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對話何志森:設計師不是解決社會矛盾的,請別把我當一個聖人

對話何志森:設計師不是解決社會矛盾的,請別把我當一個聖人

「我只是一個特別平凡的老師,這只是一件特別樸素、每個建築學老師都會倡導的事。突然被媒體標籤為一個聖人,讓我有點接受不了。」

文 | 夏慧中 伍遠英 邱曉芬

編輯 | 顯玲

3月19日,一篇題為《一個月里我跟蹤了108個居民,發現一個特別好玩的事,80%的人手裡都拿著一個尿壺》的文章在網路刷屏,也讓主講人何志森(Jason Ho)一夜間成為關注的焦點。何志森有著多重身份,Mapping工作坊創始人,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講師,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兼職教授,扉建築學術顧問……

一席演講帶來的巨大關注一度讓他無法適應,面對湧來的100多個採訪電話,他索性關了手機,謝絕了無數採訪。

何志森沒有露面,話題卻在社交網路上持續發酵,知乎上關於他的話題的回答在不斷增長,跟蹤、反精英主義、噱頭、作秀是這些回答的關鍵詞。面對種種質疑,何志森對《南都周刊》的記者作出了回應。

平凡老師一夜「暴得大名」

南都周刊:在一席的視頻出來後,您的公眾號發了一篇文章標題是,「希望粉紅,不是網紅」。

何志森:是的,我只是一個特別平凡的老師,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一夜像暴發戶一樣「暴得大名」。因為我做的只是一件特別樸素、每個建築學老師都會倡導的事,突然被媒體標籤為一個聖人,讓我有點接受不了。

我之前去一席演講的時候,是真的沒料到會有這麼多人關注,推送有十萬加的閱讀量讓我很開心,但是到了第二天就覺得有點收不住了,因為有人把我的手機號放在了網上。

直到第三天早晨,9點鐘一起來,100多個未接電話,各種各樣的人給我打來電話,簡直就懵了。

這件事刷了三天的屏,真的太久了。不要把我這個人給放大,沒必要,不行我就回澳洲了(笑)。我本來去一席就是為了mapping工作坊,如果我的工作坊沒受到關注,反倒是把我給捧紅了,那就太滑稽了。

何志森在mapping工作坊開講座

南都周刊:其實很多人對mapping還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您可以再以通俗的方式解釋一下mapping嗎?

何志森:在一席上我說「把看不到的東西挖掘出來」,在專業定義上是不準確的,但我希望不要在學術定義對mapping作過多糾結。

Mapping的話,就比如ABC三個人坐在同一張桌子前,讓C來描繪他看到的東西,他可能更多地描繪出AB的物理位置關係。但是如果C知道A/B曾經有一個共同的男友D,再讓C描繪一次他看到的東西,他可能會把D放進A/B中間去描述她們的關係。

發現就是設計的第一步。Mapping不是看到什麼,是看見了什麼,怎麼通過各種手段把看不見的關係呈現出來,跟偵探是一樣的。現在我們設計師做調研,去場地看到什麼就拍照,講PPT彙報說我看到兩棵樹、一口井,但是他不知道這兩棵樹和這口井有什麼樣的意義。如果他知道這兩棵樹和這口井和當地居民生活的聯繫,他很有可能會做出不一樣的東西來。

南都周刊:在您舉辦的45場工作坊里,有沒有一場mapping對您來說具有非凡意義?

何志森:前年我帶的華南農業大學工作坊,有個組最後做不出東西來。他們跟蹤一個在城中村收房租的阿姨,但是在第二階段溝通中,阿姨拒絕跟他們交流,所以做不下去。

本來我非常失望,因為他們沒辦法做出成果來。但是這群學生非常有創造力的一點是,他們最後用小品演繹的方式,通過扮演收房租的阿姨、租客,來重新表現、梳理人物之間的關係。這件事成為了我特別重要的轉折點,我明白了不是每一個成果都要以傳統畫面的形式來呈現,你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定義一個空間。所以那次工作坊是我覺得最開心的一次。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王南老師筆下的何志森

知乎質疑沒成果:影響未來設計師才是重點

南都周刊:但現在知乎上也有疑問,mapping怎樣與設計實踐相結合?

何志森:對,現在也有人說我這不是誤人子弟嗎?但首先,我只是個老師。我當然想把這個項目落實到實際中去,但並不是通過我。如果我有一個好的甲方,一個好的項目,我當然可以真正地設計出我想要的建築來,但是我更想影響我的學生。

其次,除了mapping工作坊,我們還有營造工作坊、藝術工作坊和設計工作坊,其中營造工作坊就是負責把項目落到實際。上次我們在暨南大學竹絲崗社區的營造工作坊,就在當地做了一些供居民休閑使用的裝置。營造工作坊在開工前也要基於mapping去理解當地居民如何使用空間。設計師如果設計了一個冰冷的空間,沒有人會坐到這裡來。

南都周刊:所以mapping更像是一種前期調研,得出成果後再通過營造工作坊,具體落實到一個項目中去。但現在知乎上也有質疑說側重於mapping的您在建築方面卻鮮有實踐成果?

何志森:我一直說教書是我的實踐,影響學生是我的項目。很多人認為,老師一定要做出有形的成果,一定要有自己的名片。但是對我來說,如果我能夠在你做一個項目的時候對你產生影響,那麼我覺得我是間接地在做一個項目。

我也有進行一些相應的設計範式向我的學生展示。比如說我把江邊的垃圾桶蓋拆了,肯定會有人質疑,我這是設計嗎?一定要把那個地方鏟掉,重新安裝才叫設計?不是的,設計的最終目的是重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重建這個空間的活力。很多時候我們的慣性思維就是破壞重建。如果我可以用最小的力度,甚至不花一分錢,就可以改變這個場地,這為什麼不能是設計?

所以知乎很好玩,把上面的問題列印出來可以編成一本教科書,反映了中國目前對建築設計最真實的一種理解。對於我來說,怎麼用你的研究去影響未來的設計師,這才是重點。

南都周刊:您認為mapping這種方式是現有體制的補充,還是對教學體制的顛覆?

何志森:肯定是補充,它不可能成為主流,更不可能是顛覆。

目前有一種看法是學生在我這裡學到的東西就是唯一,他們不學別的了。其實不是這樣,我們學院有非常好的教建築史、設計原理、規劃、美術史的老師,而我只是建築教學的其中一部分。

當然也有意見說就算設計師有社會責任感,也不能不顧及到甲方等各方面的需要。我一直說的是,mapping很重要,但不是唯一正確的。如果老師不教學生如何通過設計去規劃空間,只是一味考慮如何激發空間活力,那麼這個空間同樣會很混亂。我在最短的時間內,希望能夠教會我的學生如何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城市。

目前中國建築的問題是城市化太快了,過去二三十年大拆大建,新城、新樓可以在一個星期內拔地而起。這也跟從大學課堂里學到的設計理念有很大關係:是教他做設計,還是教他一種理解城市生活的價值觀?我不知道哪個更重要。如果只知道mapping,他肯定不會做設計,連畫圖都不會。我覺得我教的跟其他建築院校大部分老師教的是不存在衝突的,他們教的同樣重要,他們同樣是非常優秀的老師和學者,教育需要百花齊放。

何志森在武漢跟蹤觀察一名拆解廢物的老師傅

別給mapping戴倫理道德帽子

南都周刊:您認為mapping的跟蹤方式是否已經逾越學術倫理的邊界?

何志森:我的博士論文跟蹤了一個小販子四年,是在跟他當了朋友之後跟蹤的。在我之後的工作坊,所有的觀察與跟蹤,很少跟觀察對象直接打招呼,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但是在跟蹤完成之後,都會跟被觀察對象進行交流,甚至跟他們生活在一起。

我跟蹤人,目的不是把他的隱私放在網上;而我的工作坊也要求學生,跟蹤一個人就一定要尊重他,在跟蹤結束後一定要與被跟蹤對象交流。所以跟蹤站街女的學生會特別難受,他最後發現無法跟站街女溝通。

一個城市的改善,來源於對人的觀察。Water Hood是美國一個很出名的黑人景觀設計師,他是做兒童活動空間的。在進行一個兒童空間設計項目時,他會在社區里觀察兒童三個月,去理解這些小孩子如何與空間發生關係,他們在哪裡玩?他們跟誰玩?怎麼樣?他基於這些發現,來為小區做一個合適的遊樂場。

我覺得沒有過多必要用道德倫理的目光來審視這種方式,如果偏要把mapping戴上這樣的帽子,設計師就做不了設計了。

南都周刊:但如果您事先告知調研對象,好像也不會對他們的生活軌跡產生特別大的影響?

何志森:絕對會。只要你知道有人跟蹤你,你所有的行為都會發生改變。人類學田野調查是長久地觀察被調查對象,但我們是在短時間內就必須完成觀察。

其實我在廈門跟蹤小販子的時候想了特別久,要不要告訴他我在跟蹤他?但我覺得如果我告訴了他,他很可能就不再做以前做的事情了,因為這些人做的很多東西跟體製法規是相違背的。

就像我在廈門跟蹤的那個小販子,他每天都用他住所旁一個公共廁所里的水做飯,實際上他就是盜用了那裡的設施。但是如果告訴了他,他很有可能就不再從廁所里「偷水」了。

南都周刊:如果您發現被記者跟蹤會有什麼反應?

何志森:這要看你們的目的。你們是出於獵奇的偷窺,還是想理解我生活方式?要知道跟蹤人這種方式不是我獨創的,在國外,太多老師、藝術家用這種方式完成了他們的研究與設計,所以我覺得這沒什麼熱點好炒。

比如我導師做給流浪者發枕頭的研究,她也是在跟蹤他們,只不過不是人而是GPS跟蹤,她無法同時跟蹤一百個人;很多藝術家,比如Sophie Calle(美國藝術家),她理解城市的方式就是跟蹤別人。我的跟蹤不是偷窺他的隱私,是理解他跟城市的關係。

在澳洲,如果我要跟蹤人,並把跟蹤得來的成果發表,我需要填寫一張道德表,得到批准後才可用於商業用途或者作為學術成果發表;但如果跟前面的兩個用途都沒關係,這樣的跟蹤是不需要(批准的)。如果我每見到一個值得研究的調查對象都要申請一次道德審批,一個月下來,人都不知道去了哪裡。

南都周刊:以賣糖葫蘆的阿姨為例,工作坊的學生為她設計逃跑路線,或者為她做個變形金剛,能解決阿姨和城管之間的矛盾嗎?

何志森:我只是一個設計師,光靠設計師是解決不了社會矛盾的,畢竟這個社會除了建築師還有律師、法官、市長、警察等等職業。設計師的確需要有社會責任感,但如果說純粹憑藉設計師的社會責任感「帶來空間正義」,就太愚蠢了。

有一種設計師叫設計行動主義者,他們的工作是曝光某個問題,並通過策劃讓各行各業一起解決。這個社會需要更多的設計行動主義者,但很難把解決問題的壓力都讓設計師來承擔。

南都周刊:怎麼理解您曾說的一句話「沒有一種混亂是絕對的混亂」?

何志森:我舉個例子,在洛溪地鐵站外面,你會看到很多摩托車在等著載客,但這些載客的摩托車師傅不是混亂地搶客人。他們有內部的秩序,比如說先來先到,外地人、本地人、年輕人、年紀大的怎麼樣安排先後順序。不需要管理部門的行政控制,他們就已經擁有自行組織、自我管理的模式了。

控制很容易,行政部門把小販子全部清走就可以了。但是小販子們從這一邊被清走了,還是會從另一邊出來。如果設計師沒有考慮到他們的需求,到最後這裡一個樁、那裡一個樁地阻止他們出來工作,是沒有用的,因為他們要生活。我覺得這些人就是在我們城市化過程中被遺忘的人。我們需要理解他們混亂背後的秩序,來更好完成設計。

來源|南都周刊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移動迷宮3》:只有不停奔跑,你才能在這世界上存活
兒童被性侵案件頻發,我們該怎麼辦?

TAG: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