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碑學書家的歷史性貢獻有哪些?
碑學,是研究考訂碑刻源流、時代、體制、拓本真偽和文字內容等的學問,也指崇尚碑刻的書法流派,與「帖學」相對。碑學有「專指北碑」「北碑加篆隸」「北碑加唐碑」等三種基本含義。碑學始於宋代,興盛於清代中葉以後。
從書法審美上講,碑派書風追求的是一種質樸之美、剛健之美、雄強豪放之美。如果說帖派書法屬於「優美」風格的話,碑派書法則屬於一種「壯美」的風格。梁啟超在其《飲冰室文集》中寫道:「南帖為圓筆之宗,北碑為方筆之祖。遒健雄渾、峻峭方整,北派之長也。《龍門二十品》、《爨龍顏碑》、《吊比干文》等為其代表。秀逸搖曳、含蓄瀟洒,南派之長也。《蘭亭》、《洛神》、《淳化閣帖》為其代表。」
書法史上所稱的「碑」,也稱「刻石」或「碑版」,是指鐫刻文字的石塊,包括廟碑、墓碑、墓誌、造像記、摩崖石刻等,碑文書法一般都是先書後刻的,因此,它是經過了寫手和刻手兩道工序的二次性創作作品。這樣,寫手與刻手的優劣都將直接影響到碑版書法的精工與否。寫手與刻手都精,自然是最好的,應是書法學習者優先學習和取法的範本;寫手與刻手俱劣,則為最糟,初學書法者極不宜取法於此。
碑學是借帖學的衰微之機而乘勢發展起來的。由於人們從思想上厭惡已衰退了的走向靡弱和薄俗的帖學,而從物質上又有了逐漸出土的大批碑誌造像等可供文人書家們研究、借鑒和學習的實物和各種學習材料,碑學的興起就是很自然的了。經鄭燮、金農發其機,阮元導其源,鄧石如揚其波,包世臣助其瀾,始成巨流。至清末民初,碑學的發展達到了頂峰,出現了像吳昌碩、康有為、趙之謙、張裕釗、沈曾植、李瑞清等大批碑學家。
※你會買喜歡的變形金剛,可是你會認真的把他們拍的這麼美嗎?
※如何在弱光下拍攝出好看的景色?
TAG:川東搞笑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