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作為戰國霸主之首,曾經擁有20萬軍隊的魏國,為何後來會一敗塗地?

作為戰國霸主之首,曾經擁有20萬軍隊的魏國,為何後來會一敗塗地?

魏國作為戰國首霸,想當初可是東打齊國,南欺楚國,西揍秦國,北滅中山國,可謂風光無限。就是這樣一個強國卻三代而衰,從此成為中原大地上的一塊肥肉,任人宰割。魏國由盛而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流失,其次是國君政策上的錯誤,最後一個就是地理位置的缺陷。

成也人才,衰也人才

魏文侯在位時禮賢下士,師事儒門子弟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為相,樂羊、吳起等為將。這些出身於小貴族或平民的士開始在政治、軍事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特別是李悝,魏文侯重用衛人李悝在魏國開啟戰國的第一場變法,李悝變法後,魏國便走向了強盛之路。此外想吳起,在河西戰場上打得秦國只能依洛水而建據點來防禦,著名的魏武卒也是吳起所建。正是在這一大批人才的幫助下,魏國成為了戰國第一個霸主。

魏文侯之後,魏國的歷任國君彷彿失去了招攬人才的能力。吳起因為魏武侯的排擠,遠走楚國;孫臏本來是到魏國謀位的,卻因為龐涓的詆毀而遭受臏刑,從此走向魏國的對立面;商鞅更是在魏惠王時期內,既不重用也不殺害的情況下遠走秦國,並在秦國開展了近二十年的變法,最終將魏國從霸主地位拉下。此外還有像張儀、范雎這些魏人因在魏國不受重用,而遠走秦國,為秦國削弱魏國出謀獻策。

三晉聯盟的解散,魏國四處出擊

魏文侯時期內,有一條國策是這樣的——聯合三晉,共圖天下。這樣的政策保證了魏國攻齊、攻楚、攻秦沒有後顧之憂,但是等到魏武侯時期,三晉聯盟破裂。到了魏惠王時期更是攻打趙國、韓國,引發的圍魏救趙、圍魏救韓,直接讓龐涓身死,魏武卒數量大減。政策上的失誤,加速了魏國的衰落。

四戰之地,腹背受敵

魏國和韓國一樣地處中原地帶,本身地理位置就有缺陷,國家強盛時可以四面出擊,一旦國家衰弱則是腹背受敵。正是這種情況下,魏文侯才組建三晉聯盟,怎奈不肖子孫不能理解他的意圖,瓦解了三晉同盟。

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魏國這個戰國首霸最終走向了衰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魏忠賢到底是不是奸臣?歷史學家:聽我慢慢道來
諸葛亮口中的「厚顏無恥之人」王朗,歷史上到底是何人?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