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人只知「卧龍鳳雛」,可知還有「冢虎」一人否?

世人只知「卧龍鳳雛」,可知還有「冢虎」一人否?

三國是我們很多人都熟悉的一段歷史,尤其是三國演義更讓我們大家了解了三國。在三國中我們可能記住最大的就是卧龍鳳雛了,因為水鏡先生對劉備說過「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但是大家是否了解在三國中還有一個能力不比卧龍鳳雛弱,這個人就是冢虎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是魏國三代重臣,如果大家還不了解,那麼我們說幾個典故,有句諺語叫: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裡的司馬昭就是司馬懿的次子。還有我們所熟知的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睿,就是司馬懿的孫子。這樣大家就大概能了解司馬懿是個家族多麼顯赫的任務了吧。

為什麼司馬懿叫做冢虎那?冢虎是什麼意思?冢是墳墓的意思,也有隱藏的意思,也可以所是荒野之地,冢虎的意思就是荒野的老虎,平時不出現,但到了夜深人靜就會到人群中害人,形容司馬懿善於隱藏,陰謀深重。

司馬懿一生有哪些貢獻那?下面我們來細說下。

一、政治

1、對魏明帝大修宮殿加以勸諫,並在魏明帝駕崩後罷修宮殿,提倡節約務農,使魏國國力得到顯著提高。

2、識拔人才上,司馬懿從寒門中提拔了鄧艾、王基、州泰等人才,如虞預所說,經略之才可謂遠矣

3、在扳倒曹爽後,司馬懿或以剿殺,或以監禁的方式削弱曹魏宗室力量,為日後其子孫篡魏開晉打下堅實基礎。

二、經濟

1、推行軍屯:建安二十三、四年,司馬懿由轉為丞相軍司馬後,向曹操建議:「昔箕子陳謀,以食為首。今天下不耕者蓋二十餘萬,非經國遠籌也。雖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曹操行之。魏國一時「務農積穀,國用豐贍。」這一政策使得魏國戰士平時做到自耕自用,解決了很大的後勤問題,戰士耕種並不卸甲,部隊戰鬥力還在。

三、軍事

1、平頂孟達:孟達叛蜀,司馬懿第一時間攻打孟達,只用13天便使孟達投降,魏國拿下了孟達的疆域。

2、抵抗蜀漢:司馬懿成功抵禦了多次蜀漢諸葛亮的北伐。

3、平淡遼東:司馬懿成功為魏國平頂了遼東太守公孫淵的叛變。

歷史上對司馬懿的評價非常之高,正因為司馬懿的熊拆大略才初進了三國一統。

《晉書·宣帝紀》:「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

毛澤東:司馬懿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歷來說他壞,我看有幾手比曹操高明。[85]

他認為曹操攻下張魯以後應該聽司馬懿和劉曄的建議進攻四川;評其「出身士族,多謀略,善權變,為魏國重臣」。曾在《三國志·陸遜傳》中評註「此司馬懿敵孔明之智也」。

喜歡三生的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三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情歌之鄉——康定城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