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藤原浩一個21歲,他能在中國推出一個里原宿嗎?
其實要說里原宿,這講起來太唬人,關於它發展史的文章已經有很多前輩寫過,我也懶得複製粘貼搬運。再者,很難用一篇文章的長度就將數十年的故事整合到一起,這內容足以成書,我能力有限。所以只能找一個更小的角度切入。
最近在看書的時候,了解到日潮與國潮發展初期,面臨的問題頗有相似處的,但是因為時代的不同,處理方式已經不能一概而論了。就像上一篇文章寫的,思考並一起探討國潮的出路,於我而言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如果看到這裡頓時興趣全無,也無所謂。前兩天和前輩交流時聽到,很多所謂的國潮主理人甚至連藤原浩和NIGO都分不清,我和他同時會心一笑。人家生意人可能都沒有我想得多,無他,我閑的。
期待這類對比專題成為一個系列,感謝書籍《AMETORA: How Japan Saved American Style》給的靈感,它是一本寶典,每次記不清進程/結點時,我都會回過去翻翻。或許之後的系列還會橫向對比中日的復刻、設計師品牌……也可能會難產。
如果覺得受用的話請務必互動告知,感謝。
故事的開頭得從一位Icon說起,藤原浩。
他和冠希哥關係很好,大多數國人認識他可能也是因為陳冠希。無論是從Fenon時期的聯名神褲,到幾年前的Vlone聯名,Juice開業,最近的AF1白絲綢……兩人亦師亦友的關係,總是不禁能讓人想到一塊去。
藤原浩和陳冠希都扮演著各自國家的街頭文化的先驅角色,他倆年齡的差距某種程度上正好映襯著中日潮流的差距。
不過,眾人眼中遵之若神的「教父」,起家史真的有這麼光彩嗎?
藤原浩在我眼中是商業化入骨的狠角色,雖然他會定期把Ins上的商業照給清空,努力地向人們展示著自己的日常生活,對音樂的熱愛……
但是不可否認,他真的是個很會投機的商人——雖然最近幾年的單品越來越雜,多少有些走下神壇的意思。
從倫敦到紐約,從朋克到嘻哈,年輕又備受歡迎的藤原浩不滿足於做DJ、B-boy,或者寫雜誌專欄。
1986年,他成為第一個加入「the International Stussy Tribe」的日本人,開始幫Stussy在日本帶熱度,也就是說,他成功混進了Shawn Stussy的圈子。Stussy代表什麼?或許不再火爆,商業化更強,但是Stussy仍舊是每一個玩家玩潮的第一層台階。
(Shawn Stussy & Hiroshi Fujiwara,1991年)
(International Stussy Tribe)
四年後,藤原浩和Sk8thing,Iwai成立自己的街頭品牌——Goodenough,很美式的名字,對吧?同年成立的還有名聲響亮的SSUR, FUCT。
在雜誌《Men』s NON-NO》的獨家專欄里,藤原浩一邊解答著玩家們的疑惑,一邊頻繁上身自己的品牌,搞著限量的Goodenough,不火也難吧?
(《Men』s NON-NO》的「a little knowledge」專欄)
最初,他從不公開說Goodenough是自己的品牌,當時信息不發達,人們更是無從得知。Goodenough就被包裝成一個像Stussy,FUCT一樣的「美國」品牌。搞笑的是,當時很多日本年輕人甚至會跑到洛杉磯,嘗試找到Goodenough的「大本營」,卻都迷失在自己的尋寶美夢裡。
(風格一直都在變化的Goodenough 12AW lookbook)
他不公開的做法還有自己帶貨的推廣方式,聽起來是不是有幾分耳熟?
想來是情有可原的,作為當時日本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兼潮流Icon,藤原浩不止手握媒體資源,還認識很多「圈內人」,能找到比做品牌更好的賺錢方式嗎?—— 雖然這一段故事聽起來總是不甚光彩。
(LV前創意總監 Kim Jones 和藤原浩。LV x Supreme之前,可還記得 LV x Fragment design?)
國內便是這樣,新近的網紅們不說,光是明星,有自己服裝品牌的就數不勝數,周杰倫,阿信這些前輩不說。薛之謙、包貝爾、陳赫……他們其實分不清什麼叫潮牌,什麼叫服飾品牌。不過他們也無所謂,反正總有人買單。
扯回國內品牌,其實我更感興趣的還是教父「包裝」品牌的做法。
國內不乏這樣包裝的品牌,Jack&Jones、馬克華菲等品牌也曾是這樣的模式,不過隨著網路時代的席捲,輕度包裝終究熬不過深度挖掘,這些取著洋名字的品牌現在早就不敢再用「進口服飾」這樣的幌子誆人了。
爭氣一些的品牌則直接從國外殺回國內,最典型的就是C2H4 LA。Migos,Mac Miller,吳亦凡都曾上身支持不說,去年和Kappa的聯名企劃,也讓其賺盡眼球,站穩腳跟。
(C2H4 x Kappa)
藤原浩、Sk8thing、NIGO這些更像是一種早期的粉絲經濟,他們是真的才華溢出,而且又多元化,聯手打造了之後的里原宿便不足為奇。
對比那會的日本,國內品牌的分布卻更加散,中國最有潮流底蘊的地區是哪裡?看到香港的買手店、奢侈品,會想起廣東的自主品牌氛圍,而後又會想起上海的巨富長情懷。但是始終找不出像原宿街或者誕生出岡山五虎一樣被眷顧的地方。
(長樂路NPC)
除此之外,國內品牌的平台更豐富了,早年的貼吧,常青的微博,小眾些的NICE,不斷在輸出一批又一批的原創品牌,但是沒有哪一家平台能夠做到匹敵當年日本雜誌對於年輕人的深刻影響。
那會的日本雜誌不僅是青年老少穿搭的老師,還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手段、生活方式的引導者。
(雜誌衍生出的《Take Ivy》圖集)
個中差別就是,出名變得簡單了,但是想要更近一步的話,就難多了。我見過很多一兩千粉絲就開始做自主品牌的,爆款做出來前,打造的卻是朋友圈式的經濟。
也難怪大家對國潮滿是誤區了,低質量,抄襲的設計,名不副實的價格……這趟水真的很雜,卻又少有能夠把他們捋清楚的人。
(WTF?)
最後就是,買家們眾口難調,網路是大家的,淘寶也是大家的,但是流行、審美和追求卻很私密。每個年齡層、每個地區的流行都不一樣。
想要產品質量好的那群人,更喜歡走量的產品模式,他們眼中性價比的追求就是「識貨」。
想要設計感緊跟大牌的那群人,在乎的是潮感,對他們來說,花幾百的價格買到Vetements, A-Cold-Wall的包裝風格就是「識貨」。
(Randomevent 18ss)
想要小眾,不撞衫的,即「懂得人才懂」的那些人,則轉向產量小、口碑好、分銷渠道少的品牌,祈禱著這些品牌繼續小眾的同時,他們的自我滿足感就是「識貨」。
消費者類型很多,絕不止這三種。存在即合理,沒有優劣對錯,你有權發聲,但是請不要總將你的觀點灌輸到別人的意識形態里。
這是國潮市場區別於當年日潮的一點,如今的市場五彩紛呈,大家不會全奔著藤原浩/陳冠希去了,而都有自己想法。
(剛結束的 暗地莞 x Creamart,你去了嗎?)
最後想說,
站在這個角度上寫,也是想讓大家更有代入感地看看一小段里原宿最初的故事。
說白了,買衣服,喜歡就買,不喜歡就退;穿衣服,想穿就穿,開心就好。
倘若得閑,願意探討,歡迎交流。
【註:本文已被授權發佈於虎撲識貨,其餘轉載請直接私信公眾號: yuanzhangbb_】
TAG:院長閑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