶包上布一樣用,燒火做飯在院子里摔花生,都坐著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采采視界 的精彩文章:

六十八歲山東老舅愛好太多,舅媽埋怨他凈搞些不能當飯吃的玩意
這條黑魚肚子很小,體型瘦長,能確定是野生的嗎?

TAG:采采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