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山永在 通山永在 青山隱隱 流水悠悠
從陳列室出來,進入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富麗堂皇,但與一般的大雄寶殿沒有什麼區別。唯一不同的也是最為珍貴的是它的正面東側牆壁與西側牆壁上各有一塊碑。東邊的為《重修夾山靈泉禪院功德碑》。此碑立於康熙四十四年,此時,奉天玉和尚圓寂已經30年了。此碑除了記載靈泉寺的由來及此番重修的情況外,重點談到了奉天玉和尚與野拂和尚的到來及對寺院的貢獻。西牆的碑為《重修夾山靈泉寺碑誌》,此碑立於道光三十年,其中也談到奉天玉「飛錫來茲,實繁有徒,叢林大啟」。這兩塊碑應是寶貴的文物了。
大雄寶殿的後邊有地道,地道通通向奉天玉的墓穴。這個墓穴是1980年挖掘的。我們進入地道,已是整理得很清爽了。據陪同我們參觀的夾山寺管理處的朋友說,此墓有三穴。中穴有一青花瓷壇,飾有麒麟、鳳凰圖案,壇內內盛放舍利子。壇上覆壓著一塊古方磚,磚上有銘文。銘文雲:
中興夾山祖庭弘律奉天大和尚塔銘:師於大清壬辰年六月,受石邑魏侯請書,領徒開山,歷盡清要,卧風餐水二十年,叢林大舉,門徒弟子數千眾。歿於甲寅年三月,茶毗得舍利子數百枚,子聞驚悸,謂:澧陽無是高僧耶,非澧陽無是高僧耶,即兩湖亦無是高僧耶!予不得不為感動,傾倒,稽首為師述銘。作吾儒之木鐸亦可,作釋教之金鑒亦可。銘曰:師承願力,來度眾生。口吐寶月,心秘夜明。抑嗔嗔喜,拂惡惡清。藏碑荊棘,百鍊精金。八九益一,頓入聖神。舍利利流珠,百世軍聞。西崗有塢,永歆佳城。假以玉色,補之為銘。周王丙辰孟冬吉旦。賜進士第翰林院澧陽劉瑄撰.
這段銘文,我在資料上認真看過。有幾點很值得注意。一是銘文作者補之。補之是李自成侄兒李過的字。李過是李自成部隊中的重要統帥,地位僅次於李自成。巧的是在開掘此墓穴時,還發現一塊紀念奉天玉和尚的殘碑,碑文中許多句子與此銘相同,落款也是「補之為銘」,不同的是碑文的後面還有「野拂」的篆刻印章。野拂在奉天玉圓寂後,離開了夾山,他的墓1981年在距此不遠的慈利高峰鄉發現。墓上的碑文說:「老禪師,武夫也。戰吳王於桂州,追李闖於澧水,無如戎馬屢乘,莫展風雲之路,是以逐鹿不事,竟甘泉石之棲。」系。「追」,可以理解成追隨。如果野拂真是李過,那值得他待春為師的只能是李自成;而李自成不選別人獨選李過來陪伴 自己,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二是碑文中「口吐寶月,心秘夜明」這些句子,顯然非一般語,耐人尋味。此銘未明說墓的主人是李自成,這是最大的遺憾了!
夾山寺管理處的朋友說,這種一墓三穴的體制與李自成祖父的墓近似。又說,此墓方向坐西朝東,而塔銘向北而立。此夾種設置頗為特別。如果奉天玉真是李自成,莫非他的心仍然在北方,在那曾經讓他坐了30天龍庭的紫禁城?
兩個謎:奉天玉的迷,野拂的迷。只要解開一個迷,他迷春遂解。然這兩個迷都如輕雲蔽月,既清晰又模糊,既親近又遙遠。是耶,非耶?
出得地道,天青地碧,我們餘興未了,仍在談這兩個迷。市志辦的葉先生熟悉常德掌故,他說,清康熙年間有個人親訪過夾山寺,見過奉天玉,並斷定奉天玉即是李自成。此人叫張琮伯,康康熙初年,選授雲南永昌府同知,路經常德,停船訪夾山寺,見到一老僧,狀貌奇偉,談詞豪爽。這位張先生見與老僧談話投機,竟在此住了三天。數年後,張先生提升為江西撫州知府,回舟復經此地,往訪老僧,老僧已去世了。與徒弟交談,探問老僧身世,徒弟告訴他:「吾師即闖王也。」張琮伯大驚,再問傳言死於九宮山的李闖王是誰,徒兒說,那是李自成的義兒。這個故事真是太過癮了,傳奇色彩極濃。我後來找來了資料,果然有此說,見之於《甲申朝事小記》與《半窩雜記》。我不懂史料學,不知這兩部野史價值如何。
阮教授說,如果說張琮伯的故事可能疑於史料,那麼,澧州知府何璘寫的《書李自成傳後》,史料的真實性應是沒有問題的。是嗎?阮教授遞給我一本資資料,上面就有何的文章,節選自《澧州志林》。何在文章中說,他過去看《明史》,對史載李自成為通山九宮山村民用鋤頭打死有所懷疑,有個姓孫的教書先生告訴他,自成實竄澧州,在夾山寺為僧,今墳尚在。後,何去夾山探訪,見到了一石塔,塔面上大書「奉天玉和尚」,前有一碑,碑文為其徒野拂所撰。問寺內一老僧,說奉天玉和尚順治初年入寺,康康熙甲寅歲去世,不知是哪裡人,聽聲音像是北方人。和尚臨終有遺遺言於野拂。至於說了什麼,不得得而知。還說寺內還藏有奉天玉的遺像。何即讓取來看,只見高顴深,鴟目曷鼻,狀貌猙獰,與《明史》所載李自成模樣相相同。何於是認定,奉天玉是李自成。
兩件事,一為親見,一為聽見,說是也可以說是,說不是也水可以說不是。說是,因為全是親見親聞,合情合理;說不是,因為畢竟都只是聽說,沒有更重要的文字依據。總之信不信由你了。
通山說最大的疑點是沒有驗過屍,南下清兵統帥阿濟格的奏書說是「屍朽不可辨」,而親用鋤頭打死李自成的程九伯,其族譜記載此事,說打死的是一個叫李延的人,查李自成沒有用過這樣的名字。顯然,通山說也是不足為證的了。
李自成之死距今不過300多年,就如此撲朔迷離了。通山與夾山都有李自成的陵。楊局長說,去看看夾山寺旁邊的闖王陵去,修得很大氣。我說,好。當然,我這不是去踏訪名勝,只是一座園林罷了。
李自成的結局對於李自成起義的事件來說,意義也許不是太大。李自成是被殺害還是做了和尚對李自成沒有什麼影響。做了和尚就是做了逃兵,大概後人不會再這樣說了。讓我感到很有趣的是這做和尚的結局。好些人事業不成就去做和尚。順治皇帝不想做皇帝了,去五台山做了和尚;唐朝末年黃巢起義失敗,據說也去做了和尚。也有人事業紅火得很,也要去做和尚的,梁武帝做了和尚硬是讓臣下用用重金贖了回來;近代的音樂家、畫家李叔同春風得意之時,竟去虎跑寺出了家,日本太 太怎麼哭求一見,就是不見。佛教的魅力大矣哉!
我們離開夾山,已是紅日西斜、黃昏時分了。夾山寺籠罩在晚霞暮靄之中。寺院的晚鐘響了,聲音沉悶而又雄渾。暮鴉鼓噪,撩過林子。風起了。
我還在想著李自成,那樣一場轟轟烈烈的偉業,竟在成功之後瞬間崩潰了。簡直不能讓人相信,英雄蓋世的李自成竟然會被幾個村民用鋤頭打死,或者通入空門青燈黃卷終其後半生。
設使沒有清兵入關,做了皇帝的李自成又將怎樣將中華民族領進工業化的近代呢?我不知道…
一首在石門與米脂流傳的詩在我的耳邊響起:
英雄一代赴飄萍,大塊空留百戰身。 搗碎乾坤驚日月, 踏翻宇宙走雷霆。 時來作惡天不怕 運去看經佛不靈。 事業空隨流水去, 禪房夢醒夾山青。
有人說此詩是李自成做的,但沒有充分的根據,也是一個謎。
自會有人來踏訪夾山的,李自成的結局恐怕要長久地討論下去。這沒有什麼不好,不只對通山,也對夾山。
夾山永在,通山永在。
青山隱隱,流水悠悠。
※如果你穿越到明末成為李自成,你會怎麼鞏固大順朝?
※吳三桂是情種,「一怒為紅顏」?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