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想要開智慧 用真心捕捉靈性生命的存在

想要開智慧 用真心捕捉靈性生命的存在

《華嚴經》五十三參之四彌伽大士章,善財童子已經把老師的本事全部學到手了,遵從師父教導繼續向南參訪提升。「時善財童子蒙善知識深心誨誘,於一切智法,深生尊重。於一切善根,增益信樂。於一切佛法,倍起精勤。於一切善知識教,普加隨順。禮彌伽足,悲泣流淚,繞無量匝,戀慕瞻仰,辭退南行。」

這是修行的態度,進行一個總結,也是總結前面的。前四參是資糧道,第五參進入正行,入禪定,要開悟了。

開悟的智慧叫般若智,普拉加,普拉加從哪裡來?要找到普拉納才算。沒有找到普拉納,沒有般若智慧;沒有普拉納,沒有普拉加。要有般若智慧,一定要能照住般那。

用真心、般若智、普拉加去捕捉普拉納、般那,用這個能去捕捉善根的根,靈性生命的存在。靈性的存在只有感受實體,只有捕捉那感受。靈性的存在非常開闊,不是單一某種形象。感受在哪裡?必須保持活的感受,它會隨著功夫的加深,逐漸在轉變。要去感受那種東西是真心,所以,在正定的解脫路上,第一要求是入定;第二要求是這個感受。

入定的過程里要把大腦里的雜質全部釋放出去,與身體上遭受的種種扭曲、負的能量通通釋放出去。這是入定前的一個標準。當這一釋放負能量里看能不能掌握到真心般那的存在。一般善根好的人,半年;一般的普通人,三年;笨一點的,五年翻過。這地方不掌握,師父不教。

真心捕捉真性、普拉加捕捉普拉納、般若如何捕捉般那的部分。這兩個怎麼相應,是這一階段的要領。真心能扣住善根,證初果,永不退轉,即阿彌陀經上阿毗跋致。師父帶到十信滿心,入法界以後,才叫成熟。

沒有般那,就沒有般若。般若一切智是能,能掌握到般那,一切智是對生命的本然那個原始狀態要能掌握住。不能掌握到般那,一切智不起作用。要怎樣掌握般那,才讓這般那的存在顯現出般若。般若有了,才叫開智慧。

所以,進入禪定,首先就是找般那。禪宗十牛圖,叫尋牛、覓牛。修行過程中牧牛,事實就是要捕捉這個般那,把忘失丟掉的牛(般那)找回來,丟掉的心怎麼找回來。找出來的牛與般若智要合一,到最後雙泯,都沒有了,一個圈圈。不進入禪定,不可能有般若智。

定位,從定位這邊構思一套邏輯,邏輯是可行的,裡面重要的關鍵處,都能處理好。遇到關鍵,都能突破。精進勇猛時,外緣排開,時間是不限時的,突破關卡。體能與心理能量發揮到某種程度以後,自然就會靜下來,那個情況是相當高。

要用功一段時間是很難的,通常要閉關,有人護關。原則上三月,或三年,到五年都不一定。如想精進,一定把整個菩提道思維完畢,這叫菩薩思維。

深心誨誘。善財在這地方最少世間三年。從讀經,每一個變數轉化都要相當時間,要一再回味。修行專業,不能疏忽,某些地方要一再反覆!

學後交流參究:1、對語言文字表達方法,有什麼心得體會?2、彌伽長者是如何教導善財的?3、善財是如何成就的?(海雲師演華嚴,圓明筆記心要)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子吼 的精彩文章:

活在虛空的人依賴少 無逼迫感 修大福報
做喜歡做的心不染 做不喜歡做的心不煩

TAG:師子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