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文房最配的,還有它!
一銅爐,煙裊裊,閑翻書,二三卷。——此為文人等閑的風雅事,亦是書室雅齋極悅目的一景。
在文房中,或是一時興起的揮毫、臨帖,或是閑來與友的品茗、對弈……先不去論這些需「靜下心來」的場合,哪怕是最為平常的起居、坐卧,均少不得這裊裊升騰的一爐香。
自然,文人雅士中好香者眾,嗜爐者亦不在少數。
銅爐為焚香器具,在明代時是備受皇室權貴、文士墨客喜愛的「文房首器」。大型銅爐粗拙笨重,為氣宇軒昂的佛殿廟堂之物;小型銅爐,卻可登堂入室,從禮器轉而為雅器,由文人的喜好來訂造,品要高,亦要看得入眼,形款、用料、工藝都極盡考究。
銅爐,從其固有外形與內在精神來看,實是將金屬的鈍重和精神的超脫輕靈融於一體的。銅爐一般裝飾較少,造型多樣,但大多都是以簡潔典雅的風格為主。正如王世襄在其關於銅爐的文章中所說,「歷來藏爐家欣賞的就是其簡練造型和幽雅銅色,尤以不著纖塵,潤澤如處女肌膚,精光內含,靜而不囂為貴。」銅爐本身的這種「寧靜而不喧囂」的氣質,讓眾多藏爐者一見傾心。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見過各種款式的銅爐。這些銅爐除了可以滿足藏爐者多樣的審美偏好之外,亦可適用於卧室、書齋、禪室等不同的生活空間。以下,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銅爐的各式實用器:
卧室:枕障爐香隔綉帷
「雙魚耳簋式爐」
規格:6.3×11×8.2cm,413g
此爐銅色古雅,鼓腹,圈足,爐身兩側飾雙魚形耳,外形借鑒商周青銅禮器「簋」。整器素樸無飾,高古淳樸,頗具收藏價值。
此爐宜放置卧室,自然雅緻,怡情安然。
禪房:寶爐禪香起佛心
「戟耳長方爐」
規格:9×18.4×8.7cm
在我們日常接觸的爐形中,方爐是不多見的,主要還是以圓爐為主。這是因方爐的鑄造特別耗工,製作難度大,器形的比例相對圓爐來說更難以掌控,也特別考驗鑄造者的功力。這件銅爐是方爐中經典的「馬槽爐」,四直足,兩戟耳,整器端方穩重,尤為難得。
此爐可設於禪室或書齋,寧靜修心,頗具禪意。
文房:靜室一爐香,偷得浮生半日閑
「三足筒式爐」
H:7.7cm,φ:11.7cm
鈐印:大明宣德五年監督工部官臣吳邦佐造
明宣德時期,由於皇帝對銅爐的熱衷,帶動了「宣德爐」的流行,也自上而下地帶起了民間私家鑄爐的潮流。在宣德爐停止鑄造之後,作為原宣德爐督造官的吳邦佐,也私下召集了原來的鑄爐工匠,按照宣德爐的製作方法進行仿造,所鑄之爐無論造型還是氣韻,皆不同凡器,與皇家珍品不相上下。
這件底款為「大明宣德五年監督工部官臣吳邦佐造」的銅爐,造型素樸,線條流暢,形體上追求極致簡約,書齋設此一爐,在古樸中彰顯獨特韻味。
「沖耳三足花式爐」
H:8.4cm,φ:13.7cm
這件沖耳三足花式爐,也極富文人趣味。以九瓣花苞為形,自然花卉入器物造型,尤顯自然典雅之趣。
「獅耳仰鍾式三足爐」
10×15×13.5cm
鈐印:古希太子
爐身呈仰鍾式,雙獅耳,下承三柱狀足。此爐銅料精良,工藝上乘,器表色澤古潤、寶光瑩瑩,整器古樸雅緻,極具美感。
※漫談「硃砂」與「桃花」
※篆刻應該嘗試多種材質嗎?來看林則徐怎麼說
TAG:集珍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