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站樁的姿勢是什麼樣的?怎樣站樁?

站樁的姿勢是什麼樣的?怎樣站樁?

本公眾號致力於幫助廣大拳友,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解答。

(由於最近提問的拳友較多,有些拳友的問題我們不能顧及到的望請諒解)

今天我們挑選出三位拳友的問題進行解答

(第一位拳友@天天逛濟南 )

@天天逛濟南

老師好:站樁的姿勢是什麼樣的?怎樣站樁?謝謝了

一木老師:

1、 站樁的定義

站樁即身體如木樁站立不動,起源於古宗教儀式。是中國武術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歷代武術流派中受到武者的重視,如馬步樁,在少林武術和一些南派拳種,就將其作為一種基礎性訓練。所謂「未習拳,先蹲三年樁」,在內家拳中堅形意拳中,有「萬法源於三體式」之說,而在一些年輕的拳種如大成拳、盧式結構中,更是將站樁推到了無以復加的地位。

2、 站樁的主要形式

站樁的變異形式有,如:扎馬(是在我國南方武術中的稱呼),三體式(是北方在形意拳中的稱呼)等。站樁的流派很多,有中醫樁法、峨眉樁法、武當樁法、少林樁法等。

其形式分為躺樁、坐樁和站樁。 站樁是中國武術所特有的一項訓練,是中國武術區別於西方搏擊術的一大特色,綜觀西方搏擊術,其基本上都是著重於肌肉力量的增加和外部形體的訓練,訓練方式不外乎負重練習以求得體格的強化,以供搏擊所用,即所謂「外強」;而中國武術則更著重於「內調」,即內部機理的調整和用力習慣的養成,講究以固有體態能量最大限度地發揮,所以西方拳手大都體形彪悍,爆發力強,而中國的內家好手往往體格瘦弱,但一擊之下,攻擊力卻極強,這就是中外兩種體系搏擊術研究的主題和方向差異所形成的,而站樁就是在這種訓練理念下所形成的一種極具代表性的訓練模式。 大部分拳學體系,都把站樁作為一項基礎性訓練,就如大成拳,70%的時間都放在站樁上,在站樁的基礎上再進行試力、走步、發力,有些則把站樁作為一項深化性訓練,是先學會動,即各種軌跡運動,再進行站樁。

3 、站樁的姿勢

常用的站樁練法是:兩腳開步同肩寬,兩膝微曲,兩臂曲抱於胸前或腹前,雙手距離約十厘米十指相對。然後就是調整身形:頭放正下頜略內收、兩耳放平、雙肩同高、兩髖同高……然後調整精神:兩眼視正前方略低一點,兩耳聽正後方略高一點。百會虛虛向上領起……然後放鬆周身:從頭頂開始檢查,逐一放鬆周身,直至雙膝、雙腳踝,而雙腳穩穩地踩在地上。

反覆檢查、調整並體會節節放鬆、節節對正的感覺,此時,應已達到命門後撐、跨根內縮,臀猶如鐘錘懸掛……體會「虛領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腰斂臀……立身中正、心靜體松……」的感覺,體會氣沉丹田的感覺,體會身備五弓的感覺等等。

此時的放鬆,不是鬆散、軟塌塌,而是周身是一個整體,處於一種「似松非松,將展未展」的狀態。

不僅有靜的樁功,也有動的樁功。

站樁不僅是練基本功,也是一種有效的健身手段

(第二位拳友@稀里糊塗)

@稀里糊塗

老師,學太極拳應該怎麼練腰?

一木老師:

練太極拳一定要練好腰,在練習過程中有許多轉腰動作,也正是因為太極拳的腰部運動,所以練太極拳才能防治腎虛。

在練拳走架中,腰一定要直起來,身法要做到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兩胯松平衡,不能出現前俯後仰,左右傾斜的不良姿勢。

全身動作的變化和重心調整的穩定必須由腰來起主要作用,上下轉動的關鍵也在於腰,推動勁力到達四肢部位仍然由腰主導完成。

在拳架中體悟以腰胯帶動下肢

1、開胯碾腳,由「左摟膝拗步掌」定勢開始,鬆開右弓步實腿之胯,一邊沉一邊轉的用腰胯帶動右腳往外碾轉,邊沉邊轉的過程中始終是右胯骨尖、右膝尖、右腳尖上下相應。

2、扣胯提腳,通過扣右胯帶動左腳跟、腳掌提起離地,只有腳尖點地,扣胯時要配合松腰。

3、垂臀松肩,垂右實腿之臀,當然左臀也跟著垂落的;松虛腿之肩,通過垂臀松肩帶動左腳尖提起離地走弧線的收到右腳側旁。

4、松腰上腳,松腰松胯的帶動左虛腳上前一步,腳跟輕輕著地;右實腿膝部只許微少的彎曲,吃勁點在膝蓋後面,這樣膝蓋受力較小。左虛腿的腰椎以下部位往前面斜下方向松出去,同時胸椎、頸椎以上部位往上松。

5、開胯坐下,放鬆兩腿腹股溝的開胯圓襠坐下成為半馬步,同時松腰塌胯的沉到右腳底,又鬆開左虛腳踝關節使腳跟、腳掌、腳趾貼地。

6、邊沉邊轉,腰胯接著藉助松沉之拳勢往左側轉動成為左弓步的「右摟膝拗步掌」。

7、松腰沉胯,由於剛轉成左弓步時未夠松沉穩固,所以需要進一步松腰沉胯,沉胯動作含有身前左實腿落胯和身後右虛腿塌胯,通過松腰沉胯使「右摟膝拗步掌」身正勢穩了。

(第三位拳友@回家)

@回家

老師您好,太極拳如何做到腳下生根?

一木老師:

1.了解人體力學,弄懂培根的重要性。人體的力都相互作用的,只有腳蹬地(作用力),借大地的反彈力(反作用力),才是人體產生力的本源。所以打拳必須固根,做到落地生根。

2.弄懂太極拳運勁的路線。《拳論》講:「力發之於足,行之於腳,主宰於腰,形於手指。」這就說明勁力之源在腳,運勁的樞紐在腰。太極拳運勁的起點、路線、施力點、支撐點、著力點(落點)的路線是:腳蹬地,地的反作用力運行至腰,松胯、摺疊、旋轉,通過腹部和胸背的配合,傳送到上肢發力點上,或通過髖關節和股骨,再傳送到下肢發力點上。

(1)在腳是說腳首先要踩地落實,才可以生勁,腳下開始起動。

(2)發於腿即是勁力主於腿部,因為腿部的肌肉在全身是最發達的。

(3)主宰於腰是說腰部為周身的樞紐,是勁力的虛實轉換,勁力變化的樞紐。打拳時,要養成一種習慣,即不論大小動作,都以腰部帶動(又稱作丹田帶動)。

(4)形於手指勁力最後傳到並表現於手部。拳論云:「其根在腳.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而絕大部分練拳者都認為太極拳要從手上、身上開始練習,從人的常理上來說大家都很容易接受。但是,這樣練習卻很難快速踏入太極拳的大門。總之,打太極拳,應多加強下盤勁道的鍛煉。

今天的問答就到這裡了,如果您也有關於太極拳方面的問題,歡迎提問!

溫馨提示

如果您身邊也有練太極拳的朋友,把我們推薦給他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拳教學網 的精彩文章:

站樁時,怎樣松腰松垮?

TAG:太極拳教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