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播中藥小課堂——黃芩

春播中藥小課堂——黃芩

中藥故事

在李時珍20歲那年的夏天,因患感 冒咳嗽,日久不愈發展到骨蒸發熱,每日吐痰碗許,夏日煩渴,寢食幾廢,六脈洪浮,嘗試了柴胡、麥冬、荊芥、竹瀝等藥物

已有月余,但癥狀加劇,大家都覺得這是必死的不治之症。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根據金元名醫李東垣的經驗,只用一味黃芩湯,以黃芩一兩,水兩杯,煎至一杯,給李時珍一次服下,次日即身熱盡退,隨後吐痰、咳嗽皆愈。

如此看來,黃芩不僅救了李時珍一命,還為後世拯救了一部本草綱目。如此功效顯著,療效神奇的中藥,就低調的被我們擺放在春播貼敷中藥柜子里,但是其在貼敷中發揮的功效,可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強大。

中藥

簡介

黃芩是唇形科植物黃芩的乾燥根,味苦性寒,現代中藥學將其歸類為清熱瀉火藥,功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黃芩是春播貼敷的常用藥,不僅可以在治療咳嗽時加在處方內用於清熱,也用於外感風熱的清熱解毒,還能用於急性乳腺炎的治療。

黃芩中的黃芩苷、黃芩素、漢黃芩苷、漢黃芩素等成分是很有效的廣譜抗菌類物質,其中就包括能有效抑制引發急性乳腺炎金黃葡萄球菌和鏈球菌,因此春播平台在多種疾病的治療中,廣泛使用黃芩,讓其發揮最大效能,讓貼敷中的黃芩為更多病患解除疾病困擾。

黃芩應用廣泛,功能強大,難怪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回想這段病史之後,不禁盛讚黃芩「葯中肯綮,如鼓應桴,醫中之妙,有如此哉!」

註:肯綮(音慶),筋骨結合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關鍵。

桴(音浮),鼓槌;如鼓應桴,指用鼓槌敲鼓立刻會得到響聲,比喻效果明顯。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轉載需標註出處。歡迎關注春播行動總部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芩 的精彩文章:

寒葯篇:黃芩、槐花

TAG:黃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