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志願軍烈士骸骨歸國,也是老兵們另一種形式的重聚……
前言:
2015年3月20日,第二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迎接回國儀式在瀋陽桃仙機場舉行。
民政部1日發布消息,經雙方磋商,韓方將於今年3月28日向中方再次移交20具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在此之前,雙方將於今天3月26日在韓國共同舉行裝殮儀式。
2014年至2017年,中韓雙方已連續四年成功交接569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今年是按照中韓雙方達成的共識實施的第五次交接。
在每年的清明節前,隨著忠骨的回歸,我們在朋友圈迎接、感慨、致敬的同時,更應當知道除卻這些緬懷之外,老兵被帶回來的,不只是他們的遺骨。
正文:
一個講了六十多年的回家故事
這是一段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歷史,它不僅是書本上無言的話語、生硬的數字,也是一個講了六十多年的回家故事。
資料圖:一位志願軍烈士的墓碑。
在韓國北部坡州市、距離朝韓軍事分界線僅6公里的一個村莊旁,一條泥濘的小路的盡頭,有一座幾乎很少有人知道的、頗為神秘的墓地。
在這裡,所有的墓碑,都不是按照韓國傳統向南安放,而是朝著死者家鄉的方向——北方。
這裡共安放了數百具志願軍烈士遺骸,但他們到底是誰,叫什麼名字,生於何年又死於何日,全部都是空白,木板做的簡易墓碑上,寫的最清楚的就是譯為「中國軍」的韓文。
1950年冬,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黎民攝影
那年,那月,許許多多十幾二十歲,在人們眼中還是孩子的志願軍戰士步入朝鮮戰場。
經歷了幾十次戰鬥後,有的連隊的一百多張年輕面孔只剩寥寥之數,有的連隊在猛烈的炮火下共赴光榮,還有的連隊在冰天雪的戰場上化作了「冰雕連」……
數萬將士,烈骨忠魂,不留姓名地長眠在了異國他鄉。
「古來征戰幾人回?」幾人回?幾人回……
幸矣!從2014年開始,每至清明節前,我們總能等到一批批英雄榮歸故里。有的人,為了看他們一眼,已經等了幾十年……
資料圖:曹秀湖老人。
有位老人叫曹秀湖,一名志願軍老兵。
1950年,曹秀湖作為第一批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在66軍197師任救護兵。
2014年,85歲的志願軍老兵曹秀湖,從報紙上看到新聞後,背著家人,早上8點鐘就趕到了烈士陵園門口,靜靜地等待著。
2014年3月28日,韓國運送437具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這裡面有曹秀湖的戰友。
老人從20多公里外趕來,一個人在這裡站了5個多小時,只為了再看當年的戰友們一眼。
60多年的生死相隔,故國遠離,終於在這一天重聚在深情的目光里。
那是跨越了六十多年,跨越了半個多世紀的等待和期盼,那些被時光留在過去的故事,被歲月鎖住的戰火記憶,可能只有待英雄歸來時,才能在這些老兵的記憶里重新解鎖。
骸骨回家,也是老兵們另一種形式的重聚……
一段我們不能忘卻的歷史
有名有姓的志願軍,無名無姓的遺骸。
其實,很多人都不清楚當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是在怎樣艱苦的條件下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的。也許在人類戰爭史上還從來沒有過哪次戰爭出現過如此懸殊、如此震撼人心的數字。
資料圖:志願軍戰士在上甘嶺陣地上歡呼勝利
上甘嶺戰役,敵軍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
志願軍戰士在我方陣地山頭被削低兩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許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的情況下,持續鏖戰43天,反覆爭奪陣地達59次,擊退敵人900多次衝鋒。
1950年11月28日,長津湖戰役打響的第二天,志願軍第20軍第59師第177團1營6連,奉命攻擊柳潭裡以南9公里的死鷹嶺,阻擊美軍陸戰1師南逃。
結果在零下40攝氏度的極端嚴寒下,穿著單衣的125名官兵全部凍死在死鷹嶺高地上。
漫天風雪中,官兵們犧牲後仍然持槍俯卧戰壕,保持著戰鬥姿勢,彷彿是一群隨時準備躍起的冰雕,卻再也邁不出衝鋒的腳步……
「聯合國軍」總司令,美國陸軍上將馬克?克拉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訂。
後來「聯合國軍」總司令,美國陸軍上將馬克?克拉克在回憶錄中自嘆:「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勝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
志願軍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艱苦奮戰,就是這些年輕的戰士把美軍打到了談判桌上。
也許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明白,自己的背後就是祖國,所以如此拚命。
曾經,197653名中華兒女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寄宿」了六十多年,如今忠骨回家,帶回家的還有帶領大眾解鎖歷史、回望歷史、反思歷史的「密碼」。
我們常說,遺忘歷史就是對未來不忠。
生活在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年代,我輩自當傳承接力,牢記歷史。
一種絕對不能遺失的軍魂
上甘嶺戰役,美軍崩潰
據說美國軍人對中國軍人懷有一種頗富神秘感的尊重。
這種尊重來自那些在冰天雪地的朝鮮戰場連一把炒麵一把雪都吃不上依然衝鋒不止的戰士,來自那些在零下40度嚴寒中單衣單褲作戰凍死在長津湖畔的英雄。
那些給美軍印象深刻的「撕心裂肺的軍號聲」「尖利刺耳的哨子聲」,那種奮勇拼殺、排山倒海之勢,那種除去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的志願軍精神,被稱為「謎一樣的東方精神」。
謎一樣的東方精神,便是那個時代的中國軍魂。
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槍炮聲早已停息,戰爭也彷彿離我們很遠很遠了。
有外媒在鼓吹著中國威脅論的同時,也在黑暗處發出輕蔑的質疑:中國的年輕一代,還能否舉得起鋼槍了?
九八抗洪,戰士用身體築起人牆。
GIF
汶川地震,空降兵某部數名戰士從高空跳出艙門。
回想汶川地震、九八抗洪、天津爆炸……
一群二十齣頭的小夥子,他們用身體築起人牆抵禦洪水,他們寫下請戰書、立下生死狀從5000米高空跳往災區,他們穿著迷彩綠逆著人群的肩膀跑出「生命通道」。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抗戰老兵乘車方隊。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雄赳赳氣昂昂」駛過天安門前的方陣中,大多都是年輕而堅毅的面孔,緊隨其後的是老兵滄桑而堅定的敬禮。
一聲聲的腳步聲中,是新老兩輩對中國軍魂的交接傳承。
對於如今新時期的中國軍隊,我們正在走著的和將要走的路,其實是沿著先烈們的路延伸過來的。
我們或許遠遠不足以稱得上是英雄,但我們卻繼承了前輩英雄們一以貫之的信仰,那便是中國軍魂。
3月28日,又一批英雄老兵即將回家。
烈士遺骸歸來的同時,那份記憶、那段歷史、那種軍魂也再次回蕩在我們心裡。
(文/耿陳)
※對越反擊戰切斷同登越軍退路,我軍副團長帶隊衝鋒不幸中彈犧牲
※是的,你爹是特朗普,可我還是要和你離婚!
TAG:軍武一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