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航程近萬公里殺傷力超億噸 俄媒揭秘普京秘密武器高速潛航器

航程近萬公里殺傷力超億噸 俄媒揭秘普京秘密武器高速潛航器

據俄羅斯《觀點報》網站3月19日報道稱,普京在向聯邦會議做的國情咨文中提到的水下無人潛航器,是一種能在大海中使用的戰略攻擊系統,在正式公之於眾之前,西方早已開始炒作此事。

其實,在俄國內以及國際會議期間,普京已不止一次公開提及這一殺手鐧。非但如此,在他於2015年11月10日會見國防部以及國防工業代表時,曾經播放過介紹無人潛航器的幻燈片。2016年12月,據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報道,美國情報部門證實俄正在B-90「薩羅夫」號潛艇上測試無人潛航器,這一項目在俄被命名為「海洋多用途系統狀態-6」,它的北約代號為「卡尼翁」。

從幻燈片中可以辨認出下列字樣,即新武器系統的目的在於「摧毀敵人位於近岸區域的經濟設施」,並通過「製造出在長時間內不宜從事軍事、經濟以及其他活動的大面積放射污染區」,令對方蒙受無法接受的重大損失。據介紹,它攜帶的是殺傷力超強的1億噸TNT當量級熱核彈藥,彈殼用鈷製成。

倘若公開信息屬實,那麼新型潛航器的續航能力將達到近1萬公里,幾乎與彈道導彈比肩。不過,彈道導彈的軟肋在於受到發射區域和彈道的限制,即敵人已事先獲知可能的發射區域及彈道軌跡,存在導彈被擊落的可能性。研發一種與潛射導彈類似,具有高速度、遠射程、較高自動化水平的武器是極具誘惑力的。因為體積小,要發現它無異於大海撈針,畢竟在500米以下的深水中,磁力探測裝備的功效大打折扣,而聲學探測可以用噪音信號來干擾。

圖為水下無人潛航器想像圖

或許,俄羅斯研究者們已經攻克了新武器的高速潛航難題。似乎它的速度並不像魚雷導彈那樣需要藉助超空泡技術來實現,畢竟那樣會產生很大的噪音。然而,無人潛航器極高的功率重量比,加上可大幅降低摩擦阻力的特殊外形、特製的外殼材料,三者相得益彰,令體積不大的它既能追上水面軍艦,也能趕上潛艇,同時極難被對方發現。普京在介紹它時說,該潛航器「在速度上擁有數倍於對手的優勢」,這很可能是指在攻擊階段,核動力裝置可以極速工作,能夠突破對方的反潛系統。

目前看來,在潛航器及其載體即第五代潛艇實現自動化後,它們不只是可以打擊地面設施,顯而易見的是,高速、自動化的潛航狩獵者的潛在目標是敵人的大型船隻、艦隻編隊和港口。若是進一步發揮想像力,自動潛航器還能攜帶小型反艦導彈或海洋水雷,而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毋庸置疑,它還能夠充當極具價值的特工,即從事聲學及無線電情報的搜集,在後一種情況下,天線可以外置也可以拖曳。不排除未來還將出現它的改進升級版,從而運送「蛙人」。

如果被發現,攔截這種潛航器將非常困難。即便是MK48這樣最頂尖的魚雷,若不加快速度,也拿它無可奈何。相比之下,在對潛航器實施火力阻攔的情況下,速射型的深水炸彈發射炮才有一定的機會。美國軍方承認,海軍所列裝的主動聲吶定位儀,其作用半徑僅在18公里以內,而被動定位會影響瞄準的精確度,不利於攔截。

當然,新武器的很多信息不會對大眾公開,在可預見的將來也未必會解密。

那麼,水下導航將如何操作?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航天器角位校正。但要看得見天,它只能短期露出水面,從而極易被敵人發現。另一個方案是使用慣性制導系統和水下地形識別系統,跟很多現代化的導彈利用地形圖即時校正軌跡如出一轍。

當然,它屬於一種戰略武器,這一信息外泄並非偶然。它能夠確保摧毀敵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軍事 的精彩文章:

印媒稱中國在洞朗地區搞基建 印高官稱局勢「敏感」可能升級
俄媒稱俄五代戰機蘇-57飛抵敘利亞:試飛未完 先行參戰

TAG:參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