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認識西瓜的一生!四個時期採取不同措施促高產

認識西瓜的一生!四個時期採取不同措施促高產

西瓜的一生可分為四個時期,各時期中有著不同的的形態發生、生理作用、生物學要求,同時各時期之間又有不可分割的聯繫。

因而在栽培上也必須針對每個時期的不同特點以及前後時期的關係,給予不同的控制或促進措施,以滿足各個時期的不同要求,使高產優質的形成過程由前一時期的協調生長,順利地推移到下一時期的協調生長。

1、發芽期

從種子萌動至子葉充分展開、真葉顯露為發芽期。經過浸種催芽的種子,在氣溫15~20℃條件下,這一時期大約經過九天左右。植株在這一時期中主要是利用胚中的養分形成胚軸和胚根。

下胚軸在此期中的長度、增量占期終值的68%左右。這時苗端已分化出2~3枚幼葉和1~2枚葉原基,生長錐呈扁圓形。在此期間植株地上部干物重的增量極小,僅占其終值的0.0012%,其增長速度也很慢,期末乾重僅為期初乾重的1.09倍。

由於整個植株在此期的生長量極小,故對三要素的吸收量也很小,僅佔全生育期吸收量的0.01%,其中以氮為主。「破心」時植株所吸收氮(N)、磷(P2O5)、鉀(K2O)之比例為3.56:1:1.56。

子葉是此期的主要光合器官,其光合及呼吸強度都高於植株旺盛生長時期真葉的強度,但它的蒸騰強度卻小於真葉的強度。這一時期光合產物的輸入中心(即生長中心)是有著葉原基分化的生長錐。

該期子葉的光合產物主要供應下胚軸和其本身,本期結束時兩都所含總放射性強度占標記子葉輸出的70%以上。

總之,植株在此期中主要依靠利用胚中的營養物質來完成其幼芽的生長,同時由於展開的面積雖小,但有光合能力較強的子葉,而生長錐又有葉原基的分化,這就給幼苗的生長做好了準備。

栽培上,在種子出土前應該創造種子發芽所適宜的溫濕條件,加速發芽過程的進展。據試驗,西瓜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為15℃,最高溫度為40℃,最適溫度為28~30℃,而無籽西瓜發芽的最適宜溫度為28~35℃。種子出土後,一方面保持適當的土壤溫度,滿足幼芽生長之需要,並要利用子葉光合能力較強的特點,充分地利用陽光,另一方面又要控制過高的溫濕條件,避免下胚軸的過旺生長,促進生長錐中幼苗葉的分化和生長。

2、幼苗期

開始顯露真葉至「團棵」的一段時期為幼苗時期。在氣溫15~20℃的情況下,這一時期大約經過一個月左右。

此時期植株展開5~6枚真葉,它們順次排列成盤狀,其葉面積不大,僅占最大面積的2.24%,但其增長速度則要大於其他各期,其增長速度是按指數曲線增加的。

在此期中,下胚軸的生長趨於穩定,上胚軸自出現後一直保持在0.3~0.4厘米左右。莖軸的生長極為緩慢,期末時的長度僅為2~3厘米,整個植株呈直立狀。

在此期間,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質重的增量不大,僅占其最終值的0.51%,但其增長速度很快,也是按指數曲線進行的,全期增長34.42倍。

該期中植株對三要素的吸收量因生長量有限,故僅佔全生育期總吸收量的0.54%,其中以氮肥為主,「團棵」時植株所含氮、磷、鉀的比例為3.80:1:2.76。此時葉片的光合和呼吸強度較小而蒸騰強度較大,「團棵」時三者的強度分別為抽蔓時期結束時的76.99%、94.40%和123.62%。

根據同位素示蹤的研究得知,此期的生長中心是在進行著複雜分化的生長錐。光合產物主要供應葉片之生長,「團棵」時葉中所含總放射強度占標記葉片輸出的1/4~1/2以上,而分配到根部的數量也要佔16%~27%以上,可見此時植株在積極形成同化面積的同時也在積極地形成它的吸收器官。

在此期內生長錐中進行著複雜的分化過程。在第二片真葉展開時生長錐上已有花原基的發生,在「團棵」時植株除了已展開的五枚真葉外,主蔓苗端還分化出8~9枚分化完全的小葉,第六節以前的各葉腋內均有側蔓的分化,其後各節的葉腋中的雄花在解剖鏡下已可分出花柄和呈拳狀而尚無裂片的花萼兩部分,在第十一、十二枚葉片葉腋中已有雌花的分化,其頂部已有花萼和柱頭的突起,在有雌花的葉腋中,其他各器官的分化較慢。

總之,植株在幼苗時期完成了幼苗的生長,光合和吸收面積有了較大的擴展,而生長錐和各葉腋中又有葉原基和側蔓等器官的分化,這都給植株進入一個新的莖葉旺盛生長時期準備了條件。同時這一時期還開始了花芽分化,為後一時期花器的生長作了準備。

栽培上應進行多次中耕,或覆蓋地膜等提高土壤溫度,來促進根系的生長和側生器官的分化。

土層缺水時,應採用「澆小水、澆暗水」的方式進行灌溉,在第二片真葉展開時,即於植株開始迅速生長到來之際,應追施一次以速效性氮肥為主的肥料,這將對獲得強壯的幼苗起到良好的作用。

3、抽蔓期

從「團棵」到留果節位的雌花開放為抽蔓期。這個時期所延續的時間隨品種、氣候以及留果節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從「團棵」至第一朵雌花開放,在20~25℃的氣溫條件下,大約經過18天左右,以後每隔3~4天開一朵雌花。

「團棵」後節間迅速伸長,植株地上部由直立狀態變為匍匐狀態,從此地上部營養器官進入一個新的快速生長階段,此期葉面積增量要佔一生中最大葉面積的57%以上,主、側蔓之長度增量分別占其終值的68.93%和63。16%,由此可見,本時期是奠定植株營養體系的主要時期。

與此同時,從第六節前後開始,在每一個葉腋中有雄花的陸續開放,在第十一、十二節前後的葉腋中出現第一雌花,其後大約每隔7節左右再著生一朵雌花。

花期地上部干物質重隨著莖葉的迅速生長而增加,增量占其終值的18%,增長的速度也很快,全期共增加35.54倍,平均每日增加倍數也要遠遠超過其他各期(1.5倍),植株對三要素的吸收量也因之而增加,佔全生育期吸收量的14.67%,其中以氮肥為最多,植株在此期結束時所含氮、磷、鉀的比例為3.59:1:1.74。此期中葉片的光合和呼吸強度也隨著植株的迅速生長而提高,本期結束時兩者之強度是一生中最強的時間,在此期間蒸騰強度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較高水平。這個時期的生長中心仍是生長錐。

此期留果果實(第三果)之前的葉片還十分幼嫩,其光合產物基本不輸出;主蔓瓜後和側蔓基部之葉片是此時的主要功能葉,其光合產物主要輸送到旺盛生長的莖葉之中,莖葉中總放射性強度占標記葉片輸出的80%以上;此時主側蔓之間尚無養分的相互轉移。

總之,這一時期是植株建成莖葉營養體系的主要時期,又是雄花、雌花陸續分化、孕育和開放的時期,很顯然這就給果實的形成奠定了物質基地。

栽培上此期既要提早和加速莖葉的生長,迅速形成面積大、光合強度高的營養體系,以便給果實的生長提供更豐富的物質基礎,又要適當地防止過旺的營養生長,以促進生殖生長。

為此一方面在「團棵」時追施大量的氮肥為主的完全肥料並進行澆水,另一方面,應採用盤條、壓蔓和整枝等方法,控制過旺的營養生長。

4、結果期

從留果節位的雌花開放至該果成熟為結果時期。在氣溫25~30℃的條件下約需經過35~40天。這一時期又可進一步分為三個時期。

(1)坐果期;

是從留果節位的雌花開放至「退乳毛」。一般經過4~5天。雌花開放後,子房開始膨大,果面上的茸毛漸顯稀疏,整個果實也因而顯得有澤,瓜農稱為「退乳毛」。此時果實的生長量很有限,其體積和乾重僅達終值的0.8%左右,但此時雌花正處於授粉、受精的過程,是該果實能否坐住的關鍵時刻。就果實各部分的生長而言,這時果柄已基本建成,其長、粗度均達到其終值的80%以上,果皮的生長先於胎座的生長,此時期結束時,果皮厚度已達其終值的46%以上,而胎座之半徑僅達13%。種子在此時已有雛形,但僅成膜狀。由於此期是在抽蔓時期已建成強大同化面積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這時莖葉的生長更為旺盛,在這短短的幾天中,葉面積增量就達其最大值的1/4,主側蔓長度增量也占其終值的1/4~1/3,而它們平均每天之增量則要遠遠地大於其他各期。

隨著蔓葉的旺盛生長和果實的開始生長,植株地上部干物質重之增重達其終值的8.07%,全期共增長1.44倍。植株在此期中吸收三要素的量點總吸收的量的7.28%,由於此期仍以莖葉旺盛生長為主,所以需氮量最多,植株在本期結束時才開始進入養分的大量累積期,故在「退乳毛」時,植株中鉀的含量才微微地超過氮,而氮、磷、鉀三者的比例為3.63:1:3.66。

此時葉片不斷旺盛生長,而且光合、呼吸和蒸騰都保持較高水平。此時植株主莖基部主要功能葉片之同化產物的輸入中心是果實,而主莖頂部和側蔓功能葉片光合產物的輸入中心仍是生長錐,因此可以認為該期植株的生長中心是由生長錐向果實中轉移的過渡期。

光合產物仍主要輸送到果實。在該期也可視為是植株由營養生長為主向生殖生長為主的轉折階段。隨著主蔓上果實的開始生長,而無果側蔓上的光合產物也開始部分輸入有果主蔓,供應果實的生長。

總之,本時期一方面是營養器官旺盛生長的時期,同時也是雌花開放、授粉、受精、子房開始膨大的時期,是植株由以營養生長為主向以生殖生長為主的轉折階段。

栽培上應該控制過旺的營養生長,保證光合產物在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之間的合理分配,促進坐果。各地瓜農在此時常進行整枝、壓蔓、適當地節制澆水,有些地區還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使用生長激素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地達到上述目的。

(2)果實生長盛期;

是從果實「退乳毛」至該果實體積基本固定(「定個」)。這一時期要經過20~25天左右。果實在此期中迅速生長並基本長成,其體積和干物質增量占終值的90%左右。該期是胎座的主要建成期,其體積和干物質增量占終值的78%左右。

種子在此期中主要是生長種皮,其乾重增量占終值的85.72%。地上部營養器官由於在「退乳毛」時進行了摘頂,故增長不大,但已形成了的葉片仍有一定的擴展。其葉面積增量占最大葉面積的15%左右,在正常情況下,該期結束時達最大值。

植株地上部干物質重隨著養分的大量累積而迅速增長,其增量占終值的72.93%,平均每天干物質的增量也遠遠大於其他各期(11.45克),但增加速度不快,僅增長3.75倍。隨著干物質的迅速增加,植株在此期中吸收三要素的數量也迅速增加,佔全期吸收量的77.50%,其中以鉀為主,該期結束時植株所含氮、磷、鉀三者比例為3.48:1:4.60。

此時葉片開始逐漸衰敗,而它的光合、呼吸強度迅速下降,兩者的強度僅為抽蔓時期結束時的83.66%和77.91%。

葉片的蒸騰強度也有所下降,為抽蔓時期結束時的86.67%。但根據各個時期中蒸騰強度的變化高低之間不超過一倍,而該期葉片面積和乾重則要比前期大數十倍乃至數百倍,而且這時氣溫高,又面臨果實迅速生長之際,由此可見該期需水量最大。

此時的生長中心已全轉入果實,而光合產物也主要供應果實所需,同時無果側蔓上的光合產物有更多的數量轉入主蔓的果實中去。總之,這一時期是果實迅速生長並基本長成的時期,而營養生長則十分緩慢。

栽培上這一時期要滿足植株吸收三要素和需水量最多的需要,也要設法擴大和維持葉面積,延長葉片的活動時間以及增強和維持葉片的光合強度。

為此首先應該加強該期的肥水管理,此外還應選擇恰當的整枝方式,並在本期開始時進行留果、摘心和捫尖,這對集中養分供給果實生長以及對增強植株的生理活性等都有良好的作用。

(3)變瓤期;

是由果實「定個」至該果實成熟,大約經過10天左右。果實在此期中稍有增長,其體積和乾重的增量占終值的7.18%和11.05%。

胎座和種皮迅速地轉變為該品種所固有的色澤。種子的胚迅速充實,種皮和種仁在此期中的乾重增量占其終值的13.20%和56.15%。此時葉片迅速衰敗和脫落,葉面積減少的多寡視天氣和其他損傷條件而異。

隨著莖葉的衰敗以及各器官中三要素含量的減少,使整個植株含氮和鉀的量下降10%左右,而磷的含量則隨著果實和種子的生長而增長5%左右。

此時莖葉中有部分營養轉入果實中去。隨著養分向果實中大量的轉移和累積,葉片的光合、呼吸和蒸騰也都大大地降低。總之,該期是果實迅速發生質變的時期。

栽培上首先應該積極地使葉面積和其同化能力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應停止澆水,注意排水,並竭力避免損傷葉片,防止蔓、葉早衰,另外還應採取「墊瓜」、「翻瓜」等措施來提高果實的品質。

總之,在西瓜的一生中有著一定的階段性,不同階段中有著不同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在栽培上也應採取不同的,而又承前啟後的主攻措施,才能很好地解決矛盾,由一個階段順利地進入另一個階段,促進植株良好的生長和發育。

來源:中國百科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瓜 的精彩文章:

睡前故事 豬八戒吃西瓜
國畫入門:西瓜的簡單畫法

TAG:西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