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不聽話?經常犯錯?父母只能打罵孩子?那你就OUT啦,趕緊update一下自己,做個合格的父母!

孩子不聽話?經常犯錯?父母只能打罵孩子?那你就OUT啦,趕緊update一下自己,做個合格的父母!

GIF

父母總希望孩子能聽自己的話,可孩子偏偏把父母們苦口婆心的說教當成耳邊風。

「孩子怎麼這麼犟呢?我們說了那麼多都是為了他們好,想想看,如果是別人的孩子,我會對你說那麼多嗎?爸爸媽媽不會害你的!」在教育子女無效後,父母真是滿肚子的苦水無處說。

泊翰說

泊翰教育機構處理過的案例里,一位爸爸抱怨說:「我一直非常注意女兒的成長,尤其是她的缺點,我會想辦法讓她盡量改正。為此,我天天講,月月講,真是磨破了嘴皮子。剛開始,我說她,她還會聽,慢慢地,她就對我說的話不予理睬,不當回事。現在我無論說什麼,她都好像沒有聽見,無動於衷。我實在想不出用什麼來管教她...」

泊翰教育心理諮詢師徐老師分析稱,這位父親的苦惱其實是孩子對反覆出現的某類刺激所產生的一種習慣性傾向,導致心理反應遲鈍或弱化,甚至不起反應,這是目前很多父母共同面臨的一件頭痛事。

徐老師表示,當孩子有了過錯以後,父母批評孩子不是對事不對人,而是用簡單的否定、粗暴的訓斥、諷刺來對待孩子。如:「你怎麼這麼笨,你這樣下來,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的」,「現在都學會說謊了,學會欺騙爸爸媽媽了,長大後都 不知道還會變成什麼樣子」...這類語言其實是最傷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變得對任何事情都無所謂,甚至自暴自棄,不思進取。

有的父母往往以成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而不是站在孩子發展的立場上,寬容地接受孩子由於缺乏經驗與能力而犯的過失,而是小題大做,大發脾氣,並且將孩子以往的所有錯誤重新數落一遍,引起孩子反感。

當孩子面對惡狠狠的你時,他們學到了什麼呢?學到了粗暴,學到了壞脾氣,學會了指責,學會了狡辯,還學會了膽小和自卑。這就是父母對著孩子大發脾氣的後果,這難道就是父母們想要看到的結果?難道這是你們希望看到的孩子的未來?

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由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總是容不得孩子有過失、犯過錯,認為必須嚴厲地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改過。但他們不知道,這樣做往往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一些孩子甚至就越罵越皮,乾脆破罐子破摔了。因此,當我們的孩子犯了某種錯誤時,如果他自己對錯誤或過失的嚴重性,已經有了較深的認識,深深地感到後悔和內疚了,這時,爸爸媽媽不妨寬容一點,給予孩子足夠的理解和信任,這樣的教育方法會使孩子更好地反省自己,改正錯誤。

泊翰教育研究院曾經在1000個家庭里做過調查,其中96%的孩子在成長時都有被父母責罵,甚至被揍得經歷。如果孩子經常挨父母的打罵,時間一長,孩子一見到父母就會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麼,也不管父母的話是對是錯,他都只是乖乖地服從。在這種不良的「絕對服從」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這種孩子往往會唯命是從、精神壓抑、學習被動。孤僻而且經常被打罵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認為老師和同學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頭來,於是不願意與父母和老師交流,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性格上顯得孤僻固執。有些父母動不動就責罵孩子、否定孩子,損害孩子的自尊心,是他們產生對立情緒、逆反心理,於是,孩子就會用故意搗亂來表示反抗。你要東,他偏要西,存心讓父母生氣。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認錯,犟勁也就越大,常常會用離家出走、逃學來與父母對抗,變得越來越固執。

泊翰教育提醒廣大家長,父母教育孩子不是單用「打罵」才能把問題解決的,在孩子犯錯誤時,父母第一件事想到的應該不是處罰,而是通過某種方法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主動加以改正。這樣,孩子不但會改進,而且當他們下次犯錯誤的時候,他不會由於怕父母的懲罰而擔憂和撒謊,他們會主動交代錯誤。所以,父母不要輕易做「黑臉」,動不動就處罰孩子,而是要記住適度懲罰。

父母的責任,是引導孩子成為一個健全的人,而不是培養「敵人」。如果父母總是在懲罰孩子、教訓孩子,還是勢必會因此感到自尊心受挫,認為是父母不愛他們、討厭他們,無形中和父母之間有了距離。久而久之,親子間的溝通大門就會緊緊地關閉上了。

泊翰小貼士

1

家長要剋制自己的怒氣

面對孩子的錯誤,家長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先想想為何孩子需要以不當的手段(比如欺騙)來獲取他想要的東西,或掩飾他的錯誤。

2

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家長應該詢問孩子犯錯的原因,藉此來了解孩子這樣做的目的,並且適時教育,糾正其偏差的觀念及行為。

3

預先和孩子制定好懲罰的方式

事前告訴孩子,一旦犯了什麼錯誤,就要減少零食的數量,少給零花錢,多久不能看電視等,讓孩子心理有數,而不是提心弔膽地想:「還不知道他們怎麼懲罰我呢?」

4

採用隔離式懲罰

看到孩子做錯了事,家長自然不高興,想要對他進行懲罰。但是拳腳相加,這並不是最好的方式。父母可以採取「暫時隔離」的處罰方式。「暫時隔離」就是在孩子犯錯時,讓孩子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思考一下自己的行為(但一定要限時,不能讓孩子一直在一旁不理他,這樣會有反效果,可以以一歲一分鐘的原則),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方法不是要家長把孩子囚禁起來。在懲罰的同事,要讓孩子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因為孩子如果不明白自己為何受罰,那麼這個懲罰就沒有意義了。同時,家長還要保持語氣上的平和,萬萬不可表現出威脅、暴躁的口吻。

5

正面引導

有的家長在懲罰孩子時,還不忘了對孩子說幾句,「你真不爭氣」、「你這個沒出息的東西」,如此責備,只會把孩子往歪路上推。作為家長,應當是在懲罰結束後,用肯定的語氣,如「你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爸爸媽媽相信你不會再犯這種錯誤的,對嗎?」等,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只有讓孩子意識到了錯,願意進行改變,他才能體會到爸爸媽媽的苦心,讓親子關係變得越來越親密,減少孩子的成長煩惱。

如果你的孩子有成長的問題

如果你想促進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如果你還在擔心孩子會這樣會那樣

那就來泊翰教育

讓孩子有一個自由、快樂的成長

讓父母少一份擔憂和煩惱

孩子的成長教育只有一次

你還在因為「工作忙」而錯過嗎?

如何讓孩子有一個自由快樂的童年?給孩子一個健康的學習成長環境?

給孩子找到最專業的教育諮詢機構,讓權威的專家,用科學的方式來輔導孩子的心理健康,給孩子一個自由快樂的童年。

就像泊翰教育,它就剛好能解決家長們的焦慮。

泊翰教育針對0-18歲的孩子心理健康成長所產生的所有問題(包括:心理壓力」,「叛逆早戀」,「網路成癮」,「親情冷漠」,「情緒控制難」,「逃學厭學」等),

由專家老師經過研究分析後制定專屬的解決方案,其國際領先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個人綜合能力拓展訓練方法受到廣泛社會人士的讚譽,目前已有大批的家庭受益!

泊翰教育旨在讓每一位父母可以正確教育和引導自己的孩子,從根本上解決父母們在教育孩子上所遇到的問題,培養塑造德才兼備,富於正能量和領袖力的中國社會未來棟樑。

▲關注公眾號,領取你的育兒秘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泊翰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泊翰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