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閉關鎖國外,清朝滅亡還有一原因,最為致命,卻是千年頑疾
公元1912年2月12日,掌控北洋軍權的袁世凱逼迫清政府交出權力。隨後,隆裕太后代替6歲的小皇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至此清王朝完全覆滅。
縱觀整個歷史,清朝的顛覆是不可避免的。滿清雖然成功統治了中國,卻也給中國留下了重重弊病。眾多弊病中,最令人耳熟能詳的就是「閉關鎖國」。閉關鎖國顧名思義,就是「將邊關閉起來,將國家鎖起來」。清政府之所以如此自閉,主要是為了一個字——穩。
清朝是滿人的天下,但整個大清朝上下的絕對主體卻是漢人。滿人飽讀漢人的四書五經,深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道理,因此時刻提防漢人與外部勢力勾結起來反對自己。在這種大背景下,滿清實施閉關鎖國確實很有必要。可是這種只求穩定,不求進步的做法,令中國與世界差距越來越大。清王朝統治下的中國積貧積弱,屢次遭受國恥,敗掉了華夏5000年悠久的文明。
可除了閉關鎖國,清朝滅亡還有另一個原因——貪腐。貪腐其實是中國數千年以來的頑疾,從古代開始,就有皇帝懲治貪官污吏的事例。這個困擾中國數千年的致命頑疾,在清朝更是愈演愈烈。以眾人皆知的大貪官和珅為例,嘉慶查抄和珅府的時候,竟然搜出了價值約十一億兩白銀的財寶,相當於清政府十五年的財政收入。
公元1875年至1878年,中國北方發生了史上罕見的旱災,史稱丁戊奇荒。山西、直隸、陝西、河南、山東等省份餓死災民1000萬人,清政府得到災情報告,立刻調糧食賑濟災民。可就在這種時刻,竟然還有人私吞賑災糧款。災民已經到了「易子相食」的程度,他們的口糧竟然也要私吞,可以見得大清朝到底腐朽到何等程度。
除了官場腐朽,軍中也難以避免這種歪氣。將軍為了多拿些好處,往往虛報很多人數,致使軍隊真實數量與上報的數量嚴重不符。根據日本間諜在甲午戰爭前的情報數據顯示,清朝一個營應當有505人,可實際上大多數清營只有350人,縮水了31%。清朝將軍們統兵根本不是為了打勝仗,而是為了發財。那縮水31%人的糧餉,基本上都進了將軍們自己的腰包。
謊報人數都是好的,更有甚者竟然謊報戰功。比如甲午戰爭的著名將領葉志超,明明打了個打敗仗,一夜狂奔500里,可他偏偏卻要說自己打了個大勝仗,騙了朝廷不少餉銀。就這種集坑蒙拐騙於一身的將軍,最終竟然能善終,可見朝廷也那他們沒辦法。
清朝本應發展科技,卻因為閉關鎖國而自閉。更可怕的是,清朝的腐敗從官場蔓延到軍中,導致大多數清朝官員為官只為壓榨民脂民膏,大多數清朝將軍為將只為了騙取朝廷糧餉。全國上下污濁不堪,清朝豈有不亡之理?
※老外給清朝辮子起一外號,只有3個字,卻羞於提及,學者:國恥啊
※此人在危難中拯救中國,卻被後世罵了2000年,如今被學者平反
TAG:小A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