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科普十問(第三話)
一、冠心病多發生於什麼年齡?
一提到冠心病,人們很容易想到電影里的老幹部、老教師,每遇情緒激動時總要雙手捂緊胸口,猝然倒地的情形。有一點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他們得的是冠心病。於是,人們非常容易把冠心病與老年人聯繫起來。誠然,40歲以前冠心病發病率很低,40歲以後開始增多,每10年約增加1倍。但這並不意味著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中年以後才開始形成的。事實上,當病人出現冠心病的臨床癥狀時,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和管腔狹窄的程度已到了中晚期,治療已較為困難。有資料表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從10歲起,每增加10歲,其陽性率遞增約1倍;10~19歲陽性率為21.1%;20~29歲則為42.9%;30~39歲為61.5%;40歲以上各年齡組的陽性率均在80%以上。這一事實說明,動脈粥樣硬化自幼年即有發生,而不是隨年齡變化的自然衰老現象。也有報告70歲老年人屍檢冠狀動脈無病變者。所以,冠心病的發病,年齡變化不是必要條件,預防冠心病必須從幼年開始,堅持不懈。
二、為什麼高血壓是引起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之一?
高血壓導致冠心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高血壓時,高級神經中樞活動障礙,神經內分泌紊亂,心血管系統對腎上腺素、兒茶酚胺等敏感性增加,這一點既是高血壓的發病因素,也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
高血壓時,可發生以下有害改變:①血流對動脈壁的側壓加大,血中脂質容易侵入動脈壁;②血管張力增加,引起動脈內膜過度牽拉及彈力纖維斷裂,造成內膜損傷,也促進脂質進入動脈壁,形成動脈粥樣硬化;③動脈壁內毛細血管破裂,造成內膜下出血、血栓形成,引起內膜纖維組織增生,最終導致粥樣硬化形成。
三、什麼叫高脂血症?
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但健康人有一定的標準水平。如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超出正常高限,則診斷為高脂血症。在判斷是否有高脂血症或決定服用降脂藥物之前,至少應有兩次不同日的血脂化驗記錄。如首次化驗結果不正常,則應擇日再次化驗血脂。若血脂化驗結果仍然不正常,即可明確高血脂的診斷。
我國1997 年制定的診斷標準為:每升血中的總膽固醇( TC)超過5. 7 毫摩爾(即大於5. 7mmol/ L)為膽固醇水平升高;每升血中的甘油三酯( TG)超過1. 7 毫摩爾(即大於1. 7mmol/ L)為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然而,國內、外醫學專家都普遍認為,每個人的理想血膽固醇水平應小於每升5. 2毫摩爾(即〈5. 2mmol/ L)。此外,還規定每升血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 - C)小於1 毫摩爾(即1mmol/ L)亦屬不正常現象。如果只有膽固醇升高,醫學上稱之為高膽固醇血症;而僅發現血甘油三酯升高,則稱為高甘油三酯血症;如果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升高,就叫作混合性高脂血症。
四、高脂血症為什麼能引起冠心病?
正常情況下,血脂並不沉積在動脈壁內。當人患高脂血症時,人體對脂代謝的調節發生了故障,血脂成分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增高,同時由於某些原因引起動脈內壁損傷。這樣,一些本來不能滲透進去的血脂滲透進去了,並且沉積在動脈內膜下。再加上動脈壁病理變化,就形成了粥樣斑塊。如粥樣硬化發生在冠狀動脈,特別是在它們的入口或分叉處,就會出現血流供應不足,產生心絞痛等癥狀。
五、血脂包括哪些成分,脂蛋白是怎麼回事?
血脂是血液中脂類物質的總稱,他們一部分來自食物,一部分由肝臟、小腸粘膜等組織合成。主要包括:1.甘油三酯,又稱三脂醯甘油或中性脂肪(簡寫為TG);2.膽固醇(簡寫為Ch),有遊離膽固醇和膽固醇酯之分;3.磷脂(簡寫為PL),主要有卵磷脂、腦磷脂、絲氨酸磷脂、神經磷脂等;4.遊離脂肪酸(簡寫為FFA)
脂質本身不溶於水,它們需與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蛋白才能以溶解的形式存在於血漿中。用電泳和離心的方法可將各種脂蛋白分開。血漿中的脂蛋白主要有:乳糜微粒(CM)、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間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
六、高脂血症是怎樣形成的?
當人們與飢餓說拜拜時,不期然地又與高脂血症等一系列的富貴病相遇,它們成了現代人美滿生活的絆腳石,高脂血症是怎樣形成的呢?以下講講它的誘發因素。
高熱量、高脂膳食。這可是導致高脂血症的罪魁禍首,長期大量進食高脂食物特別是富含飽和脂肪酸、膽固醇食物,可明顯提高血脂,飽和脂肪酸多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如肉、蛋、乳脂等食品中,膽固醇多存在於動物內臟、魚卵、蛋中;當人們進食過多食物,膳食總熱量超過人體所需後可轉化為脂肪,同時也影響體內脂肪、膽固醇的代謝,長期過量進食如蔗糖、葡萄糖、澱粉等熱量高而纖維素含量少的食物也可使血脂升高。
缺少適量運動。目前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出入以車當步,家務亦不必親力親為,工作多為腦力勞動,運動較前明顯減少,直接影響體內血脂代謝。同時體內熱量過剩後轉化為脂肪。
肥胖。肥胖可引起一系列激素與代謝紊亂,直接或間接對血脂代謝產生不良影響。
吸煙、飲酒。據流行病學及動物實驗證明吸煙與飲酒為高脂血症的危險因素,且發現被動吸煙者的血脂亦受到不良影響。
競爭日益激烈、生活節奏日漸加快的社會環境及A 型性格。此環境讓人產生一種緊迫感,被壓抑感,易激動、憤怒等,從而影響植物神經的調節,導致體內血脂代謝異常。學會放鬆將有益血脂的調節。
遺傳。某些人的脂質脂蛋白代謝先天性缺陷可致高脂血症,此人群常在兒童期就有血管硬化的改變。
繼發於其他疾病。如可繼發於糖尿病、甲減、腎病、痛風、肝內外膽管阻塞等。 當我們在生活中注意了這些細節,並持之以恆,你便可免受這些疾病的滋擾。
七、為什麼糖尿病病人要特別警惕冠心病?
糖尿病病人要特別警惕冠心病。這是因為:第一,糖尿病患者容易並發冠心病;第二,糖尿病患者發生了冠心病不容易被注意到;第三,某些治療糖尿病的手段可能加重動脈粥樣硬化。
糖尿病是一種全身代謝紊亂疾病,其併發症可影響到全身許多臟器和系統。在心血管系統能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心病的發生,然而,糖尿病性神經病變亦可損害神經系統任何一個部位,特別是神經末梢。當病人的感覺神經末梢受損時,可使病人沒有心絞痛癥狀,或較輕微而不典型,使病人意識不到自己心臟情況的嚴重性而延誤病情,甚至發生無痛性心肌梗塞。糖尿病人治療措施不當時,可加重動脈粥樣硬化。胰島素又促進粥樣硬化的作用,肥胖體型的2型糖尿病人多數血中胰島素水平過高,而口服黃鳥類降糖葯或注射胰島素可通過不同途徑使血中胰島素水平增高,這就有可能進一步加重硬化血管的病變。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科學積極地控制糖尿病;同時,盡量避免其它冠心病危險因素。即使沒有癥狀,也要堅持定期檢查心臟情況。另外,老年糖尿病人應以飲食療法和運動療法為主,尤其是肥胖體型的2型糖尿病人。
八、甲狀腺功能減低病人為什麼易得冠心病?
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位於頸前甲狀軟骨的兩側。它分泌的甲狀腺激素T3、T4分泌減少,病久後出現明顯的脂代謝紊亂,遊離脂肪酸利用減少,進而出現高膽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LDL血症,高脂血症可以誘發動脈粥樣硬化,而使冠心病患病率明顯上升。
九、精神因素與冠心病有什麼關係?
當人精神緊張或激動、發怒時,會使垂體、腎上腺系統緊張度上升,血中兒茶酚胺和皮脂醇激素水平升高。兒茶酚胺直接作用於心臟,使心跳加快,收縮力加強,心肌耗氧量增加。當冠狀動脈已有狹窄時,可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加劇,引發心絞痛,甚至心絞痛。
反覆長期的精神緊張因素作用下,可使小動脈持續收縮,造成動脈壁變性增厚,管腔狹窄,血壓持久性升高。小血管的強烈收縮和兒茶酚胺本身都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血中的膽固醇便可乘虛而入,沉積於動脈壁內,促使動脈粥樣硬化。長期緊張可造成高脂血症,同時改變血流變學狀態,使血粘稠度增高,血小板亦被激活,釋放血小板源生長因子,促使平滑肌細胞增殖,並且容易形成血栓。所有這些因素促進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十、胖人為什麼易得冠心病?
胖人易得冠心病主要是因為:
過度的體重增加,使心臟負荷和血壓均上升。
高熱量的飲食攝入習慣,使血脂、血壓水平增高,罐裝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和加重。
肥胖後體力活動減少,妨礙了灌裝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者側枝循環的形成。
減肥可以減輕伴發的高血壓、高脂血症等危險因素,也可減輕心臟工作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心病患者活動耐受量。控制體重可以改善除吸煙以外的大部分易發因素的水平,「多去兩斤肉,多長兩年壽」 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切記起居有常、身心愉快、控制飲食、戒煙少酒、勞逸結合、適量運動。
※高血脂也可以吃下去!這份降脂蔬果清單,知道的人並不多!
※每日膽固醇資訊精選|吃三七粉的功效有哪些呢
TAG:膽固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