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是生活選擇了你,而是你選擇了生活

不是生活選擇了你,而是你選擇了生活

卧病在家,異常低落,也很脆弱,連續兩個晚上絲毫睡不著。偶然翻到兩年前未竟的流水賬。在滿27周歲的日子裡,我想是時候該停一停,清點下人生的過往,寫一寫我的爸爸,寫一寫我的媽媽;也想一想, 規划下自己不可見的未來。

出於複雜的原因,或者單純只是害羞,本文只寫給自己,只寫給4年後滿18歲的妹妹,只寫給屏蔽了家人和大多數人之外的朋友。

(起,16年舊文)

畢業三年,26歲,一個很尷尬的年齡。正是對物質和金錢無比需求但又無比匱乏的時候。

最近聽到幾個朋友在抱怨,為什麼生活這麼苦,為什麼日子這麼艱難。我也覺得苦,我也會抱怨,但當我抱怨的時候,被朋友說魔都寧還哭窮,滾粗。說實話,有些難過。在我看來,這許多南方的同學,並不了解什麼是貧窮,太多的人只是慾望太大,能力太小,不夠努力,卻又不甘心。

我也不喜歡發雞湯,因為沒有勺子。但偶爾也有難平息的感慨,所以還是寫下來,只是平淡,不用人看。

我自己出生在河北平原上的一個小小農村,周邊沒有山,沒有水,只有田野和勞作。很小的時候,家裡比較窮,或者說非常窮,爸爸17歲結婚,18歲分家,20歲有我。跟爺爺奶奶分家的時候,只有一處破房,泥打的房頂,磚垛的矮牆,還有一筆筆爺爺奶奶欠的賬。我媽說,她跟我爸剛在一起的時候,他也沒有錢,喊出去玩不知道做什麼,路邊拔幾顆蔥當吃的,然後去趕集上廟,只是看看,也不會買。那個時候家裡雖然不至於沒米,但卻真的沒有鍋,飯都不知道怎麼做,後來我大舅送了一口鍋,才算勉強生活。分完家,因為一些老的該放在墳墓裡面的事,爸媽跟爺爺奶奶的關係很差。

爸爸自16歲開始外出打工,可能半年可能一年才回來。有了我之後,媽媽只能經常把我扔在姥姥家,自己去下地,做活,當裁縫,到了晚上再接我回去。在姥姥家,我是「外甥兒狗,外甥兒夠,有了吃沒了走」,天天被表姐表弟們打,受欺負,甚至現在臉上還有那時留下的抓痕,坑坑窪窪。這些,即便在我很小的時候,也不跟她講,但她知道,但她沒辦法,但好在我也不愛哭。我還記得有一天晚上,她來接我回去,給我帶了一小瓶5毛錢的娃哈哈,那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

4歲以前對爸爸的記憶其實非常模糊,只有在我被打發出去買醋買成醬油買醬油買成醋問我幾月生日我說屬羊問我屬什麼我說二月被大家取笑的時候,我才隱約可以回憶起他當時也在笑。

有一年大學暑假沒回家,爸爸差不多一整年沒見到我,他跟我說我4歲前的一件事情。他說,有一年春節後出去打工,出去了一整年,沒回過家,第二年快過年的時候回來。快到家的時候,看到門口沙子堆上有倆小孩在尿尿和泥玩,但沒認出你來。進了家,問你媽,說兒子呢。你媽說,在門口玩啊,你沒看見嗎。我這才出去找你,想抱你,你也不認識我,一直躲。唉,那個時候,是真覺得對不住你媽你倆。現在,是你出去一整年不回家了,你長大了,我老了。

3、4歲的時候,我會被媽媽打發出去給姥姥送菜,有時候是幾把青菜,有時候是個西葫蘆。那時太小了,不怎麼認路,但好在也不太遠,但只是經常繞遠。我記得那個時候村裡是有很大的池塘,我們叫hao,每次經過,會有蛤蟆不停的叫。4歲的時候,媽媽買給我一堆小鴨子讓我養,然後她去地里幹活。倒也不是真的讓我把鴨子養大,只是為了讓我一個人在家裡不無聊吧,因為我記得每次跟她報告小鴨子又死了一隻,她還是笑眯眯的。

後來爸爸拆掉老房,蓋新房,一家三口暫搬到鄰居家的一間小屋子借住,白天大人們去蓋房子,自己隨便在一邊玩,爐子上的熱水開了,就不自量力去提,然後水壺碰到了爐沿,燙傷了半邊身子。

現在回想起來,我非常羨慕那個時候的爸爸,24歲的青年,比現在的我還年輕兩歲,那麼的年輕,那麼的有活力,那麼的有力量,對生活又充滿著希望。他的妻子是賢惠的,他的兒子雖然不可愛但也是活潑的。在他24歲的時候,有兩個人需要依靠著他活著,他頂著太陽,光著膀子蓋自己的家,從挖地基到拉沙子,從壘磚到刷牆,給自己的女人以庇護,給自己的孩子以港灣。日子很苦,但他一直在笑。

何況,那個時候他還有遠比現在多很多的頭髮。

再後來鄰居家要打地面,於是我們只好搬出去,搬到還沒蓋完的房子裡面。家裡有蓋完新房先請老人坐床的習俗,然而爸爸的小家連房頂都沒有,自然是請不來的。但好在3個人勉強住了進去。

我還記得那個時候的媽媽,我希望可以用世上一切最美好的辭彙去形容她。

(18年續文)

大概我也是那個歲數,有一年一個很黑的晚上,爸爸在外打工,家裡遭了賊,爸媽結婚的時候少的可憐的一些嫁妝都被偷走了。第二天院子里散落著箱子和布。族裡的長輩問我媽,你睡覺就那麼死,就沒聽到一點動靜,就這麼沒出息,就不知道喊。媽媽只小聲的分辯,我聽到了,但他爸爸不在家,孩子還小,不敢喊。我雖然很小,但那個時候也漸漸知道媽媽也是很脆弱的,媽媽也是需要保護的。

但實際的我並沒有那麼懂事。

有一年秋天,媽媽見鄰居家都去林子里扒樹葉賺錢,於是也想去。那個時候我已經大了一點,她也帶我出去,讓我幫一點忙。然而沒扒多久,我吵著要看回家動畫片,媽媽說,再干一會兒,再干半小時就回家。我也不多說話,雖然不知道家在哪兒,抬腳就走。我媽沒辦法,只好帶我回家。鄰居問怎麼這麼快就回去了,我媽笑著說,嫌累,不差這點錢,回家做飯去。

我記得有次父母吵架,吵的很兇。媽媽很委屈,騎著自行車帶著我出去。我問她去哪兒,她說出去轉轉。她一直騎到村南的地里,把我放下來,讓我玩。自己迎著風,看著麥浪,在那裡流淚。我問回家嗎,餓。她說,咱們去你小姨家吧。我說行。她又帶我騎到小姨家,已經到了家門口,我都聽到了小姨的笑聲。我說進去啊,她說算了不去了,回家吧。

再後來上了小學。我自小就非常聰明,沒必要誇耀,也不必謙虛。但自小也有很大的性格缺陷,不應該放任,也不必避諱。由於學習成績太好,個性也太過自我,向來不喜歡父母管教,對自己對別人,都非常心狠,非常直截了當,從不廢話。總是做自己的事,絲毫不在意父母的感受。

我一直拒絕和抗拒父母插手甚至過問我的幾乎任何事情。從學習、到跟什麼人玩,到看雜七亂八的書,到什麼時候睡覺。

一直到將要上初中,在這個期間,家境似乎已經有了很大的好轉。爸爸已經成了別人眼中的有錢人。然而於我沒有任何改變,每天的零花錢只有兩毛,還經常斷給。我也不屑於多要。

媽媽那個時候看一本雜誌,叫女子世界,在雜誌的最後,經常有貧窮人家或父母雙亡的兒童等待領養。我不知道她為什麼對這個版塊這麼關注。她經常有心無意的找我,說這個小閨女真可憐,咱們領養了好不好。我總是警惕的看著她,板著臉,冷冷的拒絕,說,她要是來,那我就走。

爸爸經常不在家,我能感覺到媽媽在心理上非常依賴我,我對她很重要。但我總嫌煩。

上了初中,我去了市裡的學校,住宿,一個月回家一次,待兩天。每一次返校,她都恨不得把冰箱的東西都拿出來裝在我包里。然後我會盯著她眼,一件一件拿出來,說不帶。有次返校的時候,下大雨,像潑下來的水一樣。從家到車站有段路,從車站到學校也有一段路,家裡只剩一把傘,她非要送,還讓我把傘帶走。我就叉著胳膊說不行,你回來怎麼辦,我自己走。她說你等我一下,我去鄰居家借把傘。她前腳出門,我後腳背起書包就離開家。走到半路,她沒借到傘,撐著一把傘自己追出來。我站在雨里,讓她回去,說,你不回家,我就站在這裡不走了。她回家了。

下一次返家,我沒跟她講,直接到了家。都已經下午1點多了,她還沒起床,睡眼惺忪,飯也沒吃。我非常氣,說你怎麼搞的。她說反正你們都不在家,就我一個人,隨便吃點東西就不餓了。鄰居聽到我回家,來串門,指著我,說,你還有了理,你知道上次你媽回來哭成什麼樣了嗎。我媽瞪她不讓說。

她在家一個人實在太閑,於是初二的時候在她的堅持下,冒著風險和別人的閑話,有了我妹妹,起碼有點事情做。@傻姑娘,沒錯,你來到這個家,就是這個背景。

——我那個時候一直不知道她為什麼持續十來年一直堅持想再要個女兒,我已經這麼優秀這麼懂事(當時的想法),她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嗎。

直到大四的寒假。姥姥生病住院做手術,年齡比我大的都在忙,年齡比我小的都不靠譜,於是我去陪護照顧。老人話多,尤其是她一直在說自己身子不行了。我只能儘力安慰。那天,她突然說,你妹妹要是在,現在也該20了。我非常非常震驚,看著她,說,姥姥,我妹妹今年才10歲。她說,是你妹妹啊,那年你才兩歲,你媽懷上了,搞計劃生育的不讓生,說要拆你們家房子,然後就流掉了,是個閨女。我突然湧出大滴大滴的淚,才知道以前的自己有多麼過分。

@玉,等你18歲,我會告訴你,你原本可以早10年來到我們家,你原本只需要小我三歲,不是十三歲,你原本可以在一學期結束後用我的舊書,而不是逼著媽媽挨家挨戶去借。你原本可以跟我一起拉著手上學,而不是怕路上有狗只能繞很遠。你原本可以在學校被欺負後第一時間來找我,而不是委屈的只能跟媽媽哭。你原本可以跟我一起長大,而不是在我想跟你說灌籃高手七龍珠的時候,你滿口的喜羊羊和光頭強。你原本可以纏著我讓我每天晚上教你做題,幫你寫作業,而不是只能在電話里聽我說你努力吧。

要不是媽媽的堅持,就沒有你,就永遠沒有你,你幹嘛還要變著法兒惹她生氣。

自從上學開始,我跟爸爸就向來多爭執,少溝通,更別說親昵。春節拍家庭照,我手搭在他肩上,都會很不自在。

-----------------------------------------分割線---------------------------------------------------

過去十幾年,他也不做事了,這種骨子裡的差不多就行安於現狀的心態,我想我是承繼於他,當然更多是自己的錯。

然而,這種我從小到大自以為與世無爭閑情愜意的心態,這種「堅決不得倒一,盡量不得倒二 」的座右銘,受到了越來越大的衝擊。

據他說,他不到30歲就賺到了100萬,意氣風發,覺得自己年輕有為,已經很棒了。然而,之後十幾年坐吃山空,再加上連續被坑,他的底子也終於完全耗掉了。今年春節,他很不好意思的跟我說,兒子,對不起,這幾年不順,把給你買房娶媳婦的錢虧掉了。我說,沒事啊,有我呢,我正掙著呢。他說,你那種掙法,不行,夠你自己用就算了,還得看我。於是,今年,他又開始重操舊業,東奔西跑。

今天他打電話給我,說,兒子生日快樂。我問他在哪兒幹嘛呢,他說早上剛到天津,之前一直在霸州。他說,今天你妹妹也生日,我給她打電話她不肯接,你跟她說說,讓她回我一個電話。我說好。看著他奔波勞累的樣子,很心疼。突然回憶起很多事。

如果我足夠優秀的話,現在怎麼還會需要他這麼勞累呢??

15年前,從村裡的小學進入到市裡的初中,有那麼那麼多看上去很優秀的人,但我還是可以很輕易的拿第一名,但也並不快樂,總覺得世事大抵如此,要那麼優秀有什麼用呢。

12年前,從初中保送到高中實驗班,有那麼那麼多真的很優秀的人,大家都在很拚命學習的時候。我卻沒有絲毫的動力,為什麼要那麼辛苦去爭第一名呢,應付下家長和老師考個211之類的不就可以了嗎。

9年前,從三四線的城市到了南京,有那麼多繁華和優渥的東西,想擁有,但沒錢。在新街口的商場,我跟大俊互相說,將來也不用有多成功,將來讓自己的孩子來到這種地方不用看價格直接買就行了。

5年前,我從校園走向了工作,覺得有那麼多的工作,總結好之前的,處理好當下的,大概想想之後的,對得起拿的薪資和領導信任就可以了。反正自己也沒想做成什麼事情。

兩年前,我從南京走向了上海,我跟自己說,去魔都,要讓自己更有侵略性和主動性一些。然而上海的光怪陸離和燈紅酒綠,並沒有野蠻心智,反而初心日見消弭。

我想到很早很早以前,高中班主任拉我到辦公室,問我為什麼毫無向上的心態。我說,差不多就可以了,我也沒有成績很差。他說,但你明明可以更好的,為什麼不努力呢。我說要那麼好有什麼用呢,將來死了也只是占那麼一點地方。他很生氣,說,你今年還不到18歲,不要用80歲的口吻說話。我靜默。他說,我拿自己給你舉個例子,我媽媽動手術了,在住院,我這幾天天天去醫院看她。我現在只是一個高中的數學老師,我已經盡我所能,把她安排在本市最好的醫院。但如果我更優秀一點,我可以把她安排在省里最好的醫院,醫療條件會更好一些。如果我更加優秀,已經非常厲害了,我可以把她安排在北京,找這個領域最專業的醫生開刀,要最好的護理條件,讓我媽媽受最少的罪。 然而我終究沒有聽勸,只撂下一句,比起優秀的兒子,我相信我爸媽更樂意見到一個快樂的兒子。於是,老師也終於放棄,把個子矮小的我安排到最後一排的角落,守著笤帚和簸箕,住在「籬笆部落」。

現在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雖然不喜歡老師的說教,但承認了,你是對的,我錯了。

回想起兩位好友當時對我的評價和警醒,現在還歷歷在目。勇勇說,「個性才華集於一身卻不好好利用」,對不形於色的勇勇來說已經算是嚴厲的批評了。

回頭看看現在自己,古人言三十而立,也只餘三年可奮鬥了。古人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修身健體 ,品性不堅,思想不正,齒微發禿,小腹三層;講齊家立業,孑然一身,缺執手之人可白首;漂泊不定,無立命之城以終老。

為什麼在遇到自己喜歡的事物的時候,卻感慨自己不配擁有。

為什麼在父母已經沒那麼健康的時候,卻沒有能力和金錢拍著胸脯說,有我呢,你們玩去吧。

為什麼在遇到自己喜歡的女孩的時候,卻氣憤自己為什麼不夠優秀。

(為什麼在錯誤的時間和地點,在錯誤的人生狀態下,卻遇到對的人。然而如果不是這樣的人生軌跡,是不是又遇不到想拼盡一切在一起的人?這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我不能分辨。但如果明明遇到,卻因為自己的過錯而錯過,真的是會被抽盡全身的力氣,明明躺在床上,卻像沉入海底,真的會感受到無法挽回無法入睡的巨大傷痛)

最後,用旭當年跟我絕交時的勸勉做結語吧,雖然撲面而來濃濃的高考作文氣息。

旭說,「不登到山頂,你怎麼就能肯定山腰的你就領略了全部的風景,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用一種奮鬥的姿態去迎接人生」。

謹以此文,寫在我邁向的28歲。

謹以此文,感謝我的爸爸,感謝你的奮鬥,感謝你建起這個家。

謹以此文,感謝我的媽媽,感謝你的付出,感謝你的愛。

謹以此文,送給4年後的妹妹,希望你體諒父母的不易,祝福你開心快樂。

謹以此文,送給朋友圈的大家:

謹以此文,寫給奮鬥者,致以褒獎,望你堅持。

謹以此文,寫給安逸者,致以警醒,望你勃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鬼綢繆 的精彩文章:

TAG:未鬼綢繆 |