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邂逅之Patrick
在藝術品和文物市場上,有兩類人似乎影響至大而又水火不容。那就是博物館的研究員curator和做生意的dealer。記得曾經有一次在國絲館與Sharen Takeda一起喝咖啡,她是洛杉磯藝術博物館(LACMA)的資深研究員,第二代日裔美國人。我說起在紐約熟識的兩位專做織綉服飾的老資格dealer,L.G和Titi,用了不少褒義的辭彙。Sharen聽後態度溫和語氣堅決地對我說:「永遠不要相信任何一個dealer。」
這使我想起倫敦一位從博物館curator的位置上退下來做了古董商的Patrick。他1986年出版的《China Trade, 1800-1860>》是研究中國外銷油畫的重要參考書。他也經常在諸如Asia Art這樣的雜誌上發一些學術性較強的文章,內容大多是與近代中國有關的繪畫。他對中國西畫的啟蒙者G.Chinnery的研究也頗令人注目。如今他在倫敦一家專營中國和亞洲近代外銷畫的古董店工作,主管鑒定和銷售。我猜想他在店中應該有股份。
Patrick相貌堂堂,作派紳士。雖然各大城市的dealer中,我認為倫敦的dealer最紳士,Patrick在倫敦紳士風格的dealer中,仍然不失為出類拔萃。他曾從店裡的庫房中拿了一幅署名Sungua的油畫給我看。畫的是廣州十三行為背景的港口與船舶,典型的外銷題材。「你說這是Sungua的作品嗎?」他狡黠地一笑。「署名並不是一個非常有力的證據。」我有一個年輕的朋友那時正在比利時皇家藝術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博士論文正是十八,十九世紀的中國外銷畫。我和他一起在拜訪Patrick時,他頗為慷慨地取出很多相關的作品供我朋友觀看分析,並與他討論相關的問題。這時的店堂,頗有一點校外課堂的樣子了。
我交往的圈子裡喜歡水彩的朋友,常從他那兒買東西。買的雖然是歐洲畫家而不是中國人的作品,但題材多為中國或亞洲的風物。這是他和這家店的專長。比較喜歡的一張是(圖一)十九世紀一個英國海軍上將畫的寧波鎮海。歐洲的探險家,不管是軍人,航海家,商人還是傳教士,都肩負著為其祖國收集世界地理情報的工作。在攝影術沒有發明和推廣之前。手繪是最重要的途徑。而水彩寫生又是其中最常用的。這成為歐洲水彩風景的一個源頭。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歐洲船長成為頗有水準的水彩畫家的原因。
海軍上將John Corbett (1822-1893)的水彩作品-寧波鎮海
船長Reginald Rudyerd(1848-1888)的水彩作品
水彩畫-廣東黃埔附近
我覺得Patrick就價格而言還是比較好商量的。他老闆的夫人還因此對他很不滿。老闆本人比較開通,也相當懂行。有一次他告訴我,中國的外銷畫,年份早的,如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前期,常常品質較好,而且品相也好,沒多少修復的地方;而較晚的,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則常見損壞較嚴重,condition較差的。對此我們也有同感。發現了這個規律性的現象,其中的原因反而不難給出解釋。
以我個人經驗來講,female dealers比較tough,而male dealers比較flexible或approachable。這樣一說,好像就『政治不正確』了,那我道歉在先了。
Patrick在與中國學者交流外銷油畫
分享藝術之美
本公眾號只刊登非虛擬原創作品
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