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發展步入快車道 人才缺口達500萬
圖說:AI大學副校長鬍國平帶來《學習AI,走近未來》的分享 主辦方供圖
從大數據到雲計算,再到人工智慧(AI),世界在計算中衍生出無數可能。當AI在不知疲倦地學習人類,我們又對AI的深刻影響有著怎樣的認知和重視?中國想要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的中心,有需要做出哪些改進?日前,科大訊飛AI大學未來課棧來到上海,數位人工智慧大咖暢談他們眼中的AI世界。
AI正不斷改變生活
在人工智慧技術飛速發展,產品不斷進入行業和生活的今天,人工智慧已經不僅僅是技術的新突破,更是生活方式和理念的再升級。最明顯的,似乎只是短短几年時間,商場里的導購員開始變成能聽會說的機器人。在人工智慧商業化專家吳霽虹看來,AI賦予了我們諸多便利,也給予了我們無數的機會。這些便利和機會,都是由AI的開放平台賦予我們的,AI開放平台是一個能量庫,讓大眾擁有「超級能力」。吳霽虹同時表示,每個人每天產生大量數據,如果這些數據可以買賣,那麼它就變成一種資產,但是目前這種資產的歸屬權並沒有明確。「如果經濟困難人群願意出售他們的數據,可能會給他們多一份生存保障。」
NLP(自然語言處理)一直是AI領域很火的子領域,同時也是是AI領域最難攻克的技術之一。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張奇教授介紹,NLP分為2種,自然語言理解技術是將自然語言轉化為計算機程序更易於處理的形式,自然語言生成技術是將計算機數據轉化為自然語言。「如今隨著深度學習的不斷發展,NLP技術上的難點也在逐一被攻破,雖然在機器翻譯和閱讀理解方面目前無法做到很完美,但未來所能達到的水平,一定是超乎我們想像的。」
在創新工場AI研究院副院長王詠剛眼中,我們正處於人工智慧商業化的第四階段。「人工智慧的發展浪潮有三次。前兩次,人工智慧是提出問題,第三次人工智慧主要是解決問題。」 今天的人工智慧雖然還不能做審美、自我意識等主觀性比較強的工作,但人工智慧的商業化已經走到了比較成熟的第四階段——AI正在被嵌入每一件硬體產品和每一個應用場景。「未來的5年到10年,AI創投將主要涉及多媒體+AI、多輪對話和機器翻譯、以及很多人期盼已久的全天候、全路況自動駕駛等領域。」王詠剛說。
中國AI人才缺口大
隨著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我國的人工智慧發展步入「快車道」。相關領域的人才隊伍能否跟上,被越來越多人所關注。據大街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慧人才缺口超過500萬,精準AI人才50萬,供求比例為1:10。人才短缺,已成為整個人工智慧行業面臨的一大問題。
圖說:大街網與AI大學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致力培養AI人才 主辦方供圖
據介紹,大街網站內,除23萬精準AI領域技術崗位人才外,擁有泛AI類互聯網技術人才1250萬。他們中90%的求職者認可AI領域的發展前景,並有意願加入其中。提升泛AI人才業務能力,挖掘其潛能,將成為解決AI人才缺口的最大可能。在科大訊飛研究院院長鬍國平看來,人工智慧人才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頂尖的科學家,他們需要去研究新的演算法、理論。其次,我們需要更多、更廣泛的AI技術研究工程師,進行AI技術的持續打磨、迭代優化等相關工作。另外,我們還需要大量泛AI人才,基於相關的AI技術去實現創新的產品和創新的服務,同時對傳統行業升級改造。」
去年10月,科大訊飛與中國科技大學、重慶郵電大學一起創立AI大學,旨在為AI開發者和興趣者提供面對面的交流平台,滿足各地開發者和興趣者的學習和交流需求,目前學員已突破四萬人。胡國平同時宣布,2018年「頂天立地」iFLYTEK AI大賽也已經啟動,以「技術頂天、應用落地」為口號,致力於為更多的AI開發者提供「創造」的機會和可能。
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郜陽
TAG: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